石头的声音如此温顺

——道帏多吉诗歌小评

 

汪什代海·卓玛

 

    如果将道帏多吉置于那个以脚步丈量大地的时代,他也一定是那个踽踽行走的人,虽然多数时候他独自行走,可他并不孤独。他会张开他的全部身心,与身边的风、云、雨、雾私语,对落叶、野花凝眸。所以,即使在今天,我们多数人已经无法将心灵触角伸出车窗外时,他仍像一个最古老的行吟诗人,努力与身边的自然对话。

    道帏多吉的抒情资源来自足下这片雪域大地,不止安多。因为他在康区的丰富游历,所以对他而言,康区是他又一个家,圣地自然是他精神家园中最重要的风景。这样一来,道帏多吉用注视他的脐血埋藏之地——循化道帏的痴痴目光注视着他的雪域。在他的诗歌中行走在整个藏区,绝无方言、地域带来的阻滞之感,处处是家园。

    道帏多吉写诗多年,他的文学记忆带着他所处时代文学的深深烙印。正如蒂费纳·萨莫瓦约所解释的那样,如果我们“把互文性看成记忆”,那么道帏多吉诗歌的“潜文本”正是他多年来的文学记忆。

    诗集首篇组诗《远方的青藏》是一组集束炸弹,它所具有的轰炸心灵的力量不是飞沙走石式的,而是隐约可见引信闪烁,继而在心灵的海底产生沉静的冲击力。组诗中处处潜藏着诗人的记忆文本,以共存或派生的方式被引用、被参考、被吸纳。

       

       生活在别处

       我无力抵达刹那

       时间将至

       屋外的夕阳里我抚摸温润的青藏

       阳光的朗笑里

       我等待爱妻和花朵风尘归来

 

                              (《远方的青藏·3》)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流亡法国后创作的一部现代主义作品。他用梦境、意识流等情节表现方式和时间、空间的套叠有机组织在一起,展示一个诗人的成长历程。“别处”是一个与冷酷现实相对应的“抒情时代”。诗人道帏多吉显然深感于这个“别处”,以这个有意的借用转写了诗人自身的人生状态,“时间将至”,硬性的时间线条总是划伤我们的肉体和精神,我们从来都无力抵抗这个物理世界的跃进势头,而精神又只能寄居于“刹那”。面对漫漶的时空,诗人的无力感总是相通的,从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到昆德拉对人类的基本生存境遇的无力挣脱,都是这种世界观的结果。只是昆德拉所采取的“抒情态度”更具坚持的意味,他把诗人对人类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宿命化了,而这种宿命感也隐约体现在道帏多吉的诗中。

    这种宿命般的追求贯通了诗人道帏·多吉一直以来的诗歌生涯,也贯通了他与诗歌大家之间的精神联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怀里的那匹野马在那里走失

       我背着冬天走远

       月色之上,一只喜鹊在温暖的树上

       这天盛开的祝福,飘逸无痕

                

                               (《远方的青藏·4》)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诗人艾青这一设问,几乎穷尽了祖国之爱的所有诗句,而“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则为艾青诗中的“土地”意象赋予了极度丰富的内涵。道帏多吉在此有意的借用,表面看似与“土地”无关,实则关乎精神的疆域。面临精神“野马”走失的窘境,诗人无法泰然地驻居于世俗生活,他必须一次次出巡,寻找精神野马的踪迹。这种寻找和流连,富于另一种“常含泪水”的深意。此时此地,联系两个诗人的,可能是无法言说的痛楚。

    在道帏·多吉的诗中,他令“石头”富有意义:

 

               苍茫的青藏深埋黄金

               深埋着寂寞的青稞

               石头的声音如此温顺

            

                                       (《远方的青藏·18》)

 

    若要追究“石头”的意义,可以先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略见一斑,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那种被称为是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到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就是把对事物的感觉作为视象,而不是作为认识提供出来”。当我们运用类比形象时,“石头”可能是最贫乏的喻体,但运用诗歌形象时,它会加强我们对事物的感觉方式。海子应该是以诗人的敏感意会到这一点,所以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海子在戈壁,这个只生长石头的地方感受到:“至简”之地,一切外在的意义被抽干,事物只剩下它自己,被赋予石头“武力”、“战争”等一切认识意义上的知识或象征都丧失了意义,所以“让胜利的胜利”,石头在“至简”之地恢复了它本来的意义:简单。道帏·多吉敏感地把握了“石头”作为诗歌形象所具有的意义,将“德令哈的石头”,“没有翅膀的石头”、“故土的石头”共有的简单、纯净联系在一起,这种互文的体现,使意义在感觉层面得以流动。

    这些例子就是道帏多吉诗歌中的“潜文本”,深藏于诗人意识中的文学记忆。从意象、话语的流动来看,我们可以试图判断诗人道帏多吉从中外诗人那里获得的文学影响,而这些影响形成的记忆,记忆潜藏在创作中并给予创作以刺激,读者又在这种互文中接受这些文本……一个人的诗歌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部文学史,或者说是他个人的文学接受史。这是一个足够奇妙的过程。这些意义的流动,自然地与诗人道帏多吉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以抒情的方式得以表现。当我们运用跨历史的视角分析这种意义的流动时,对这些“潜文本”的考据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学话语的意义在不同文本间流动的状态,使其文学性常变常新。当嗫嚅着藏语词汇的双唇逐字吐出富于音乐性的汉语,当我们抛开拼音文字的规则去探求汉字的形象、意义空间乃至其神性时,新的意义诞生并得以继续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