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向往和朝觐过青藏高原的人来说,古老的文明、神秘的宗教、独特的人文和世外桃源般的秀丽风光,无疑都在为你诠释着这片绛红色的大地上与生俱来的神性和诗意!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图博特民族,空旷艰难的高海拔生存环境,教会了他们辽远的视野和浪漫的遐思;慈悲博大的藏传佛教信仰,带给了他们博大的胸怀和悲悯的心灵。所以,在他们乐观笃定的朴素生活和趋善悲悯的宽广心灵中,就始终用心恪守甚至仔细咀嚼着无数哲人和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神性和诗意!而那些坚守或者远离雪域故土的子民们,也就脚踩着慈祥丰厚的大地,用浪漫、深情、辽远的歌喉,赞美着家园和母亲、大地和宇宙!
就这样,在千百年无间断的歌唱和咏叹里,藏族文学,从一开始就浸染着丰富的抒情底蕴和巨大的浪漫叙事。而在古老的传统里,藏地的每一座寺院,就是一个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学府。而这所学府的每一部经卷,就是一部分学科的精要著作。而这些著作,大多都是韵文,都是一部优美的抒情诗。显然,这种管用赋比兴的叙事手法和韵文式的记录、传播传统,更多是为了在普罗大众中口耳相传的灵动和迅捷。
纵观传统的藏族文学,她既有包括在内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又有传统悠久的书面文学。
在民间文学中,远古的神话和传说、睿智的谚语和故事、宏大的史诗和叙事、丰富的民歌和戏剧,门类齐全的各类作品,布满藏族文学的璀璨星空。其中,人类起源神话《猕猴变人》契合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创世神话《斯巴宰牛》则对世间万象的形成做出了天真烂漫的解说;《种子的起源》《牦牛王》《文成公主》《唐东杰布》等民间传说,涵盖了历史、民俗、山川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尸语故事》《萨迦格言注释故事集》等流传民间的口头故事,或用动物作比喻,或以善恶为训诫,爱情动人,诙谐机智,无不代表着藏族民间的无限智慧;众所周知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流传久远、规模宏大,这部英雄史诗,传播范围遍及青藏高原;《诺桑王子》《顿月顿珠》《智美更登》《文成公主》等八大藏戏代表的藏族戏剧,在藏族传统中名叫“阿姐拉姆”,意思就是“仙女姐姐”——这样的名字,就直观的反映了藏族文学艺术的浪漫情愫。
藏族的书面文学创作,大约发轫于公元7世纪。当时,一些碑铭和传记的文学性逐渐凸显,而作家创作的诗歌也开始出现。瞭望藏族古典诗坛,这样一些耀眼的名字和他们开创的诗歌流派,必须铭记:米拉日巴等创作的“道歌体”诗作,贡嘎坚赞、贡唐·丹白准美、米庞嘉措等创作的“格言体”诗作,阿旺罗桑嘉措、宗喀巴·洛桑扎巴等创作的“年阿体”诗作,仓央嘉措等创作的“四六体”情歌,千百年来都影响着藏族诗歌的创作。藏族古代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则有桑吉坚赞著的《米拉日巴传》、刀喀夏仲·才仁旺阶著的《颇罗鼐传》和多仁·丹增班觉著的《多仁传》等,历史文学的代表作则有巴·塞囊著的《巴协》、索纳坚赞著的《西藏王统记》和巴俄·祖拉陈哇著的《贤者喜宴》等。而古典小说方面,除产生过一批优秀的短篇小说外,还有如才仁旺阶著的《勋努达美》和罗桑登白坚参著的《郑宛达娃》等长篇小说传世。当然,在藏族文学里,文艺理论的创作也有很深的传统渊源。作为大藏经《丹珠尔》中“声明”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诗镜》,最早是一部古印度的梵语作品,经过数代藏族学者的翻译和重新创作,最终成为藏民族自己的重要美学理论著作。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是藏族作家文学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藏族作家在现代文学的视野中,在卫藏、安多、康三大方言区,结合自己的地域和群体特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不断拓展和创新文学创作,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形成了拉萨作家群、青海作家群、甘肃作家群、康巴作家群等传承有序、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成果斐然的作家队伍,成长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而饶阶巴桑、丹真贡布、益西卓玛、伊丹才让、降边嘉措、丹增、恰白·次旦平措、格桑多杰、丹珠昂奔、尕藏才旦、扎西达娃、阿来、意西泽仁、加央西热、居·格桑、完玛央金、列美平措、班果、梅卓、德本加、白玛娜珍、才旺瑙乳、次仁罗布、格央、万玛才旦、旺秀才丹、严英秀、江洋才让、格绒追美、达真、桑丹、尼玛潘多、扎西才让、曹有云、王志国(洛桑尼玛)、刚杰·索木东、王小忠、觉乃·云才让、加布青·德卓、嘎代才让、何延华、央金拉姆等一大批作家,他们或用母语创作,或用汉语创作,“两条腿走路”,在各个时期,以他们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和恬淡洁净的文学内心。其中,益西卓玛的《美与丑》、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阿来的《尘埃落定》、次仁罗布的《放生羊》等都先后获得了国内外文学大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藏族文坛公认的“文学领袖”,逐渐进入世界文学视野。
站在21世纪广袤的天空下,随着世界多元文化大交融时代的来临,随着知识和传媒爆炸的网络时代的来临,坦荡的青藏铁路通往青藏腹地深处,世界各地的人流涌入青藏腹地深处,多种文化和多种事物漫入青藏腹地深处。雪域大地的寂静和安详再次被打破。这些居住在离天最近的地方的藏人青年,再也不能像祖先一样,恪守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面临社会转型和文化重建时期,他们必须走出雪山、走出草地、走向世界,来重新打量和审视这个世界;他们必须以一种崭新的精神、文化生活风貌,与其他民族的精英一起分享新时代的果实;他们必须在经历迷茫、觉醒、奋起直追的精神和生活历程后,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新的途径和方式。
2004年,才旺瑙乳、旺秀才丹创办了藏人文化网,作为第一个藏族文化的汉语平台,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网站,扛起了藏文化在汉语世界的传播大旗。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立足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创作和传播平台,本着“将藏族汉语文学一网打净”的目标,在一大批藏族中青年作家的鼎力支持下,诞生了“藏地诗歌群”“同题诗报”“藏地诗歌微信公众号”“雪域汉诗微信公众号”等一批颇有影响的网络文学新平台,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成果,也带动、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家的成长。他们或在异地他乡的漂泊中,苦苦向往和追寻着逐渐远离梦中的“香巴拉”圣地;或在故土物质和精神的夹缝中寻求着归宿、超越和解脱。所以,他们把文学的视角,更多地放在了对纯粹物质追求的拷问和对终极价值追求的呼唤当中,并且发出了自己虽然短促但却永无终止的声音。
综上,新时期以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经过几代藏族作家的不懈努力,他们的创作逐渐打破“青藏咏叹调”式的创作题材和以诗歌为主的藏族传统文学创作体裁,向更纵深、更广阔的方向发展。他们不断在国内外各大刊物推出体裁、和题材多样的新作品,陆续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集,使更多的读者从作家个体的发展了解了藏族作家的整体创作态势,不断拓展了藏族文学的空间,也逐渐形成了一支作品题材多元、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建设整齐、创作个性突出的藏族作家队伍。而众多的文学评论家,高度关注青藏文化,关注藏族文学,研究藏族群体创作和个体创作的特质,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的评述性文章,陆续发表在国内外文学刊物和理论刊物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1960、1970年代出生的藏族作家创作势头良好,作品稳健成熟,逐渐成为中坚;1980、1990、2000年代出生的藏族作家立足自媒体时代,锐意创新,风格明显,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新世纪文学的一支新锐。
“今夜我只能静静地卸下头颅,然后站在光明丢失的路口,把史诗歌一样慢慢传诵。”——站在世界最高的地方瞭望,央金玛女神打马走过山岗,文学的光芒,一如喜马拉雅山顶的雪光,璀璨无比。
居住在离天最近的青藏高原上,生活在博大精深的藏族传统文化环境中,这是藏族汉语作家得天独厚的文化沃土。藏族作家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国际视野审视、引导个人和群体的创作,在守住这片绛红色大地文化根脉的同时,传承和消化优秀传统文化,放飞自己文学创作的翅翼,在世界文学的高空下自由翱翔。
【作者简介】刚杰·索木东,藏族,又名来鑫华。1974年生于安多藏区卓尼。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有大量诗歌、评论、散文、小说散见于《十月》《文艺报》《民族文学》《星星》《飞天》等报刊,作品入选各类选本,获甘肃黄河文学奖、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奖等文学奖项。编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藏族卷》(副主编)、《E眼藏地行——藏族文学》(主编)等典籍。2014年8月代表藏族作家赴台参加第三届两岸民族文学交流暨学术研讨会,2013年12月参加“中国梦”的多民族文学书写——2013·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论坛。现供职于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