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忠,男,藏族,甘肃甘南人。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静静守望太阳神》、诗集《甘南草原》等三部。

 

吟唱,自甘南草原来

——简评王小忠诗集《甘南草原》

 

史映红

 

        喜欢王小忠诗歌已经很久了,大概是去年十月间,我计划系统读阅他的诗歌,并想写个简要评析,却发现他作品虽然遍及很多刊物,量大,但有些零散,无奈之下,多方打探,好不容易要到电话,打过去想找他购买时,他正在广西南宁参加《红豆》杂志2015年度小说奖的颁奖,说回甘南后马上寄书给我,不提钱的事。不到半个月,就收到《小镇上》、《甘南草原》、《静静地守望太阳神——走进甘南》等作品,图书装订很是精美,封面上的草原、寺庙、经幡、玛尼堆等藏地符号,给人一种久违的亲切,而一首首简洁轻灵的诗行更是吸引眼球,像清风拂面,像涟漪荡漾,轻触着心扉,有一种想走进诗人内心的冲动,下面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赏析。

 

家园之恋

 

        很多作家都有自己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理符号,比如贾平凹的商洛,路遥的陕北,史铁生的地坛,莫言的高密一样。王小忠的地理符号无疑就是甘南草原,这里天空的大美纯净,草原的碧绿辽远,冶木河、桑多河的清澈静谧,寺庙法号浑厚的缭绕、经幡不知疲倦的念经;甘南草原一切都是那么通透、空灵,在这样的环境生活,肯定会陶冶诗人的心性,惠泽他的睿智,激发他的灵感。这样的甘南,很自然的、很多次走进诗人的作品,草原、寺庙、经幡、牦牛、羊群、玛尼堆和转经的人们就次第出现在我们眼前,来看他眼里的家园,《红果》:“从草原归来,青草的芳醇∕带给我无尽甜蜜的记忆∕亲人定居∕他们依然放牧,纺线,打酥油∕小镇安静∕红果在安静中掉落。不解人意……∥乡下教书的日子清贫。时间还给我的∕唯有和荣枯一回又一回的红果静静厮守∥我怀疑它就是我前世的亲人∕监视我的生活,睡觉方式,甚至梦呓∕然后在时间里成熟、衰老∕我注定和它走完一生∕但我无法抑制有关身世的喟叹∥那个农家小院开满各种花朵∕它们窃喜美艳和高贵∕我嗫嚅自己的秘密∕并带它离开∕开始感受四季不同的清风”。草原处处散发着青草的芳醇,乡亲们有条不紊地放牧、纺线、煨桑、打酥油,农家小院里开满各种花朵,白云在如洗的天空变幻着姿势,斯情斯景,诗人多么恬淡、知足、无求,他笔下家园的纯朴、和谐、宁静,没有铜臭,让我们很自然的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想起苏轼“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来,能感受到诗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知足无求的田园胸襟。

        再看《守候》:“我选择住在临水的岸边∕那里有潺潺东去的小河∕河边有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当我路过那里∕就会感到无限踏实和满足∥我选择住在临水的岸边∕轻轻的风送来花香的时候∕就突然有了表达的欲望∕在那里行走多年∕有时也感到很寂寞∕其实我多么的爱那里∕爱那里的花草∕爱那里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一眨眼就爱了十年八年∕平静的心也多出了骚动和纷乱∥某年某月的初春里∕我在那里种了几株梅树∕种了雪,也种了纯洁和想念∕只希望有一天∕茫茫大雪里∕红梅落,白梅开……∕那时候,我会紧紧抱住雪∕再也不会让它消逝”。 临水的岸边,东去的小河,四季常青的花草树木,送来淡淡花香的清风,这撩人的美景,这逼人的质朴,这诱人的清纯,就是甘南草原,这片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土地,就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庞,就像父亲结实的肩膀,为我们遮风挡雨,它是我们的港湾,是我们心灵的存放地。当前,在城市急剧扩张的今天,在楼群节节疯长的今天,在道路不停拓宽不停延伸的今天,人们的欲望也像比赛一样膨胀,成为一个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总也填不满。这就出现了很多人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玩尽计谋,祸害社会和他人。王小忠自然看得到这种现象,但他依然那么淡然,一如既往地深情描绘着他的甘南草原,用心暖暖守望和熨帖着生他养他的土地,用最美的诗句吟诵着、赞美着祖先赐予他们的雪域净土,从容淡定,用心虔诚的在这片土地上感受着、感恩着、膜拜着。

 

细节之美

 

        “我听见远去雏鸟的鸣叫”、“一朵朵野菊花纷纷关上大门”、“闪现光泽的利刃躲在暗角里兀自伤感”、“深刻的蓝天下,一缕缕柔软的风缓缓走过窗棂”、“孩子们奔跑着,他在阳光下的身影越来越长”……读阅王小忠的诗歌,这样的精彩诗句屡屡出现,这样的细节描述让人印象深刻,像一串串音符,轻轻拨动着我们情感之弦,来看《邮政所门口》:“邮政所明亮的铝合金门口∕挤满了人∕他们来自陡峭的塬上∕来自遥远的东山和干沟∕邮车蹒跚而来∕蹒跚而来的邮车给大家带来亲人的消息∕冬日的小镇正午分外温暖∥那么多棉花包堆积在邮政所门口的台阶上∕它们来自石河子、奎屯或呼图壁∕它们足以让大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舒展∥我在众多棉花包中∕拣出自己的信件∕从人群中悄悄离开∥更多时候∕就等待这么一封信∕等待一声无关紧要的问候∕真是它们∕时刻温暖我的心怀”。 邮政所门口,有很多人,他们来自塬上,来自遥远的东山和干沟;邮政所门口,同样有很多包裹,它们来自石河子,来自更加遥远的奎屯或呼图壁,这些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这些堆积如山的包裹,都因为有“蹒跚而来的邮车”。诗人把一个看似凌乱、繁杂、吵闹的场面描写的活灵活现,描绘的有声有色,呈现出温暖、温馨和喜庆的场面,让读者也能感觉到“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舒展”。

        再来看诗人关于细节描写的诗作《紫槐花下》:“紫槐花开了∕像失信多年朋友的问候∕伤感而熟悉∕一次次徘徊在紫槐花下∕深吸它们的香味∕想起多年以前写下的诗句∕感怀又重新在心底萌发∥孩子们已经离开∕紫槐花下空荡了许多∕那些花也在不经意间开始飘落∕一朵一朵飘落∕缓慢而急速∕紫槐花下有着怎样的秘密∥草原上没有紫槐花∕我年轻的时候∕常带紫槐花一样的妹妹∕在草原深处流浪∕红的马靴黑的发瓣∕白的云朵下∕她的眼泪浇湿一片片草原∥现在,我告诫自己必须小心∕轻轻拉开下垂的枝条∕让阳光照进来∕让温暖涂满孩子纯朴的脸蛋∕涂满我无限热爱的生活”。这首诗,诗人用轻灵的笔法,用睿智的铺排,用诸葛亮布阵般的娴熟,营造出一个个让读者尽情想象的场面。这个场面那么美:紫槐花开了,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我们甚至能看到蝴蝶在树枝间曼舞,能听到蜜蜂嗡嗡的鸣叫,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槐花的香味;这个场面有些空寂:因为“孩子们已经离开”了,“那些花也在不经意间开始飘落”,并且“缓慢而急速”,花儿凋谢,蜂蝶远去,人已经散开,给我们一种人走茶凉的落寞;这个场面又有些伤感:“我年轻的时候,常带紫槐花一样的妹妹,在草原深处流浪”,“她的眼泪浇湿一片片草原”,诗人笔锋戛然而止,把想象交给我们,现在呢?当人到中年的时候,那个小时候尾巴一样的妹妹,那个手捧野花的妹妹,那个遇到大事小情都要喊哥哥的妹妹,那个紫槐花一样的妹妹又在哪里?让我们感到时光飞逝,物似人非的无奈和感叹。

 

“舐犊”情深

 

        与很多作家和诗人一样,王小忠笔下的亲情描写同样感人至深,一个人总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亲的呵护,闯荡未知的世界,总会有一天走出父母亲的视野,品尝人间酸甜苦辣。这是一个无奈的存在,是一个回避不掉的现实,但是那一条血脉,像呼吸、像影子一样,虽然我们有时候忽视了,却须臾不曾隔开过,即使相隔万水千山,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来看王小忠笔下对亲情的描写,《杏花落了一地》:“轻轻地我来到院子里∕卸去一夜疲惫∕杏花落了一地∕红色的,粉色的∕这些落地的杏花∕让我捡拾时间的珍贵∕并为它们写下干净的墓志铭∥母亲已经老了∕她带着乙儿漫步在红色和粉色深处∕静静回忆年轻时代的美丽∕怎样的伤感∕它载着岁月的艰难和甜蜜∥时间之上的白雪∕落在心头无法释怀的白雪∕像这些红色和粉色杏花的飘落∕月光般干净地来到大地上∕唤醒我长久浅搁的心思∥我写在纸上的母亲啊∕和杏花一样的母亲∕让我把春天的阳光拴到你身旁∕感怀一地杏花深处的温暖”。诗人写自己的母亲,可是很多读者脑际和眼前就会浮现出自己的母亲,岁月无情,当我们雨后春笋般节节攀高时,母亲却渐渐变矮、变老,青丝变灰、最后满头雪花,这对任何人来说内心都会产生悲凉和酸楚。作为长辈,他们年轻也罢,体衰也好,对儿女的爱从不吝惜,更没有想着回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能会感叹:爱人好,但是爱情后面总是看不见的管束;朋友好,但是友情后面总有一个必须遵从的、心灵和物质上的对等;时代好,繁荣、发展和平静的后面,总是惨烈的竞争、打压和勾心斗角。只有在父母跟前,我们可以不设防、不做作、不虚伪,可以撒娇、可以任性,即使你已经满头灰发,满脸皱纹,但在他们面前,永远是孩子。

        再看下一首《春天》:“乙儿,我的孩子,我被生活逼迫到角落里∕说不出一句话。40年后我就老成一把骨头∕那时候你一定懂得,我一直放不下这个世界的理由∥我在破旧的柴房里收拾你的玩具∕料理那些过时的雨衣和简陋的生活用具∕我为年轻时代的努力感到多么骄傲∥一直守着村庄,我们的故居里落满了陈旧的阳光∕尽管那些属于年轻时代的艰苦和伤感还纠缠我∕它们像梦的衣裳,令我在现实中无法放弃对富裕的冥想∥装满财富和声望的外衣早已破旧∕我不愿你披着它招摇过市或枕到死亡∕你会明白我用心血培育,绝非给你一个安逸的春天”。人在浮世,面对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其实至亲至爱的人,就那么几位,即给了我们生命的人,父母亲;我们给了他们生命的人,儿女;这一条血脉的河流,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每个人的黄河长江。诗人王小忠笔下的《春天》共四节,第一节描写生存的不易,生活的艰辛,面对孩子,看着他的现在,担忧他们的未来,舐犊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二节“我在破旧的柴房里收拾你的玩具”,触景生情,让人怅然,孩子从小到大,节节长高,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欢声笑语,那些散乱、破旧的玩具做了记录,父母亲的脑海同样做了记录;第三、四节,诗人站在天下所有父亲的角度,对孩子将来充满了殷切期望,既想让他们经受人间必要的苦风凄雨,在磨砺中茁壮成长,又不希望他被生活的狂风巨浪击垮,中途退赛。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很容易理解自己的父母亲,也能理解已经有了儿女的人的心情,面对不谙世事孩子,面对已经长大的孩子,突然想起勃朗宁夫人的两句诗来:“我爱你,以昔日的悲痛、眼泪、我的笑声;我爱你,以满腔的热情、我全部的生命”。

 

一豆心灯

 

        王小忠一直生活在甘南大地,那是雪域高原与黄土高原亲密牵手的地方,是藏汉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交融的地方,这里有寺庙金顶的闪烁,有法号浑厚的缭绕,有幡杆直刺云霄,有经幡夜以继日地飘荡;这里的人们与神灵、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交流、对话。特定的成长环境,过人的感悟能力,让王小忠的诗作充盈着宗教和哲理的成分,来欣赏《山坡下》:“从山坡上走下来的时候∕天色昏暗,草色发黄∕走进苍茫暮色∕暮色里堆积着陌生语言∥一堆堆黄土沉默∕他们曾是我的亲人∕此刻歇息∥暮色拉长我的身影∕我就踩到自己不久沉睡的家门∕这生命呀——短暂,漂泊∥其实,我对那些土冢有许多话要说∕可他们什么也听不到”。岁月蹉跎,生命如歌,跟着诗人的脚步,看着他的平铺直叙,一首并不长的诗歌,却把我们带入对生命悠长的深思当中,激荡起我们内心对生命的敬畏,对天地的敬畏;把许多从前看重的东西看淡了很多,同样,把我们曾经看淡的东西看重了很多,受益匪浅。

        继续来看《寂灭》:“世界有多大∕小小心灵装满世界的静谧——∕巨大的无言的生命背景,是一片暗红墙壁∕我来到这里,就看见了生命的秘密,就看见了游走的魂灵∥世界也很脆弱∕佛在九天之外,在三界之中,洞见存在原来这么渺茫∕那么,你会想到什么∥那些暗红的坚硬的石头,开口会说出∕众生轮回,苦难不息。赴倒的瞬间,才会拥抱真正的自己∥世界有多大∕世界在我们心里,是一粒尘埃∕常驻着,飘移着,随风飘散,落地生根”。在甘南这片高天厚土,诗人没有在肌体上刻意五体投地,三步一磕地走上朝圣之路,但他却时时刻刻用心在虔诚膜拜,膜拜万物,膜拜神灵,膜拜自身之外的一切。当今社会,过量丰裕的物质财富,喧闹的都市生活,物欲横流,人们消费异变,这让很多人产生金钱至上的思潮,功名利禄充斥着很多人的大脑,一些人无穷无尽欲望总是难以满足,这些人灵魂的污垢越来越厚,迷失了方向;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麻木跟进者有之,认贼作父者有之,有奶便是娘者有之。王小忠肯定早就注意到这种真实的社会存在,他理智地寻找人们被物质文明早就异化的真善美,特别是藏族同胞数千年传承下来的质朴与刚毅、诚信与守义、隐忍与坚强。黑格尔曾经说:“抒情诗的主体因素表现得更明显的是诗人把某一件事作为实在情境所提供的作诗的机缘,通过这件事来表现他自己”,于是王小忠笔下很自然流淌出“众生轮回,苦难不息。赴倒的瞬间,才会拥抱真正的自己”;也生发出“世界在我们心里,是一粒尘埃,常驻着,飘移着,随风飘散,落地生根”。读起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光亮,有一种灵魂被洗涤的清爽,有一种精神被流放和升华的舒畅。

        王小忠还很年轻,但在诗歌、散文、小说方面取得的成绩已经有目共睹,我们有理由对他期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