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家乡去远行

——简析道帏多吉诗集《献诗青藏》

 

史映红

 

        我不认识道帏多吉,只是从一些刊物和文学公众平台上经常看到他的作品和消息,知道他写诗歌、写散文、也写评论等,既是在藏汉语言的夹缝中寻找心灵真谛的诗人,是甘为人梯、默默无闻的报刊编辑,也是无怨无悔、从事藏地文化的传播者、翻译家;著述颇丰,比如诗集《圣地·诞生》《天上的青藏》;散文集《寻梦诗意藏地秘境》《雪域寻根之路》《青藏之魂海南藏地》《镶嵌在黄河臂弯里的同德》;关注多了,还知道他特别热爱民族传统文化,为光辉灿烂的藏地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播辛勤付出着,比如歌舞评论集《艺术之光》;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位游走在天地间、浪迹四方,特别是喜欢奔走在青藏高原的角角落落,来回穿梭,风尘仆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云游行者,并笔耕不辍,把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认真记录下来,一一收入到文化旅游集《激情青海湖》《浪漫海北之旅》《鸟的王国刚察》《带你游贵德》《青海海南之旅》。这种对文学的虔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脚下这片高天厚土发自内心敬畏与感恩的人,在当下真的不多,这就让人很尊敬,最起码让我等一事无成者钦佩不已,汗颜不已。

        好了,这里不谈别的,只聊他的诗歌,聊他的诗集《献诗青藏》。正如书名一样,基本上是诗人写广袤的青藏高原,这里的冰峰雪海、冰川湖泊,这里的寺庙白塔、名胜古迹,这里的经幡经筒、桑烟长头,这里的牛羊苍鹰、花草树木和人们奇特的宗教信仰、民俗民风他都写到了,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做简要赏析:

 

一些音容

 

        先来看诗作(《海子,你好》):“广告里的海子,你好∕这些天你在新闻里复活∥丰收的农业∕在电视里颗粒饱满∥姐姐的棉袄∕无力温暖∕你的麦芒和斜长落魄的身影∥一只后现代主义的鸟∕落在德令哈清晨的窗前∥德令哈,金色的土地∕寂寞的戈壁∕深埋着黄金,深埋着抒情∥寒冷的词汇∕无力繁殖五谷丰盛的村庄∥德令哈,远逝的马头琴∕曾让我带进历史的雨水∥荒凉的土地隐藏着灿烂的诗歌∕隐藏着悠远的马蹄声”。诗人以直白淳朴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描写了诗歌天才海子在青藏高原的一些心境;大家都知道,海子虽然生命匆促、短暂,但生前非常痴爱和向往青藏高原,并于1988年夏天前往他憧憬已久的青藏高原,且行且走,且走且感悟,把他的见闻抒发成诗,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西藏》《喜马拉雅》《黑翅膀》《远方》《草原之夜》《日记》等,特别是在《日记》中,他写到:“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名句,传诵广泛。由于诗歌,由于天才海子,由于青藏高原,道帏多吉与海子恍若故交,在诗歌里、在亘古高耸的青藏高原,隔空对话,他深情地写到:“姐姐的棉袄,无力温暖你的麦芒和斜长落魄的身影”、“德令哈,远逝的马头琴,曾让我带进历史的雨水”这些诗句,更是如泣如诉,表达着他对海子的爱戴、尊敬、感恩,甚至痛惜他过早地离开。是的,海子现在已经不再歌唱,但是海子的爱,海子的诗句还在我们心中吟诵,也在诗人道帏多吉笔下尽情铺张、舒展。

        再来看(《外甥和尚的到来》):“他从生活的背面风尘而来∕手持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其实他早已在消费时代的河边找到一块宁静之所∕尼采、康德以及耶稣、释迦牟尼∕在炕桌上打开∕那些化学家、钢琴家也造访过∕这个简陋的僧舍∕物质、寺庙悄然移开∕僧舍像是一双无形的翅膀∕载着意识,穿过岩石∕穿过墙,穿过欲望∥窗外大雪纷飞∕房内的火炉旺旺地烧着∕经卷和书籍,从炕桌到墙壁∕能够闲置的空间被占据∕物质的东西逐渐减少∕陋室内弥散意识的云烟∥屋外寒风萧萧∕喜鹊在远处带来冬天的句子”。很多人都在潜意识里把出家人看作是苦守烛光香火、严格清规戒律、过着暮鼓晨钟日子的虔诚修行者,与外面的世界交往甚少。但是在藏区,很多人家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寺庙,出家当喇嘛,时间久了,还可以与家人相互看望。这些僧人们除了煨桑诵经、烧香拜佛、参加佛事活动外,空闲的时候,也看电视、用手机,像诗作里外甥和尚一样“手持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我很多次走进过扎什伦布寺、大昭寺、色拉寺等驰名中外的寺庙,多次看到身穿绛红色僧袍的喇嘛,他们目光清澈、干净、一脸慈容善貌;年轻喇嘛不时地相互嬉闹、追逐,也打电话、照相,像我们身边的年轻人一样,甚为亲切。

        再看诗作(《父亲》):“你是简单的屋∕没有内容∕想家了从远方赶来∕在朴素的屋里∕背靠厚实的词∕让我酣然睡去∥如今你老坐在老家的麦田里∕那是你一生的速写∕顺着你的眺望∕找到回家的方向”。这是一首小诗,小到只有短短10行,69个字,反复阅读,诗句清新隽永、质朴自然,蕴藏在诗行里的意境,让读者回味无穷,浸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真诚轻轻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大家都知道,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越来越富有、丰裕,人们的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消费水平也是水涨船高,很多人出现了攀比心理,房子、车子、票子,对物质欲望的不停追逐,致使人们防范心理加重,情感自然淡漠;人与人之间就功利了、现实了、相互利用了,甚至六亲不认了。于是,把老人退休金据为己有者有之,把年迈老人赶出家门者有之,“傍老、啃老”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但是道帏多吉,外出的日子,挂记着亲人,挂记着父亲,把乡下的父亲视为“简单的屋”,漂泊久了,奔波累了,“想家了从远方赶来,在朴素的屋里,背靠厚实的词,让我酣然睡去”;在滚滚红尘,在茫茫人海,厌倦了,迷失了自己,那么只要“顺着你的眺望”总能“找到回家的方向”。我们为他们父子的深厚感情感到高兴和羡慕,心里由衷的温暖。

 

一些风景

 

        道帏多吉不是一位闭门造车的文人,更多的时候,他游走于广袤的天地间,藏区的三大区域,安多、卫藏、康巴都走遍了,也把足迹留在四川、甘肃、云南等地,一路上,他考察、感受、寻访、记录着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肤之所亲,雪山、河流、湖泊、寺庙、青稞、酥油茶、玛尼石、袈裟、桑烟等藏地元素,经常、反复出现在他笔下,使作品既突出了神秘的雪域特色,又淋漓尽致表达了他对藏地历史、藏地文化、藏地风物和藏地人民无限的热爱,比如作品(《拉萨》):“慵懒在屋檐下的猫∕没有索要∕只得随意的一缕阳光∥喜鹊落在西藏的音乐上∕那是因为一些声音∕从不需要表达∥是山就要高度∕是水就得流动∥一滴水从叶片边缘滑落∕一只鸟从空中飞过∕从没有在空气里留下痕迹∥因为住在天上∕你始终也没有离开过神∕无数次背负向往∕朝着你的方向∕我也知道∕那是住在远方里∕尽管永不抵达∥今天晚秋中的古城∕时阴时晴∕这并不影响意念的行走∕马路上的石板∕坚硬而毫无表情∥天空经过数次翻云覆雨后∕最后放晴∕我的身躯空前的寒冷而孤单”。诗人走在圣城,走在高耸的空灵之地,对于一个对西藏、对拉萨早就想捷足先登的人,他暂时没有描述金碧辉煌、巍峨屹立的布达拉宫,没有描绘厚重雄浑、熠熠生辉的大昭寺,也暂时搁置了曲径通幽、景致独特的罗布林卡,却把目光放在细微之处,比如“慵懒在屋檐下的猫”、“喜鹊落在西藏的音乐上”、“一滴水从叶片边缘滑落”、“一只鸟从空中飞过”,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细心、内心的柔软;以小见大,情景交融,托物抒怀,让诗歌显现出隽永的情致,深长的意趣,达到了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诗句“因为住在天上,你始终也没有离开过神,无数次背负向往,朝着你的方向,我也知道,那是住在远方里,尽管永不抵达”,个人认为这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圣城的空灵、神秘,圣城的神性和与众不同就在此处,作者用跨越时空的想象,用看似平淡,却又倾注大量感情的文字,表现他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族人的宗教信仰和习俗风情的认同、热爱。

        再看(《与群山为邻》):“众山巍峨苍茫∕纹丝不动地傲视群雄∕高峻之上那是鹰的空间∕当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猜的峡谷时∕我义无反顾地靠近高峰∕无论雨打风吹抑或岁月的打磨∕它就在那里,沉默无语∥那高大雄伟的躯体中∕我是微不足道的小虫般游走∕山风吹过,靠在磐石上∕像一根脆嫩的小草,经不起任何风浪∥与山为邻∕从此有了仰望”。对于道帏多吉来说,这是他普普通通的一首作品,但在他众多的作品里,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当下,随着时代的巨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财富达到空前的富裕,于是就出现了一批特殊的人:拥金无数,富得流油,但是追其发展史,要么是前呼后拥、手握重权的官员,要么是投机偷税、巧取豪夺的富商,要么是绯闻缠身、赶场子做广告的演员,或者这样那样的明星,这些人大多骄奢淫逸、花钱如水,也大多滥权枉法、刚猛暴戾;在他们眼中,权是老大,钱是第一,天天叫嚷着“就没有我摆不平的事”,其狂妄任性可见一斑。但是在青藏高原,虔诚的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把屹立的雪山叫做“神山”,说是能呵护保佑族人世世代代平安;把翠蓝清澈的湖泊称作“圣湖”,说是仙女曾在这湖里沐浴,同样能给人们驱逐邪恶、纳福送祥。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教导他们要感恩阳光雨露、清风土地,感恩庄稼牛羊和天地万物;教育他们不邪恶、不杀生、不偷盗、不欺骗。在道帏多吉眼里,山是值得敬畏的,这些冰峰雪山,以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屹立了数百万年、数千万年,上亿年,接受多少次冰刀雪剑的进攻,迎接多少烈日飓风的击打,面不改色,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更替、王朝更换,表情淡然悠然;人之生命与群峰雪山相比,真是“微不足道的小虫”,或者“像一根脆嫩的小草,经不起任何风浪”。不难看出作者敬畏天地、悲悯苍生的博大胸襟。

        接着看(《青海湖》):“浩荡悄然收藏间∕翻阅一只鹰的空旷∥入冬后遁入你的忧伤∕叙事的夕阳上∕鸟的身体替我飞翔∕白茫茫的天边我带着遥远∕与谁邂逅∥一朵游荡的云∕偶然张开了我的辽阔∕沧桑的雪有幸做了今天的封面”。青海湖在藏语里意为“青色的海”,这个湖区面积达到4456平方千米,这个荡漾在青藏高原怀抱里的蓝色宝石,有众多优美的传说,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有着非凡的宗教信仰意义,每年都要进行各种祭海仪式,这个仪式不仅仅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是一种传承数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着众多民俗民风。天才诗人海子到过青海,也写过青海湖,(《七月不远》):“跋山涉水死亡不远,骨骼挂遍我身体,如同蓝色水上的树枝。啊,青海湖,暮色苍茫的水面,一切如在眼前。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死体,暮色苍茫的水面”。道帏多吉也一样,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对于青海湖,感受更多,爱得更深。与其说青海湖镶嵌在广袤雪域高原的怀抱,还不如说镶嵌在诗人心里。

        赏析了诗人游历青藏的风景之外,我们再来看他游览国外的风情和见闻,(《欧洲掠影7》):“笑是无国界的∕不仅世上人都能听懂∕还能把愉悦住进身体∥在法兰西,多少个王朝远逝∕唯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在微笑∥画像在罗浮宫里悬挂着∕千万人涌向她∕那千年一瞥呼之欲出∕莫非她一直在油画里活着”。这幅画创作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不朽杰作,尤其以蒙娜丽莎脸上的神秘微笑,更是让无数人们为之倾倒,甚至成了一个千古奇迹;自然也震撼着道帏多吉的心灵,走进了他的诗歌,同样,作为文化艺术的传播者、热爱者的诗人,在诗里行间,把文化美、艺术美、自然美和谐的完美对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雪域文化的不同、区别和风格。

 

一些参悟

 

        喜欢道帏多吉的诗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作品里时时盈涌着、飘逸着浓浓淡淡的宗教氛围,或者说哲学氛围,给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启示、启迪,比如作品(《寻找无相》):“身体慢慢变老∕这身沧桑的躯体∕将渡向那里∥我每天安顿好∕这个好看易碎的相∕早上起来彻底清洁污秽∕擦净情绪∕把梦想放在最易看见的地方∕使常驻在身体里的他∕每天都光艳生辉、春暖花开∥到了步履蹒跚时∕放下业障∥卸下执着∕清净无为地观想一面湖的波澜”。看着这个充满宗教意蕴的作品,突然就想起莲花,它被佛教视为高洁、圣洁之物,但是反观莲花的生长历程,却是通过污泥滋养与呵护才慢慢长高的,走向美丽和洁净的。人也一样,身在浮世,不管你愿不愿意,为生计奔波、忙碌,与琐碎之事、繁杂之事、与形形色色的人打着交道;但在内心深处,总是珍藏着一份洁净,一缕善良,一抹慈悲,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讲:“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道帏多吉的作品告诉人们,在滚滚红尘,尽量放平心态,凡事不必太强求,尽力愉悦周围,辐射慈善,传递爱心,却又不忘温暖自己,呵护内心的清纯与干净。

        继续阅读作品(《觉知》):“晚饭后坐在沙发的一隅∕新闻里正播放马航失联的飞机∕偶然站起往阳台的花盆里浇水∕猛地发现刚开得正艳的花瓣∕悄悄凋零∕若无其事地躺在盆土上∕尔后就会慢慢干枯溶入泥土∥原来死亡和生命是一体的∕它跟时间一块来到世上∕虚幻地如同昙花一现∕就无痕地消失∥执着如此猝不及防∕枝梢上的那朵含苞待放的花∕请不要迷恋我”。这首诗很有意思,刚刚一句“新闻里正播放马航失联的飞机”,紧接着写到:“偶然站起往阳台的花盆里浇水,猛地发现刚开得正艳的花瓣,悄悄凋零”,看似无关,但却丝丝相扣,紧密关联,事实是马航已经失联两年多了,似乎还没有给出非常权威、非常可信、非常科学的解释,239名乘客与机组人员肯定凶多吉少。同样“开得正艳的花瓣,悄悄凋零”,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世事皆然,在漫漫人生征途上,注定有阳关大道,也有崎岖山路,有过五关斩六将,也有夜走麦城;高峰与低谷总是相伴而行。诗人像一位哲学家,辩证地看待生与死、成与败、得与失,读起来触动心灵,受益匪浅。

        接着看下一首(《性空》):“佛性的风是空的∕穿越执着的铜墙铁壁∕脱离听、嗅、味、触和观念∕在因缘和合里∕依空而立∥起性空∕相有缘现,空才是有∕菩提的风∕吹拂着纷繁的时空∕留下简单的正果∥在世界的内核∕在缘水的渗透中∕因和果像风如水∕刹那相聚而散”。在青藏高原,藏民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我想诗人也是吧!这首作品,出现了“佛性、因和果、菩提、因缘、正果”等佛教词语,站在佛教的角度上来看,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其他因缘组合而成的,那么这个事物就没有它独立的自性,任何事物的性质都是不确定的,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也大抵如此,诗人用充满宗教意蕴的诗句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凡事要淡然从容、心态平和,但要乐观向上,身处逆境时,不万念俱灰、不一蹶不振,而是要重拾信心,总结教训,心扬风帆,破浪前行;身处顺境时,不要狂妄自大、更不得意忘形,如果非要这样,从山巅离掉入低谷也就不远了。

 

一些村事

 

        读道帏多吉的诗歌,印象深刻的还有写故乡的作品,蓝天、白云、草场、白杨树、喜鹊、院落、炊烟、牛羊、鸡鸣犬吠……这些词语,他睿智组合,构建了不同的场面,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就呈现不同的景致:夕阳西下,牧民踏歌而归,羊群像飘逸的白云一样渐渐缩小、收拢;狗在叫吠,鸡要上架,“草木灰和牛粪味弥漫的村庄”周围,飘荡着酥油茶和羊肉煮熟的味道,其间还夹杂着阿妈们喊“卓玛、、拉姆、扎西”回来吃饭的声音,音质清澈,此起彼伏。到了深夜,人们休憩,牛羊入睡,风停树静,冷月当空,偶尔的犬吠,把高原村落显现得更加静寂、清幽。诗人自小生长在山村,对农村、牧区的生活非常熟悉,写起来游刃有余,活灵活现。比如(《朝麦田打开》):“从今晨起,不再漂泊∕起床、洗脸、做饭∕按时上班∕为花盆里一叶花瓣的凋零而忧伤∥中午的暖阳里∕打开一本诗集∕让满是云蒸霞蔚的文字掠过全身∥夜晚躺在妻子的怀里∕与爱情和春天一起入睡∥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让受伤的天空在臂弯里抚慰∕看云卷云舒,望花开花谢∕从此不再漂泊∕把房子的窗扇朝麦田打开∕从此我种植粮食,收获夏天”。高原之晨,空气清纯、清净,天空很蓝,但太阳没有升起,诗人不紧不慢地起床,赏花、开窗,精神饱满地“洗脸、做饭,按时上班”,普普通通的一天,由一位普普通通的人经营、安排,这些简洁的生活,亲身亲历的劳动,体味生命的存在、生活的乐趣。“中午的暖阳里,打开一本诗集,让满是云蒸霞蔚的文字掠过全身”。诗人终究还是诗人,闲暇之际,最爱的还是文字和诗歌,或读或写、或吟或诵,不刻求、不勉强,悠然自得。而诗句“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让受伤的天空在臂弯里抚慰,看云卷云舒,望花开花谢”,诗人营造了非常优美的意境,描写出一个普通人内心的单纯、朴拙,知足常乐的心态。整首诗在字面上看并无高深之处,但细读却又含涌着浓重的浪漫色彩。

        再来赏析诗作(《雨水的乡村》):“天高气爽的秋天∕山沟被金黄的麦浪主宰∕在河湾和田畦上∕敦实的毛驴背负着殷实的炊烟∕藏在身体里的温和、厚实∕和红润的果实∕赡养乏味的农活∥风起了,麦浪滚滚∕像温柔的酥油∕更像一幅摄人心魄的油画∥展示金色的光芒∕雨水里的大地、气节∥滋养出一畦又一畦的∕小麦、大豆、洋芋∕故乡沉浸在湿润的恩泽之中∕与淋湿的诗歌偎依在一起∥云朵静止在天上∕像一团温柔的羊脂∕在洁白里打开了乡村的诗歌”。好一派盛大的秋天,好一幅丰收的画卷,诗人在字里行间,像画家作画一样,描绘着乡村丰收季节里的天空、山沟、麦浪、毛驴、炊烟及田野,整个画面洋溢着丰收、喜悦、喜庆的场面,也蕴含着感恩的心情,是对阳光雨露的感激,是对好政策和富足生活的感激。写作中应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同画龙点睛,把诗作又提升到卓尔不群的高度,如“敦实的毛驴背负着殷实的炊烟”、“风起了,麦浪滚滚,像温柔的酥油”、“云朵静止在天上,像一团温柔的羊脂”。道帏多吉乡村题材的作品,传递着他对父老乡亲和整个族人的热爱,对生他养他这片土地的热爱;甚至为家乡更加美丽主动肩负和担当责任。也写出了很多人热爱家乡、赞美家乡、渴望让家乡更加美丽的愿望。诗人以宽博的胸怀,积极向上的语言,缜密的构思,既称颂着高原民族诚信守义、笃定果敢的性格,又抒发着家乡和谐发展、族人幸福安康的平静生活,还传递着一份真情、一份爱恋、一份正能量。

        前面已经简述过,道帏多吉不仅是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更像是一位浪迹天涯的行者,但的确又不仅仅是行者,十多部作品又彰显着他的勤奋和优秀。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狄尼斯说过“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只读了其中的一页”;我们古人也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是人们对文人骚客最大的赏识与肯定,道帏多吉就是这样的文人,大量有血有肉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佐证。

        大家都有耳闻,藏族同胞名字都有非常美的象征意义,比如“卓玛、拉姆、达瓦、尼玛、扎西、罗布、多吉”,在汉语里就分别为“度母、仙女、月亮、太阳、吉祥、宝贝、金刚”之意,但是“道帏”在汉语里就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诗人所在的青海省循化县一个乡的名称,即“道帏乡”,诗人把家乡的名字放进自己名字里,家乡与自己就连在一起,足以体现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对于喜欢远行的道帏多吉,也就把家乡带在身上,带到天涯海角,这是多么浪漫的远行。

 

          道帏多吉,原名次仁多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诗文集《献诗青藏》《天上的青藏》《寻梦青藏》《寻梦诗意藏地秘境》《激情青海湖》《浪漫海北之旅》《带你游贵德》《青藏之魂海南藏地》《镶嵌在黄河臂弯里的巴域》等十五部。长篇地理文化散文《笔尖上的青藏》入选2015年中国作协重点文学扶持项目。策划创作青康藏文学系列丛书。散文诗歌评论散见于《诗刊》《民族文学》《西藏文学》《光明日报》《散文》《朔方》《星星》《青海湖》等。 作品入选《2012年中国散文精选》等二十几种选集并荣获多种文学奖。

        史映红,笔名桑雪,藏名岗日罗布,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甘肃庄浪,九十年代入伍进藏,已转业;居山西太原。在《诗刊》《解放军报》《文艺报》等发表诗文950余篇(首);著有《西藏,西藏》等诗集4部;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