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大地的栅栏,它是构筑在我童年生活中最温暖的家园。”文友杨素筠曾经和我去若尔盖巴西片区采访民间艺人的途中,看到半山腰用柳枝和荆棘搭建的牛圈深情地说。她久久停留在初夏绚丽的阳光下,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令她心旌摇荡的椭圆形栅栏。至此,我记住了她心中最柔软的记忆源自儿时的梦想。那一天,我们满载而归,不仅邂逅美景、野猪、森林和水磨,还得到了求吉嘎哇寨老支书泽旺仁真的热情接待。他用一整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文化和红军故事。
2019年1月9日,在阿坝州文学艺术届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杨素筠的第一部散文集《原乡》上市了。《原乡》作为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第一辑,有幸与“改革文学先锋蒋子龙”“鲁迅文学奖得主郑彦英”“孙犁文学奖得主赵丰”“中国的梭罗吉布鹰升”等名家同台博阵。杨素筠的散文因弥漫着浓郁的泥土和村庄的气息被著名作家赵晏彪誉为“下一个李娟”。
最早接触杨素筠的文字是在2016年6月于巴金文学院培训期间。我拿了短篇小说《央金的天堂》初稿和她交流,她请我看刚写完的《老去的茶堡克萨》。那是一篇很唯美的散文。充满了作者对古村庄的眷恋和不舍。素筠在文章开篇用题记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茶堡,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曾流淌出五千年的哈休文明。茶堡,是一座古老的碉房,碉房是一只盛满麦子和青稞酒的哈休陶罐。茶堡,也是一座一座老去的嘉绒村落,我多么渴望村落能继续讲述着家人,炊烟、牛羊、麦子,青稞,玉米,男人、女人和生老病死啊。中国的乡村群落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它们每天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村落或将渐渐远去……
《老去的茶堡克萨》记载了嘉绒地区一座古老村庄的起始和命定的终结。这些在历史岁月里无声传承的文化符号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步瓦解。保护和发展永远是致命的对立面。作为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的杨素筠,因常年穿行于村庄和城市之间,她对即将拆迁的古村落痛心疾首。作为一个个体文化工作者,她没有能力挽救正在迁徙的村庄,没有能力挽留奔向钢筋水泥的村民们。
历史需要书写者,文化需要传承人。作为一名作家,杨素筠深感笔尖的凝重。她如饥似渴地奔波在嘉绒大地的山山水水,用镜头和文字摄取着面临消失的每一处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她不遗余力地刻画着农耕文明在地平线上撞击而出的绚丽光芒和缭绕不绝的余音。
杨素筠的故乡在茂县土门。她的文学源泉除了一份天赋就是来自书香家庭的熏陶。她的母亲毕业于四川财经大学,才貌双全,父亲是阿坝县商业局局长。素筠两岁时因父母的工作繁杂而被送回外婆和姨妈身边抚养,八岁才再度回到阿坝读书。长达六年的童年时光,素筠是在乡村度过。她爱极了羌山的碉楼和石头房,爱极了乡村的田野和苹果树。她倾听着岷江河五千年文明的涛声和大禹治水的故事长大。她渴望长大后成为像丁玲和居里夫人那样的大作家和科学家。
作家福楼拜说,文字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杨素筠在文学的炉中取火点燃自己,然后一路借助自身的火光照亮别人。宣传部的工作促使她有更多机会深入基层,走进村寨,寻访民情。她有幸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有幸收集到珍贵的一线资料。她在基层听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她一边写调查报告,一边用散文的形式赞美自然风光,讴歌时代精神。她的文字既符合美学要求也能抵达“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既定目标。
在《原乡》这部厚重的书里,作者以“漫步在嘉绒四季”“故土嘉绒”“云水之间”“ 我听见记忆在生长”四个章节、32篇文章书写了群山环绕下的嘉绒大地、梭磨河岸、大藏寺、昌列寺、察柯寺的大美风光、风土人情、古风清音。记录了人与自然相生相依的命运和古往今来的风云变幻塑造出跌宕起伏的嘉绒农耕文化。
《原乡》通过四个板块的构筑,向读者传递了其折射而出的生命基调。
一、千年不朽的生命起始
马尔康,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它坐落在嘉莫墨而多神山脚下。这块遍布着雪山与森林、散落着村庄与古寨的河谷地带,生活着藏族、羌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这里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辈出英雄豪杰、才子佳人。这个传承着藏族最古老方言的民族,他们在高半山上、河谷地带种植青稞麦子,他们就地取材,建造房子。二牛抬杠的岁月,糌粑和砸酒传承着千年不朽的生命根基。一座座碉楼和纵横山岗与坡地的农田是嘉绒子民生生不息的标志。
“高山积雪,山下桃花,藏寨美丽,这里虽没有江南的柳绿点缀桃红,却有胜于中国山水画中浓墨粉黛细娥眉的情调,在万物待春的沉静时刻,这漫山遍野灌木桠条里露出的枝枝、团团、片片的红粉更显雪域高原桃花的灵精乖娇。”(《梭磨河畔品桃花》)
地处2600米左右的梭磨河岸,四月的春风刚刚吹过山岗,淡白粉嫩的桃花便开始次第开放。鳞次栉比的藏寨一夜间便簇拥在粉嫩嫩、香喷喷的春天里。农人们放开嗓音,扛上犁耙,一道道弧形的青稞被抛进泥土、植入大地、生根发芽…紧接着,以梭磨河为一级支流汇入大渡河两岸的松岗、脚木足、大金川的万树梨花像赶集似的蜿蜒起伏、蔓延不绝!
“夜里,冰凉的河水带来极低气温,让温度猛然骤降,白天挥发的冰河水会很快形成厚厚的水雾降临大地,也会降落在每一朵梨花上。夜里,朵朵的梨花就会被浓浓的水雾清洗个透,翌日清晨,你就会发现那些梨花儿变得更加冰清,更加玉洁了。”
“每一棵老梨树,都有一个老故事”开东这样对我说。梨树,如时间一样纯粹一样古老。他说:“梨树知沧桑,梨花知岁月,所以老梨树的沧桑与岁月,年年绽放在大金川河谷的岁月长河中。(《岁月伴梨香》)
行走在大地与美景中的作者,不仅听得见神秘的自然之声,她还听得见青草和花儿在四季轮回中的窃窃私语。通过这些充满灵性的生命,作者能联想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光明和生机。她由此联想起那些涌向大城市的打工一族,联想起遗留在高山上的空巢老人。她用立体的画面定格对即将消失的古老村庄的钟爱。她的文字穿透着来自大美山河的风姿绰约、穿透着来自古朴藏寨的情深义重。她懂得传承和记录的弥足珍贵。她愿意用散文的形式,留住原乡的面貌和村庄的起始。
二、坚定不移的生命取向
《原乡》既宣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不变真理,也对绿水青山将何去何从发出深重拷问。经济建设的大刀阔斧虽然改变了偏远地区的贫穷面貌,但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了。森林被砍伐、河沟被开采、农田被荒废,矿山被炸开。土地流失,生态失衡,资源告急。这一切都是活生生立在前进路上的警示牌!特别是全国实施民生工程以来,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民居被拆除了,原生态的服饰被淘汰了。人们欢天喜地住上舒适房屋的同时,民族文化的古老元素也在不可避免地生锈、变质。
《老去的茶堡克萨》《云水之间的西索民居》《石旦真叔叔的小鸟》《嘉绒人的葬礼》等文章,作者通过写盘踞在高半山上的空巢老人不愿和儿孙们搬到新房,表达了对正在摧毁的建筑群落的无比惋惜。
而“嘉绒人的葬礼”传递给我们的是对生与死的真实态度。嘉绒人民生于斯长于斯,他们与土地、与日月、与风雪与天地万物相生相融。他们从天地间来复归于天地。死不过是一个生命到另一个生命的过渡。这篇文章读来让人心生秋叶般的宁静和安详。
“那声音并不忧伤,反而像是在安慰一个即将熟睡的婴儿般,轻柔动听,天籁般美妙的玛尼歌声与火堆上逐渐升腾的柏树青烟缠绕在一起了,高举着亡者洁白的灵魂升上天堂……”
“我甚至渴望,自己老了那天,当要离开人世那一刻,自己也能有这种方式,在村人诵念着淡淡忧伤的玛尼歌声中,接受生命最后一次灵魂深处的触摸。如今,很多原本在村里的人,为了一件小事,为了生计,有的甚至是为了莫名其妙的渴望远走他乡。很多人一旦走出村子,就再没有的回来,在城市或者他乡漂泊着生命,到老那天,既被城市遗忘,也会被故乡遗忘,孤独的灵魂没有机会聆听村人送别时那声声玛尼歌!(《嘉绒人的葬礼》)
对一个普通老人的离世,作者没有铺垫过多的悲情色彩,从头至尾以淡定的笔端描述葬礼前后过程。文字中没有呼天抢地,没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对生命和死亡的肃然起敬。对于有着至上信仰的人们,死即是归回。
三、生生不息的生命礼赞
《原乡》中的《嘉绒农耕》里有这样一段写春耕的场景:
“风在吹啊云不息,云在走啊天不息,人在吆喝牛不息,牛拉辕轭犁不息,不息不息生生不息,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一阵悠扬的歌声从谷底飘起,回荡在在空旷的土地上,随那柔风飘逸至田边正在萌动的森林里,飘舞在春天雾霭笼罩着的山巅上。这是一幅多么盛大的马尔康“四土”地区的农耕景图啊,这是一个令人充满遐想和希望的时令,这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和激动心跳的春天盛会……
在马尔康这块沃土上,劳动号子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符号。春根伊始,农人们穿上盛装、带上美食,请喇嘛念诵
“赛依拉姆”经。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祭祀完神灵后犁开了春天的第一轮希望。秋天,寨子里的男女老少涌进麦田,雄壮的收割号子在大山里回旋。男人们挥镰开割,女人们翻晒麦垛,孩子们拾掇麦穗,金色的田埂炊烟飘升。好一副吉祥的丰收图!在嘉绒地区不仅春播秋耕时唱劳动歌,打墙、筑房、娶亲结婚、跳舞喝酒都会有不同类型的唱词和咏调。它们是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厚文化。充满着大地之子的豪迈和果敢。
作为一名书写者,杨素筠对村庄、对古寨、对民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经常穿行在高山和村庄中,在调查民情的同时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学素材。可以说,一草一木都能让她感知大自然蓬勃的朝气和博大。她写美景、写碉楼、写天地万物。她写老人、写孩子,写人间百态。她写寺庙、写僧人、写红墙内外。嘉绒地区全民信教。昌列寺、大藏寺、察柯寺在日月轮中阐释着生命的真谛。老百姓通过朝拜、布施、诵经、磕头等活动启迪思想、感化众生,从而提升人们的道德良知和做人的准则。
“在这里,我会默默地为亲人们,朋友们,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许下心愿,同时我也会默默地为养育我的家园和国土祈福。许下的心愿,其实,祈福的愿望也是对人生、对友情、对亲情,对处世做人的态度,虽然,我没有大师那么宏大无边的无量的功德,但是我知道我有怎么样的人生态度。”(《察柯的宁静》)。
杨素筠在不断用文学抒发着对世界认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化自己的思想境界。面对庄严的寺庙和神灵,她能潜心排除杂念,以佛教的理论启迪自己。她在走上脱贫攻坚的路上,积极为贫困户呼吁。很多时候,她就住在山上,与古稀老人交谈,与村民和孩子们交流。她把自己的钱和粮食送到孤寡老人家里。希望自己就是他们生活着的大山的女儿。
杨素筠爱家乡、爱美景、爱古寺、爱麦田、爱大地的栅栏。它们是一个作家拥有的丰厚财富。没有这一切,《原乡》就缺失了青山绿水的灵气,缺失了山花烂漫的馨香、缺失了男耕女织的大地之歌。
著名作家、《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在《散文以不朽的方式永存》中写道:“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是美丽的,城市是多彩多姿的,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呢?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忠诚与欺骗、为民服务与贪污受贿……文学是怎样表现的?作家必须以真性情、大悲悯作为创作引导,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力作。”
他说好的文学不是书房里炮制出来的,而是经过心灵沉淀出的文字。不是溜须拍马而是扬善弃恶,不是吟风颂月而是悲悯天下。体尝老百姓寻常真实生活,以忧百姓心中的忧为己任,以乐百姓心中之乐为情怀,经得起时间与读者的双重考验,才堪称佳作净瓶……文字的光芒经过岁月的淘洗愈加璀璨!
《原乡》正是这样一部呼应时代精神、呼应民众生活需求、记录和咏叹生命之本、血脉之根、自然之声的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杨素筠作为《原乡》的作者,她有足够令人敬佩的脚踏实地的追溯和探寻,有足够征服读者的来自嘉绒大地上所有意味深长的文学接力。她在《原乡》里找回了故乡、找回了良知,找回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千古名言
2019年1月18日
杨素筠,女,羌族,四川茂县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作品散见《四川文学》《四川日报》《四川画报》《民族》《北京日报》《草地》等报刊。
扎西措,女,藏族,曾用笔名阿兰,四川阿坝州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0期民族班学员。发表有《野妹》《新娘馍》《云朵上的梦》《启明星》《王妃的咒语》《走进中国最美湿地》等小说、散文。小说“启明星”于2009年在《民族文学》第九期国庆五十年大庆专刊做“特别推荐”作品并获2010年阿坝州首届“丰谷杯”文学奖。现供职于若尔盖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