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阶段,都要学习四圣谛。然程度不同,修学的阶段,也有深浅上的差异。
最粗浅的层次,就是将四圣谛与自己生命连接来学习;接着从自身的体验,推己及人,替别人想一想,类似稍稍体会上士道大乘法。以上是第一阶段浅显的学习。
接着,体会深入之后,我们会渴求更深入学习四圣谛,生起这种希求心,即可进入空性的学习,这是第二阶段。
等到内心于法生起强大希求与信心,渴望入道修习时,即开始道次第的修学。由下、中、上士道再入密续,此即道次第修学的次第。
第一阶段:将四圣谛与自己的生活连接,并推己及人。
修四圣谛,大致上有深浅二种层次,由浅入深。首先,浅的阶段中,以闻思为主,目标是能生起定解及不退转的信心,以及强烈的希求与欢喜。
透过自己生活上的经验,简单地与四圣谛连结,进而体会:“喔!佛陀说的,一点没错!真的是有这些现象!当初我不知道是苦,后来慢慢也感受到苦,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多想想这些生活上的经验,试着将它们连结到苦谛与集谛的道理。不过,这种认识还谈不上透彻与通达。
例如怀疑自己会不会得到?会不会得不到?像这样先有贪瞋,再由于欲取、欲舍的心,怀疑自己“我能做到吗?”、“我能成佛吗?”此时,我们也许会跟别人竞争,失败就沮丧生气,成功又洋洋得意,傲慢起来。我们的心,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平静不了。佛经述说的状态,非常符合我们实际的经验。透过如是观察与思惟,我们能认识简单的集谛。
接着,也可简单地思惟灭谛与道谛:“我如何出离这些问题?”、“如何出离内心的痛苦?”“因为内心烦恼引发的外在仇人,这些问题该如何出离?”“要如何压伏贪瞋?”“如何处理外在的困境?”……等等,这些都代表简单的灭谛。虽非真正的灭谛,还算是“断除”这个果位。
用什么方法断除?看看佛经,通常内心会稍稍平静下来,心可以调整一下。这是简单的道谛。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理解,十分浅显的阶段。基本上,就是为了离苦得乐,何者应舍、何者应取等生活上的改变,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学习简单的四圣谛。
自己稍有体会之后,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别人想。他人与我,都有着相同的苦,那么,“苦从哪里来?”、“如何解决问题?”我们也帮别人想一想。这样子,就有一点大乘佛法的味道了。
将四圣谛与大乘法连接起来,虽然还不是真正的大乘法,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但仍与大乘菩提心相关,层次较浅些。
第二阶段:学习空性,生起大悲心。
在这浅浅的体会中,一颗希求的心,会让我们看见更远的地方!于四圣谛深刻的道理生起信心,生起信心后,即进入更深广的学习。这个阶段,时间会长一点。
此时,思惟的不仅是“今生”这个范围,生死轮回中的业、烦恼、十二缘起,整个要连接起来修。所以,苦谛指的是道次第中的“三苦、六苦、八苦”;苦的根源,是业,业的来源是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我执。
那么,“我执如何成为烦恼的根呢?”、“我执与烦恼,有什么关系?”就这样更进一步去清楚彼此间的关系,更细腻的去观察思考。
“我执,是错乱?还是不错乱?”、“如果它是错乱的,那我能不能断除它?”从这里,我们接连着学习空性。
明白了空性的道理,我们会更有信心,知道自己终能断除我执!我执能断除掉,烦恼就断得掉,断除烦恼,就能停止恶业不再新造,恶业能停下来,果报总有一天会结束,苦谛,会终止!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道谛。
透过道谛,能灭除轮回的果报,此即灭谛。在这个阶段,比较深入一点。
要能生起定解,必须具备广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寛广的闻思,也须建立在广大的体验上,因此,体验也算是一点修持啦,试一下的意思,但这个阶段,仍以闻思为主,才会生起定解,后面才是“信心”、“欢喜”、“希求”这些次第。
不断深入观察思考,内心会形成定解。一旦定解生起,“解脱”这件事情,就像是“活活的存在”,那么圆满的一条道路,不走不行!而且,不是光我自己走,身边的众生也要一起走。“脱离轮回的方法,真实存在,可惜他们都不懂,真可怜!”于是,慈悲生起。
这种慈悲,并不足够,只是自己一种受苦的感觉而已,并非真正的慈悲。小乘也有四无量心,这类的慈悲,还达不到大乘的慈悲心。
何谓大乘的慈悲心?视每一位众生像自己最亲爱的独子一般。为了生起这种慈心,必须观修七因果及自他换等法。
看一看七因果法,虽然自己还不能生起真正的证量,但是稍微试一下,也会感受到些许的改变:会有种想利益他人、想帮他人脱离痛苦的决心。就这一点来说,“希求菩提心”这件事情,变得有希望,且对于学习空正见,也很有希望。此时,真正希求的心,才会生起。
反之,我们处于一种不清不楚的状态,就跟着一个人走,完全不懂真正的自已是什么样子,修行起来,就不像上面次第那般清楚、坚定。如果能从内心,自己有一种“将来我要获得某某果报”的期望,而你也知道这个希望办得成,那么修菩提心,是实际可行的一件事。生起菩提心与空正见,也可行。断除掉烦恼,我也做得到。解脱,绝对行得通。如此一来,一心想生起证量的希求,挡也挡不住!
此时,我们才会觉得人身很殊胜、绝不可浪费,必须尽快生起证量,脱离轮回。可是这样子修,还不代表能生得起真正的证量!到目前为止,只是自己心中的定解与信心、欢喜及希求而已,大概就这个程度。
第三阶段:真正开始实修道次第。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
证量,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必须一步一步按次第往上走。
例如,修菩提心之前,必须具备大悲心;想要有大悲心,你必须对对境的众生,要有永恒究竟利益他的心;要有此利他的心,就必须先清楚什么是“永恒究竟利他”;于此“永恒究竟的利他”,不光要清楚意义,还必须有感受。
对自己恒常、究竟的利益先有感受与希求(出离心),才能替别人想。也就是,生起大悲心前,先有出离心。透过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观修,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的感受。
自己没有出离心,又如何具备永恒究竟利益众生的意乐?生不起此种意乐,就只能众生饿了给他食物、渴了给他水喝…,暂时的利益罢了。如何永恒究竟的利益他?我们一无所知;根本上,他怎么苦?有多苦?我们更是漠然,没有感觉。
因此,生起大悲心前,要先生起出离心;要有出离心,则必须放弃现世的执着。现世的执着放不掉,整个生死轮回的执着心,又怎么可能放掉?因此,现世的执着,要放得下来。此证量,主要依靠修学下士道的法。
既然我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追求,该如何达到此目标呢?接着,我们要思惟整个过程与其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需要什么?在这之前又需要什么?更前面又是什么?此即道次第。
如果这样子修,一定会饮水思源:“我跟谁学的?”依止善知识,是道次第中第一个要修的法。我们修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修菩提心与空正见。所以,依止善知识,是每一位大乘行者都必须要修的法。否则再怎么修,也生不起应有的证量,这就是因果法则。
因此,正式入道次第修学下士道之前,首先要修依止善知识。
内心没有希求菩提心及空正见,而直接修依止善知识,并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法。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目标里若没有菩提心与空正见,就直接修下士道,这种下士道的法,也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下士道(不共下士道)。
目标一定要是菩提心与空正见才行,正是为了追求此目标,我们才修下士道,这是大乘行者应该要修的,因此称为“共下士道”。
我们必须将大乘行者的目标(菩提心与空正见)做为“工具”,才去实修依止善知识,与下中上士道次第的法类。否则,没有“工具”,一股脑儿跳进去依止善知识,那就惨了!
总之,认识了四圣谛、菩提心、空正见、自他相换等法,对这些功德生起信心、定解、欢喜之后,强烈的希求于焉而生。如果内心希求不强,观念也未建立,依止善知识以下的实修,就都不对了。
未扎实学习四圣谛,就直接跳到依止善知识、业果等法的学习,实在跟外道没两样。外道也有依止善知识,也有皈依、业果,甚至很强调信仰,他们也说不可以杀、盗、淫、妄语、骂人、绮语、挑拨离间、贪、瞋…等等十恶业。
没有四圣谛的修行内涵,而修依止善知识、皈依、业因果,只是外头挂着佛教的招牌,但内在,根本不是佛教。这是比较不客气的话。
按次第学习,才会明白整个因果关系,若果真明白,一定会想获得“果”。如此一来,依止善知识的因,我们一定会努力修。
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量后,即可依于它,生起下士道、中士道的证量,也能生起菩提心,最后成佛。
此实修道次第阶段中,目标又高一层,主要是为了生起证悟。我们要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悟、下士道的证悟、中士道的证悟。
证悟的意思解释一下。前面阶段只是心里有欢喜与希求,但身语意还没办法改变。一旦证悟,整个人身语意彻底改变,身语意与所观修的法完全吻合,无二无别,全面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强迫喔,或自己鼓励鼓励一下的样子,它是真正坚定的改变,一旦改变就不再走样,如此,才能称之为“证悟”。没有改变,不算证悟。
道,即证悟、证量之意,它是证量的一条道路(证量之路)。一个个证悟,按次第先后排成了一条线,这就是“道”。生起了证悟,整个人就会改变,所有的身语意,都会改变,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真的全部改变。
第三阶段:真正开始实修道次第。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
证量,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必须一步一步按次第往上走。
例如,修菩提心之前,必须具备大悲心;想要有大悲心,你必须对对境的众生,要有永恒究竟利益他的心;要有此利他的心,就必须先清楚什么是“永恒究竟利他”;于此“永恒究竟的利他”,不光要清楚意义,还必须有感受。
对自己恒常、究竟的利益先有感受与希求(出离心),才能替别人想。也就是,生起大悲心前,先有出离心。透过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观修,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的感受。
自己没有出离心,又如何具备永恒究竟利益众生的意乐?生不起此种意乐,就只能众生饿了给他食物、渴了给他水喝…,暂时的利益罢了。如何永恒究竟的利益他?我们一无所知;根本上,他怎么苦?有多苦?我们更是漠然,没有感觉。
因此,生起大悲心前,要先生起出离心;要有出离心,则必须放弃现世的执着。现世的执着放不掉,整个生死轮回的执着心,又怎么可能放掉?因此,现世的执着,要放得下来。此证量,主要依靠修学下士道的法。
既然我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追求,该如何达到此目标呢?接着,我们要思惟整个过程与其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需要什么?在这之前又需要什么?更前面又是什么?此即道次第。
如果这样子修,一定会饮水思源:“我跟谁学的?”依止善知识,是道次第中第一个要修的法。我们修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修菩提心与空正见。所以,依止善知识,是每一位大乘行者都必须要修的法。否则再怎么修,也生不起应有的证量,这就是因果法则。
因此,正式入道次第修学下士道之前,首先要修依止善知识。
内心没有希求菩提心及空正见,而直接修依止善知识,并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法。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目标里若没有菩提心与空正见,就直接修下士道,这种下士道的法,也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下士道(不共下士道)。
目标一定要是菩提心与空正见才行,正是为了追求此目标,我们才修下士道,这是大乘行者应该要修的,因此称为“共下士道”。
我们必须将大乘行者的目标(菩提心与空正见)做为“工具”,才去实修依止善知识,与下中上士道次第的法类。否则,没有“工具”,一股脑儿跳进去依止善知识,那就惨了!
总之,认识了四圣谛、菩提心、空正见、自他相换等法,对这些功德生起信心、定解、欢喜之后,强烈的希求于焉而生。如果内心希求不强,观念也未建立,依止善知识以下的实修,就都不对了。
未扎实学习四圣谛,就直接跳到依止善知识、业果等法的学习,实在跟外道没两样。外道也有依止善知识,也有皈依、业果,甚至很强调信仰,他们也说不可以杀、盗、淫、妄语、骂人、绮语、挑拨离间、贪、瞋…等等十恶业。
没有四圣谛的修行内涵,而修依止善知识、皈依、业因果,只是外头挂着佛教的招牌,但内在,根本不是佛教。这是比较不客气的话。
按次第学习,才会明白整个因果关系,若果真明白,一定会想获得“果”。如此一来,依止善知识的因,我们一定会努力修。
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量后,即可依于它,生起下士道、中士道的证量,也能生起菩提心,最后成佛。
此实修道次第阶段中,目标又高一层,主要是为了生起证悟。我们要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悟、下士道的证悟、中士道的证悟。
证悟的意思解释一下。前面阶段只是心里有欢喜与希求,但身语意还没办法改变。一旦证悟,整个人身语意彻底改变,身语意与所观修的法完全吻合,无二无别,全面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强迫喔,或自己鼓励鼓励一下的样子,它是真正坚定的改变,一旦改变就不再走样,如此,才能称之为“证悟”。没有改变,不算证悟。
道,即证悟、证量之意,它是证量的一条道路(证量之路)。一个个证悟,按次第先后排成了一条线,这就是“道”。生起了证悟,整个人就会改变,所有的身语意,都会改变,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真的全部改变。
第三阶段:真正开始实修道次第。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
证量,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必须一步一步按次第往上走。
例如,修菩提心之前,必须具备大悲心;想要有大悲心,你必须对对境的众生,要有永恒究竟利益他的心;要有此利他的心,就必须先清楚什么是“永恒究竟利他”;于此“永恒究竟的利他”,不光要清楚意义,还必须有感受。
对自己恒常、究竟的利益先有感受与希求(出离心),才能替别人想。也就是,生起大悲心前,先有出离心。透过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观修,帮助我们生起出离心的感受。
自己没有出离心,又如何具备永恒究竟利益众生的意乐?生不起此种意乐,就只能众生饿了给他食物、渴了给他水喝…,暂时的利益罢了。如何永恒究竟的利益他?我们一无所知;根本上,他怎么苦?有多苦?我们更是漠然,没有感觉。
因此,生起大悲心前,要先生起出离心;要有出离心,则必须放弃现世的执着。现世的执着放不掉,整个生死轮回的执着心,又怎么可能放掉?因此,现世的执着,要放得下来。此证量,主要依靠修学下士道的法。
既然我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追求,该如何达到此目标呢?接着,我们要思惟整个过程与其必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需要什么?在这之前又需要什么?更前面又是什么?此即道次第。
如果这样子修,一定会饮水思源:“我跟谁学的?”依止善知识,是道次第中第一个要修的法。我们修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修菩提心与空正见。所以,依止善知识,是每一位大乘行者都必须要修的法。否则再怎么修,也生不起应有的证量,这就是因果法则。
因此,正式入道次第修学下士道之前,首先要修依止善知识。
内心没有希求菩提心及空正见,而直接修依止善知识,并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法。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目标里若没有菩提心与空正见,就直接修下士道,这种下士道的法,也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下士道(不共下士道)。
目标一定要是菩提心与空正见才行,正是为了追求此目标,我们才修下士道,这是大乘行者应该要修的,因此称为“共下士道”。
我们必须将大乘行者的目标(菩提心与空正见)做为“工具”,才去实修依止善知识,与下中上士道次第的法类。否则,没有“工具”,一股脑儿跳进去依止善知识,那就惨了!
总之,认识了四圣谛、菩提心、空正见、自他相换等法,对这些功德生起信心、定解、欢喜之后,强烈的希求于焉而生。如果内心希求不强,观念也未建立,依止善知识以下的实修,就都不对了。
未扎实学习四圣谛,就直接跳到依止善知识、业果等法的学习,实在跟外道没两样。外道也有依止善知识,也有皈依、业果,甚至很强调信仰,他们也说不可以杀、盗、淫、妄语、骂人、绮语、挑拨离间、贪、瞋…等等十恶业。
没有四圣谛的修行内涵,而修依止善知识、皈依、业因果,只是外头挂着佛教的招牌,但内在,根本不是佛教。这是比较不客气的话。
按次第学习,才会明白整个因果关系,若果真明白,一定会想获得“果”。如此一来,依止善知识的因,我们一定会努力修。
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量后,即可依于它,生起下士道、中士道的证量,也能生起菩提心,最后成佛。
此实修道次第阶段中,目标又高一层,主要是为了生起证悟。我们要生起依止善知识的证悟、下士道的证悟、中士道的证悟。
证悟的意思解释一下。前面阶段只是心里有欢喜与希求,但身语意还没办法改变。一旦证悟,整个人身语意彻底改变,身语意与所观修的法完全吻合,无二无别,全面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强迫喔,或自己鼓励鼓励一下的样子,它是真正坚定的改变,一旦改变就不再走样,如此,才能称之为“证悟”。没有改变,不算证悟。
道,即证悟、证量之意,它是证量的一条道路(证量之路)。一个个证悟,按次第先后排成了一条线,这就是“道”。生起了证悟,整个人就会改变,所有的身语意,都会改变,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真的全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