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医学源流
在佛教传入西藏以前,西藏已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当时,西藏之医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的只是较原始及片面的卫生及治疗常识。
自公元三世纪时期左右,印度的传统医学开始传入西藏,渐渐提升了西藏医学之水平。
在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引进了佛教及相关之文化。在其领导下,西藏创立了自已的文字。松赞干布与汉皇朝之文成公主联姻,引入了汉地之文化,其中包括了汉医知识。后又延请印度、汉地、波斯及希腊等国家的名医入藏交流,各自译出其本土的医学文化成为藏语著作,又共同著成了一些医学巨著,集各国医学文化之精华,遂形成了西藏医学之雏型。松赞干布又颁布法令,大力推广促进医学之研究与传授。
到了公元八世纪,当时的藏王赤松德真亦极为重视医学文化,更由汉地、印度、尼泊尔、喀午米尔、波斯及土耳其等地请来了多位博学之医师,透过翻译、互相交流及印证与传授医学之方式,培养出第一批西藏医学的医师,同时也译出了藏传医学中最重要之钜著:《四部医续》。
第一批被培养出来之西藏医师约有三千位,分为几个等级水平。在此同时,各种动、植及矿物之药用价值及使用方法已被确立,医学之理论与实践已正式成型,西藏医学成为了集西藏本地、印度、汉地及中东地区之医学精华的独特体系。
《四部医续》是藏传医学的精华,分为四个部份。第一部份为生理学、病理、诊断等之知识。第二部份为解剖学、胚胎学及医德方面之学问。第三部份为临床学。第四部份主要为制药及疗法方面之学问。
到了公元十七世纪,西藏成立了“药王山医学院”,位于布达拉宫斜对面。这所学院以《四部医续》为主要教材,配合其它藏医学著作及与实践结合,历年来培养出很多良医。
在公元一九一六年,西藏又成立了“医历学院”,培养藏医人材及提供门诊服务,同时也负责制药工作。
在近几十年的政治变化中,拉萨之“药王山医学院”被完全破坏,但“医历学院”至今仍然继续运作(注:已更名为“藏医院”)。一九八三年后,西藏陆续成立了藏医学校及设于大学内之藏医学系等等,在其它藏民地区亦成立了较小型之藏医院、藏医培训学院与制药厂。在国外,“药王山医学院”重新在印度大吉岭建立,同时接受西藏与外国人入学。“医历学院”亦在嘉玛拉雅山外围之印度领土上建立,致力制药及培训工作,更在印度各地设立门诊分部。
以上为西藏医学之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