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你曾在大学和鲁迅文学院做过教师,后来又赴临潭挂职锻炼了两年。为何选择去临潭?除了工作需要外,有没有文学上的理由?

        陈 涛: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任职“第一书记”,这是一段充盈的岁月,对我产生了深刻影响。很感激有这样一段经历,将我从固化的城市生活轨道中抽离,投入到基层社会中,从而让自身生命的宽度与厚度得以拓展。

        我曾在鲁迅文学院工作9年,在这期间,先后负责过教学与行政工作,虽然之前做过大学教师,但总体而言,工作经验相对单一。

        想到基层锻炼的念头出现后变得愈发强烈,时不时冒出来,有一天我向院领导表达了这个意愿。2015年4月30日,中央下发了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到基层锻炼的通知,单位得知我之前有这样的意愿,便给我报了名,我在征求家人意见后,就去到了临潭。现在想来,临潭与北京之间真是山高路远。我每次返京,都是很早起床,需要乘坐出租车、城际大巴、机场大巴、飞机等多种交通工具,最后到家已是傍晚。

        去临潭,是工作的需要,但最根本的理由还是文学。作为文学人,必须真正深入生活才能真正做好文学工作,也才能真正写出让人信服的、有见地的文字。只有当我们带着对社会的深切认知回归文学领域的时候,研究和创作才会有崭新的面貌与更高的境界。在临潭的两年锻炼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认知。这方面的收获也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从事文学工作的收获。


        记 者:在艰苦的环境中近距离观察生活,有哪些深切体会?生活变美好了,人们却不那么爱读书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 涛: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我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句话有了直接真切的感知。人民从来都不是概念化的字眼与模糊的群像,他们是一个个鲜活饱满的有着独特生命力的个体。我们之所以面对人民这个词容易产生一种茫然感,是因为自身与生活并没有建立起那种紧密的连接。

        在小镇的两年,我学会了真正的生活,生活不仅仅是名词,更应该是一个动词,学着进入到生活内部行走,在生活内部生活,看似有些拗口的表述,实则是对从前单纯活着的纠偏。

        我时常想如果挂职时能够做到“身入”“心入”“情入”,那自然就会对当地产生深挚的情感,这是一种融入血肉、难以割舍的情感。我在小镇上接触了很多人,有些也出现在我的笔下。对他们,我始终保持一种真诚的态度。当然,他们也向我展示了同样的真诚与热情。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乡村振兴徐徐展开,很多原本贫困的地区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人民生活日益美好,这是肉眼可见的事实。但是否热爱阅读,与生活条件并非成正比关系,就像发达地区的人不一定就比欠发达地区的人更爱读书。当然,发达地区比起欠发达地区有更为便利的阅读资源与条件,这也是促使我在挂职期间始终注重文化扶贫的原因。通过为多个村子和十多所小学配备完善图书,我尽其所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阅读机会。我也意识到,必须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配备相应的图书,而不是一刀切,否则容易好心做错事。

        当下社会,能够潜心阅读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体而言,阅读始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高度强调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也有文章写到“阅读是有重量的,正如同,文学艺术有时比钢铁更强硬。”让大家爱上阅读,多读书,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倡导,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对阅读氛围的营造,更离不开我们广大作家的耐心创作,不断推出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记 者:你的《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都是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创作的非虚构作品,你觉得文体和时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面对新时代快速发展的生活,文学在形式和传播上应该如何适应?

        陈 涛: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同理,文体也有时代性。茅盾先生在谈到报告文学时讲,“每一个时代产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学样式,‘报告’是我们这一匆忙而多变化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样式。”

        我之所以写这两本书,是因为似乎只有文字才能抒发我在基层时的情绪,我借助它来记录、省思。这两本书中的文字我写得比较慢,前后跨度5年,这也有利于我可以不断回望这段时光,在一次次的思索中对当初的内心感受与情感判断进行审视。我将自己的作品归入非虚构写作,而非单纯的散文集,也暗含了自己对这一文体的认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是真实性,是对现实的介入,强调在场感,直面社会中的问题与危机,要有“我”的坚定存在与清晰身影。基于这种考量,非虚构是最合适我的文体。但是不管何种文体,文学性都是极其重要的。

        千百年来,文学始终是常与变的存在,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文学自身的规律,以及它对时代、人心的有力回应。日前,中国作协先后与新华社、中国科协、国家广电总局等单位,与芒果TV、快手、新浪微博等平台签约合作协议加强相融共通、实现文学资源的推介转化,举办“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与“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活动,上述均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反响与效果,随着“中国文学盛典”活动的开展,文学的传播面与影响力肯定会进一步加大。


        记 者:这几年中国作家网做出了很多改变,推出许多新举措,设立了多个颇具特色的栏目,不仅对一批优秀作品展开热烈讨论,也用新颖的形式建立了与基层文学爱好者之间的桥梁。你觉得,我们在贴近群众、传播当代文学的成绩、弘扬新时代文学精神等方面还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陈 涛:我到中国作家网工作近两年半时间,做国内最好的文学网站始终是我们的坚定信念。我们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定位:首先,有政治高度,中国作家网是中国作协官方门户网站,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二是,有文学高度,是面向全体作协人与文学人的全国性、全局性与全面性网站;三是,有业务高度,是优质文学资源社会化传播的权威性、专业性、深度性网站;最后,有合作意识,是与各大媒体协作、融合的综合性网站。这两年,我们讲政治、防风险、抓内容、扩影响,朝着汇聚最多作家信息、传递最强作家声音、展示最美文学魅力的目标坚实发展。

        明确定位之后,我们对网站工作进行了细化、调整,推出了不少新举措与新栏目。概括来说,就是重点突出、全面覆盖。所谓重点,指的是围绕党和国家重大部署、作协重大活动的聚焦专题与新闻报道;重要作家、作品、奖项的聚焦栏目,如十号会议室、优选中短篇、今日批评家等;重要文学现象的聚焦栏目,如有态度等。所谓全面,指的是面向人群的全面,如名家谈写作,中国作家网书单、荐书等;传播范围的全面,注重全媒介连通,在网站、微信号、微博等基础上,开设视频号、新华号、百家号、人民号等,同时加大与各大刊物合作,扩大覆盖。可以说,我们有能力对重大活动、重要作家、作品等进行多层次与全方位的报道宣传。

        在网站工作中,我们还特别重视两个方面,第一,青年作家的推介。譬如我们举办了全国青年作家峰会,推出网络文学名家面对面、新荷专栏、“80后”访谈等栏目,为青年作家的成长贡献力量。第二,注重为基层文学爱好者服务。我在基层的挂职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基层写作者的不易,中国作家网作为落实群团群众性的重要抓手,做了大量相关工作。

        我们搭建平台,通过网站系统升级,创设原创频道,鼓励广大基层文学爱好者进行文学创作,目前中国作家网有注册会员近7万人,每天审核通过的作品300-500篇。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我们进行了几方面尝试,首先开设“本周之星”栏目,每周从几千篇作品中,精选出一位作者的一部作品,并配以评论文章,分析其优长与不足,进而指出改进方向。此外,约请专业人员录制诵读音频;其次,举办各类大赛,增强平台吸引力,吸引优秀写作者进驻;再次,举办全国内刊会议,线上改稿会等活动;最后,注重与刊物合作,将原创频道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各大报刊发表,譬如我们自己的《灯盏》书系、与《文艺报》合办的“文学观澜”专刊,与《诗选刊》《散文选刊》《天津文学》等刊物以及众多文学内刊建立的合作等。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上述举措的基础上,不断在文学内容的优质化、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等方面加强探索,不断密切与广大基层文学写作者与爱好者的联系,共同推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原刊于《文艺报》2022年10月1日

3d971f0a-c32a-4fb6-9b33-891200885b01.jpg

        陈涛,197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论工作与散文写作。曾供职于鲁迅文学院、外联部、创联部,现为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先后执笔《80后文学创作群体创作于生存状况调研》《中国当下非会员状况》《1-4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散文、评论作品。著有非虚构作品《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主编有《中国青春文学典藏书系》。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