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次仁罗布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罗孜的船夫》发表后,时任《西藏文学》主编的李佳俊对他的评价是:唯其稚嫩,更具希望。

次仁罗布

  18年里,次仁罗布默默地耕耘,从老师到记者,再到作家,直至成为西藏文坛的佼佼者。

  18年后,次仁罗布迎来了丰收年。在不久前相继揭晓中国小说学会2009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和2009年度《小说选刊》排行榜中,他的短篇小说《阿米日嘎》获得双奖。此次获奖,意味着次仁罗布已跻身全国一线作家的行列。而且该作品还被著名藏族青年导演万玛才旦购买了电影改编权,并将很快投入拍摄。

  今年,次仁罗布的短篇小说《放生羊》和《传说》还分别被《芳草》和《民族文学》推荐参加了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不管结果如何,能被推荐参与评选已是一种很大的肯定。

  目前,次仁罗布这位我区唯一一位担任过茅盾文学奖评委的作家,为参加5月下旬在韩国举行的中韩作家交流会正在忙于办签证。他说:“如果韩国之行能够成行,我的作品有可能翻译成韩语,在韩国出版小说集。”

  从文18年 终获大丰收

  1986年毕业于西藏大学的次仁罗布,在那一年发表其处女作——长诗《颂夜》,但那只是一位激情男孩的青春宣泄,此后便销声匿迹了。

  6年后,次仁罗布在《西藏文学》上发表了他认为是自己真正处女作的短篇小说《罗孜的船夫》,这篇小说让时任《西藏文学》主编的李佳俊欣喜不已,一向爱才的他亲自为《罗孜的船夫》写评论,并把次仁罗布和当时在西藏文坛取得一定成就的用藏文创作的青年作家扎西班典进行了对比。李佳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唯其稚嫩,更具希望。言下之意是次仁罗布虽然很稚嫩,但假以时日,会有所成就的。

  可以说李佳俊的断言对了,也可说是次仁罗布确实没让李佳俊失望。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杀手》入选《2006中国年度短篇小说》,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放生羊》入选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同期入选的有铁凝、范小青等中国文坛的大家。

  另外,次仁罗布的短篇小说《放生羊》和《传说》分别被《芳草》和《民族文学》杂志社推荐参加了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选。

  这些成绩是次仁罗布的成功,也是西藏文坛老前辈李佳俊的成功,因为正像他断言的那样,次仁罗布正在摆脱稚嫩,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作家的前身是老师和记者

  现在已是西藏文坛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的次仁罗布,在大学毕业后曾在昌都地区当过藏语文老师,后又在西藏自治区邮电学校教了五年书。在这期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罗孜的船夫》。因为教学改制的原因,次仁罗布一下空闲下来,那段时间他学会了喝酒和在甜茶馆消磨时光。

  “后来是母亲提醒了我,她对我说,你老是这个样子不行,你会把自己给毁了,你必须找一份让你闲不下来的工作,好好做事。”次仁罗布说,“于是我就调到了西藏日报社,从事藏文翻译工作,后来又在汉文编辑部从事文学副刊编辑工作,可以说是这份工作让我距我的作家梦又近了一步。”

  次仁罗布说:“转了一大圈,我才到西藏文联工作,但先前的工作并没有白费,它为我编辑《西藏文学》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当记者,让我对生活中的素材有了极高的敏锐性,有时候我的一篇文章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甚至是从一句精彩的话里构思出来的。”

  《阿米日嘎》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记者出身的次仁罗布对创作素材有着职业的敏感,获奖短篇小说《阿米日嘎》就是发生在江孜县江嘎村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次仁罗布和西藏文联的几位同事前去采风,当地村民讲述了他们村里的一个故事:

  村里有一位比较富裕的农民,很有致富头脑,他从国外引进一头种牛,因为这种牛配种生出的母牛,产奶又多又好,而且牛肉也好,所以村里的养牛户都想找这头从国外买来的牛给自家的母牛配种。由于种牛刚运来,牛主人担心它不适应高原气候,就拒绝了全村所有人的请求。后来种牛死了,于是牛主人报案称,他家的牛是村民出于嫉妒故意毒死的。一时弄得全村人都人心惶惶的,村民间也失去了往日的和谐与温情。经过民警破案,得出的结论是:种牛自己吃了一种有毒的草死的,这个案件里没有凶手,村民们都是清白的。

  这就是小说《阿米日嘎》的故事原型。只是,这个听来的故事经过次仁罗布的加工,就成了现在的《阿米日嘎》。江嘎村的人或许想不到,连他们都能讲的故事,写出来后却能获国内文学界的大奖。

  培训让创作实现质的飞跃

  2004年,西藏文联给了还是西藏日报社编辑的次仁罗布一个到鲁迅文学院培训的机会,次仁罗布说:“我以前的作品现在看来都很幼稚,那次培训后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小说,应该怎么写小说,它让我在文学创作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和次仁罗布创作上的变化一样,脱胎换骨的还有他的小说《杀手》。“《杀手》是我参加‘鲁院’培训前写的,培训回来后,我又重写,如果没有那次培训,我相信《杀手》也和我以前的作品一样,是平庸之作。”

  次仁罗布的小说《杀手》中的杀手并没有杀人,但却在中国文坛引起很大反响,还被翻译成英文和韩文出版。一位文学界著名评论家说:“杀手杀的是他内心深处的仇恨,是杀手和他所杀对象两个人的精神救赎。”

  《杀手》为次仁罗布确立了在中国文坛的地位。2007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次仁罗布成为该届评委会委员中的一员。

  文学应注重内核和技巧

  从事文学创作十几年,次仁罗布仅发表作品十几篇,可以说是一位“低产”作家。次仁罗布说:“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快得不会有人静下心来慢慢去读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但精短而内涵丰富的作品却日益受到欢迎,可以说时代让文学作品成了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的文化快餐。但我觉得,我们在创作这些精短文学作品时不能用制作快餐的方式去做,我们一定要用心去打磨,不然不会有人去读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的作品虽不多,但我尽量不会发粗制滥造的作品,我要对自己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文学负责。”

  西藏文学应回归写实

  谈到作为《西藏文学》的编辑,对西藏年轻作者在创作方面有何建议时,次仁罗布说:“西藏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曾红火过一段时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也曾风靡一时,甚至影响至今。直到现在,我们的年轻作者有时还会沉迷其中。而他们似乎忘记了,中国当代文学早已回归写实,很多成功的作家和作品都是写实的,和现代社会的生活很贴近。现在,我们年轻的作者应该负责任地站出来,创作出一些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作品。关注当代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突出民族特色,是西藏文学创作者们的责任和使命。否则,我们的作品就显得曲高和寡,那是作者自己在自娱自乐。我说这些不是否定我们的前辈曾经的成绩,他们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尺,我们要通过另外一个途径,再攀上一个高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文学潮流的同时,以藏文化为根基,写出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丰富和繁荣中华文学。我也期待着能和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一同努力,共同繁荣西藏文学。”

  李佳俊:他有很强的洞察力

  当记者联系到正在成都的李佳俊时,他对当年次仁罗布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罗孜的船夫》还记忆犹新。

  “当时我亲自为他写了评论,‘唯其稚嫩,更具希望’也确实是我说的,那时,从他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他的潜质,所以才说了那句话,现在看来我是说对了。”李佳俊说,“次仁罗布是一个很刻苦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是目前西藏文坛藏族作家中比较有思想的人,他能关注西藏人的现代生活,作品选材也很贴近现实。另外,他有很强的洞察力,可能是因此他才会写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品。希望他能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