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行走的力量”——阿来新作《西高地行记》新书发布会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作家阿来、卢一萍通过对谈的方式,深入探讨了行走与文学、自然与生命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阿来有一句话引人深思:“我总是要抽时间,经过人间社会,最终抵达没有人间的自然界。生而为人,超脱的唯一方式就是进入大自然!”

阿来新作《西高地行记》新书发布会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1.jpg阿来

       散文集《西高地行记》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是阿来的最新散文集,收录了他于2011年之后创作的9篇长散文,包括《故乡春天记》《嘉绒记》《贡嘎山记》《平武记》《玉树记》《果洛记》《山南记》《武威记》《丽江记》。从四川到西藏、云南、贵州、甘肃……阿来一路行走,不断去探索文化现实、歌唱生命尊严、领受民间教益。

       这些文章,集中体现了阿来思想深邃的一面。所到之处,都不是普通意义的旅行,而是阿来的文化寻根之路。“旅游、观赏,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渐抵达、逼近和深入的过程。这既是地理上的逐渐接近,也是在内省中升华。所以,我愿意把如何到达的过程也写出来,这才是完整的旅游。看见之前是前往,是接近,发现之前是寻求。我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去发现一片土地。”阿来如是说。

       在对谈中,卢一萍畅谈了他读“阿来”的感受。他认为阿来是中国最早的行走文学的践行者之一,为中国文学建立了超越性。“阿来老师的散文常常被小说的光芒所遮蔽,事实上,阿来老师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我们关注,最新散文集《西高地行记》正是如此。”

阿来新作《西高地行记》新书发布会在成都阿来书房举行2.jpg阿来、卢一萍对谈

       新书发布会的主题为“行走的力量”,阿来讲述了他对“行走”的理解。“行走非常有意义,但是,我的目标不光是‘走’。仅仅是徒步走多少公里的旅途,固然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能不能使它更加有意义一点?人的生命很短暂,一生的学习效率能不能更高一点?于是,我把行走与读书结合起来。我先读书,再到当地行走,回来后再读这方面的书,然后再去行走,得到的东西不一样。这样的旅行,才更有意义。《西高地行记》正是这样一本书,某种程度上,我不觉得是在完成一个文学作品,我希望把行走与读书两相结合之后得到的东西,关于自然、人文、历史、现实的种种启发,以及得到的教益写下来。总之,这样的行走,就是深入世界的方式,非常重要。”

       那么,行走文学就仅仅是写下所见所闻吗?在阿来这里,当然不是。“要写这片大地,就要一一认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体,叫出它们的名字。提供掌握新知识的方法,从哲学上来说,就是提供认识世界的路径。”阿来直言:“我们不光要前往地理上的远方,还要抵达思想和审美上的远方。我来倾听,来感触,来思考,来证实,今天在别处上演的,在这里曾经上演过的种种复杂的文化现实。”

       阿来的这些文学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笔下。在收入《西高地行记》中的《武威记》中,他就写道:“我并不想梦回什么朝,臆想前尘旧事,假定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属于今天的时代。在此说说古代,也只是今天现实的一个背景,一种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