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青稞”熟了——尼玛潘多创作的25万字长篇小说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反映西藏农民生活状态的原生态小说
普村是一个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小村庄,仅有三十几户人家,严严实实地躲在大山怀里。“‘噶——噶——’盘旋在山顶上的渡鸦,偶尔一声孤寂的叫唤,在山谷间迸裂出阵阵回声。”普村在噶东县是离县城最远、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个村子,只有极具生命力的紫青稞才能在这里生长,普村人因此被当地人不屑地称为“吃紫青稞的人”……
这是尼玛潘多在小说《紫青稞》的开头时的描述。
尼玛潘多说: “ 《紫青稞》出版后,有评论家认为这部长篇小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充满血肉和肌理的西藏乡土,是反映西藏当下现实的一部充满理性和洞察力的作品,属于充满烟火气的当下和转型的时代……”
从自治区文联了解到,西藏日报社记者尼玛潘多用近8年时间创作的25万字的长篇小说《紫青稞》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该书已在内地上市,而且还进入了全国各高等院校图书馆。
“这是一部反映西藏农民生活状态的原生态小说。”在《紫青稞》的封底上是这样介绍该作品的。而我区著名文学评论家、《西藏文学》原主编李佳俊评价说,像《紫青稞》这样的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充满了乡土和人文气息的文学作品西藏目前很少见。
尼玛潘多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地处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小村庄——普村带来了震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普村年轻人,怀着或好奇、或向往、或怀疑的心情,以各种方式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山,来到山外闯世界。曲宗阿妈的几个女儿性格各异,但在走出大山闯世界的热潮中,她们有的自觉、有的被迫来到山外的世界,她们秉承了普村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普村人的韧性,在‘陌生’的城市找寻自己的位置……这就是我的作品所反映的事情。”
据了解,《紫青稞》将于近日到拉萨,届时西藏各大书店可能都有销售。
尼玛潘多:紫青稞是一种精神
拿到刚刚出版不久的《紫青稞》,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正在北京学习的尼玛潘多(以下简称尼玛),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记者:书名《紫青稞》有何象征意义?
尼玛:紫青稞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是,品种不是太好,但它的生命力旺盛,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所以,我用紫青稞来比喻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们,紫青稞的品质就是我书中描写的那些自强不息的人的精神。
记者: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正常上班,25万字的作品,你用了多长时间创作出来的?
尼玛:从2002年开始,断断续续写了4年,然后让它沉淀了近乎一年后,又作了多次修改,前后差不多又用了8年时间。
记者:为什么选到这个选题,灵感来自哪里?创作背景是什么?
尼玛:没有刻意去选,自然而然地写到了这个题材。这可能跟我的成长、我的工作、我的情感经历有关。我小时候在日喀则城郊的一个农场长大,我的父母都是拿工资的“农民”。农场四周都是村庄,我们和村里的孩子一同长大。我对那种春种秋收的、惬意的农耕生活有很深的体会。很多年后,我想描绘的总是那些嵌入记忆中的画面,诸如农田、青稞、油菜花等等。记者这个职业使我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能从一个较深层面感知到生活在农村的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韧性,常常打动我,使我不自觉地要从他们的眼神中寻找故事。
至于创作背景,其实也没什么背景驱使我去创作这样一部小说。我只是想讲一个故事,一个普通藏族人家的故事,一个和其他地方一样面临生活、生存问题的故事。在很多媒介中,西藏已经符号化了,或是神秘的,或是艰险的。我想做的就是剥去西藏的神秘与玄奥的外衣,以普通藏族人的真实生活展现跨越民族界限的、人类共通的真实情感。
《紫青稞》出版后,有评论家认为这部长篇小说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充满血肉和肌理的西藏乡土,是反映西藏当下现实的一部充满理性和洞察力的作品,属于充满烟火气的当下和转型的时代。在接受你的采访之前几分钟,一位在内地读研究生的藏族女孩给我的QQ留言说:“小说看完了,真是意犹未尽!一定会让读者了解一个不一样的西藏,有神圣的信仰,也有生存的无奈,一个生活着的西藏。”得到这样的评价,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是我想做到的。
记者:创作本身是一个艰辛的过程,25万字的作品,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尼玛:在写这篇小说之前,我写过很多散文,篇幅不长,由感而发。以至于我觉得写作一点都不难,只要有时间,有心情就行。但经过这次创作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创作的艰难,对那些安静地坐在书桌前不停地耕耘的作家们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创作期间确实遇到了困难,书写到一半时,我甚至失去了信心,好在我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里要特别要感谢中国作协和西藏作协。现在经西藏作协推荐,我这本书已被列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了。
文学评论家、《西藏文学》原主编李佳俊:《紫青稞》 西藏目前很少见
听说自治区著名文学评论家、《西藏文学》原主编李佳俊已经看过《紫青稞》,记者联系到了退休后正在成都的李佳俊,并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
尼玛潘多的《紫青稞》刚出来我就得到了,已看了两遍了,感觉很好,本来要写一篇评论的,但因为忙给耽搁了。
这个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很不错,我一直觉得反映西藏当代生活的文学作品不多,特别是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生活的作品,而尼玛潘多的视角就是关注这一块的。她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的一批大山深处的农民走出大山的动态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他们闯世界的艰辛和他们拼搏奋斗的精神,反映出那些具有紫青稞一般品质的从大山深处走来的人的品格。
文中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真实、感人,这可能和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说实话,我很欣赏这种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充满了乡土和人文气息的作品。
这些从《紫青稞》的开头就可以看出来——普村是一个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小村庄,仅有三十几户人家,严严实实地躲在大山怀里。“‘噶——噶——’盘旋在山顶上的渡鸦,偶尔一声孤寂的叫唤,在山谷间迸裂出阵阵回声。”这个开头能吸引读者有渴望读下去的冲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文章内涉及到的自然环境刻画出来了。
“普村在噶东县是离县城最远、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个村子,只有极具生命力的紫青稞才能在这里生长,普村人因此被当地人不屑地称为‘吃紫青稞的人’。普村是一个苦村,但在藏区名气很大,因为它的歌舞。普村有两个大户人家……”
有了这样一个开头,小说后面的故事就很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