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等来看,这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门隅地区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概念,而是西藏古代地域划分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今天西藏东南部的一块地理区域,位于喜马拉雅山主山脉南麓,其中包括不丹以及印度占领的部分领土,整体面积甚至超过我国沿海的一些省份。门隅地区生活着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片区域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5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门隅的著作。该书由6章23节及13个珍贵史料附件组成,着重考证、叙述了9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丰富多彩而确凿的门隅、门巴族历史、文化,填补了国内“门隅”研究领域的空白。作者巴桑罗布先生出生于门隅的错那县,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经过数十年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完成了这部重要的著作。巴桑罗布从门隅地名的文化内涵、吐蕃赞普世袭在门隅的繁衍、赞普世系到活佛转世、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与门隅的情结、门隅复合型行政体制及其运作、门隅的沦陷、非法的“麦克马洪线”、门隅水羊清册简介等内容向读者详细介绍了门隅曾经的历史,提出了门蕃同源的历史概念以及门隅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事实。
另一本《西藏门隅地区的人文历史与现状》,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8年8月出版,西藏自治区社科院院长白玛朗杰主编。该书基于对门隅地区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广泛研究和搜集资料、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门隅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主要包括人口与环境、经济与贸易、多样性文化等进行了研究梳理,特别是对在非法的“西姆拉条约”基础上形成的“麦克马洪线”、印军对门隅地区入侵占领等问题,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整理当事人回忆资料的方式,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以求还原历史真相。
这两本著作都是关于门隅的集大成之作,对门隅的政治、经济、贸易、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具体的研究,但在整体架构、问题侧重和写作风格上却各有所长。一本是巴桑罗布先生的专著,在注重学术严谨性、还原历史事实的同时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一本是白玛朗杰院长带领他的课题组完成的汇编著作,具有内容集中、资料丰富、便于阅读的特点。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两本著作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用了较长的篇幅论述了中印边界问题。《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一书的第四章“门隅的陷落”和第五章“骨肉分离 血脉连”两个章节着重介绍了英印从1826年开始觊觎门隅,到1954年完全占领门隅,其间近130年经历的所谓探险、考察、旅行、通商、测绘、渗透蚕食、谈判立约、武装占领、全面控制等过程。巴桑罗布先生在书中以第一手鲜活的调研考证和历史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英印殖民主义者侵略、蚕食和霸占我国大片领土,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使我国边境人民的传统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被打破,成千上万民众流离失所,甚至骨肉分离。长期以来由于“麦线”的分割使他们忍受着生离死别的无尽煎熬,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读起来令人扼腕叹息。而巴桑罗布先生本着治学的严谨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并怀着对众生的悲悯之心,在这本书中披露了这些事件,而他所能告诉读者的,也仅仅是这些人间悲剧的冰山一角。
1914年,在英帝国的策划下,民国中央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和英印政府三方在印度的西姆拉召开了会议,形成了“西姆拉条约”。《西藏门隅地区的人文历史与现状》一书的第六章“近代人眼中的西姆拉会议”一章记录了11位当时噶厦的重要官员以及门达旺地区任职官员的回忆,这些彼时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录充分证明,由于民国中央政府代表并未在正式条约上签字,所谓的“西姆拉条约”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虽然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分裂分子与英方通过秘密交换信件的方式达成了协定,但没有得到十三世达赖喇嘛以及噶厦的正式承认。同时通过他们的回忆也清楚地表明了正是由于英印的不断蚕食,逐渐侵占了属于我国西藏的门达旺地区,从而留下了深深的殖民主义烙印。在第七章“各方对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一章中则分别论述了英印、西藏地方政府以及民国中央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各自态度和做法,其中有很多首次披露的珍贵档案史料,对于学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普通读者亦可从中吸取大量有关信息,非常具有可读性。
《西藏门隅地区的人文历史与现状》和《隐秘乐园门隅——门隅的历史法律地位》分别于2021年4月和5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重印。2022年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60周年,在今天的时局形势下我们再来回顾这两本佳作,对于我们铭记60年前的那一场硬仗,关注藏南国土得失,研究中印边界史地和现实问题,以及新形势下的边境边防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必须充分认识到,新时期下的爱国靠的不是思想偏激、情绪化的青年们的极端肆意言论和行动,而是成熟理性的思考和有所作为的担当。或许安静地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两本书,能让我们浮躁的心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