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审马忠21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未来五年,该部门将抢救、保护、整理濒临失传的民间孤本、善本、手抄本等各民族古籍十六部。
据悉,十六部古籍中,将扫描、汇编藏族苯教时期对自然灾害、生老病死的吉凶进行占卜的古籍《玛桑占卜》,将辑录有关藏传佛教格鲁派发祥地塔尔寺的藏、汉、蒙文等史料。
马忠介绍,十六部中,今年年底前将首次出版现保存于该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的手抄本《古兰经》。该部《古兰经》共三十卷867页,分上、下两函(册),每函用犀牛皮做封面,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本手抄本《古兰经》之一。
据悉,“七五”至“十二五”时期,该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有计划搜集、整理出版了56部少数民族古籍,如《汉藏蒙史略》《藏医放血疗法穴位集锦》《五世达赖书信集》等。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近些年,青海各层面古籍保护办公室、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方兴未艾,且收获颇丰。同时,跨省协作和数字化保护成为古籍保护的新趋势。
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消息,近十年来,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机构出版了包括《扎塘版四部医典》《秘藏单传衣卷》《论述部注释·甘露流》《八支精要汇集·如意宝》等约200部珍贵的藏医药古籍。其中出版的《藏医药大全》分60卷,达6000余万字,书本摞起来有一人多高。
除此之外,青海省各市州民族宗教部门、古籍办(语文办)、出版社等也在参与古籍搜集与保护工作。
马忠表示,古籍保存分散且版本多样,对此,古籍保护部门建立了跨省民族古籍协作机制,如藏文古籍保护就有六省(区、市)协作参与古籍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再者,如《中国回族金石录》的出版,就需要各省(区、市)共同收集、提供资料。
而据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工程负责人扎巴介绍,自1987年开始,科研人员在中国各大藏区以及英、美、意、日等国搜集藏医药古籍文献,目前已搜集到2000余种,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依此来打造中国最大的藏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并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