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7日透露,伴随天气转暖,青海湖大批水鸟进入繁殖期。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点,每年在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有92种超过20万只,是中国境内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4月20日至4月26日,该局在环青海湖24个水鸟栖息地,调查中记录到水鸟43种,2.4万余只。
据了解,每年4月下旬开始,青海湖众多水鸟逐渐进入繁殖期,在历经“婚配”、筑巢、产卵、孵化、育幼后,直至9月中下旬“携妻带子”南迁离开青海湖。
“目前斑头雁和普通鸬鹚现已进入繁殖期。”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何玉邦介绍,在蛋岛集群繁殖的斑头雁种群数量已达2000余只,营巢数量约800余巢(因今年农历6月有闰月,与往年监测数据相比,尚未进入最大集群繁殖期);普通鸬鹚在鸬鹚岛的数量约有1500余只,营巢数量约为660余巢。
“近些天来,蛋岛和鸬鹚岛的鸟类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筑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预计在5月中旬会达到繁殖种群量的峰值。”何玉邦说,根据历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在海心山、三块石繁殖的渔鸥和在鸬鹚岛临近的新“沙尖”繁殖的棕头鸥将分别于5月初和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
此外,此次监测中还观测到有50只大天鹅尚未离开青海湖,其中有5对有筑巢繁殖迹象;66只黑颈鹤已开始在青海湖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