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青藏高原。张添福 摄
按照定期轮换的规定,黄建青、季军两位气象“特种观测员”收拾行囊,带足食物,前往130公里外的瓦里关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接替另外两名年轻的值班员进行观测值班。
说他们是“特种观测员”,是因为和其它中国很多气象台站相比,黄建青、季军观测的要素不仅涉及常规天气,还包括大气化学等,内容复杂、项目繁多,工作不是一般观测员能胜任的。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瓦里关山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内的瓦里关山顶,海拔高度3816米,既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系统的31个全球基准站之一和目前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大陆性全球基准站,也是国内唯一全球大气本底台。目前,该台实现了温室气体、卤代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放射性物质、黑碳、降水化学和大气物理等30个项目、60多个要素的全天候、高密度观测,每天产生6万多个数据,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大气成分本底的观测技术体系和技术系统。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用在线观测资料绘制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是它们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亮点,而这条曲线被人们称为‘青藏高原曲线’或‘瓦里关曲线’。”原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台长、周光召气象科学奖获奖团队负责人德力格尔说。
据德力格尔介绍,这条曲线图非常重要而且十分有价值,中国政府在印尼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及其他国际性气候变化谈判会上,支持气候变化观点,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拥有这一曲线图以及相关的观测数据。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所观测的温室气体资料,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支撑数据,其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指示作用。“团队所做的工作为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和中国在世界气候变化谈判中拥有话语权作出贡献。”德力格尔说,一些数据也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谈判的第一手资料,应用于IPCC报告(气候变化权威报告)。
由于掌握了独特的观测技能,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观测员先后有7人(次)奔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进行臭氧、气溶胶、地面观测等科学研究,为中国南极科考作出贡献。
为防治环境污染,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方圆30公里没有人烟、工矿企业甚至是人类活动,寂寞孤独是值班人员最难忍受的。“见一只鸟飞来,就想大喊一声。”季军说。
据了解,2012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和青海省政府、青海省气象局高度关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发展,先后实施道路维护等项目,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探测环境保护等得到明显改善。
“我相信,气象事业未来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季军望着瓦里关飘扬的五星红旗说,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国际关注度高,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外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未来他会继续精准“画”好“青藏高原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