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资料图)
据青海省气象科研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东南亚地区重要淡水供给地——三江源大部分湖泊面积近年来普遍呈“扩容”态势,青海省气象科研所专家17日下午就此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有利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恢复。
三江源地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重要淡水供给地,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刘宝康介绍,根据2006年-2017年卫星遥感监测,三江源地区(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有10个,与近5年(2006-2015年)平均值相比,湖泊面积普遍呈“扩容”态势,其中位于黄河源头的扎陵湖“扩容”最大,面积达564.56平方公里,达到15年来最大值。其余湖泊面积扩大范围在2.15-23.06平方公里。
“从监测数据来看,近年来,每到初秋夏末季节,三江源地区降水普遍增多,这是导致湖泊面积普遍‘扩容’的主要因素。”刘宝康分析称。
另据青海省气候中心气候资料分析,近年来,受高原暖湿化影响,三江源地区的降水量也持续偏多。2017年,受华西秋雨偏强的影响,导致三江源地区全年降水偏多近1成,其中果洛州久治县降水异常偏多,降水量达到854.4毫米,列2006年以来最高值。
刘宝康说:“除了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普遍‘扩容’外,其余湖泊面积也都在逐年增大,位于三江源腹地的可可西里盐湖面积也因降水偏多持续扩大,目前面积已增加至161平方公里,达42年来最大值。根据气象条件分析,2017年5至10月以来,盐湖周边伍道梁气象站降水除5至7月偏少外,8至10月降水偏多1倍至1.6倍。”
刘宝康表示,三江源地区湖泊面积普遍“扩容”,将有利于当地生态的恢复和植被恢复,同时对三江源地区2018年的牧草返青也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