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迁来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 杨涛 摄

        8日,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过去一年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持续向好,多个指示性物种逐年递增,整体生态功能增强。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董金明介绍说,过去一年,通过生态宣传教育、生态保护执法、生态科研合作以及实施生态保护项目,有效保护了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

  “鸟类是最公正的‘环境评价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说,青海湖是鱼鸟共生的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在青海湖的鸟类已由1996年的164种增加到2017年的223种,近6万余只水鸟在青海湖繁殖。

  青海省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497.01平方公里,创17年来最大值,对改善野生动植物和鸟类栖息环境以及整个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有利。

  来自青海省农牧厅渔业局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从2002年的2592吨增加到2017年底的8万吨。

  青海省农牧厅渔业局局长王海介绍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青海先后对青海湖实施了多次“封湖育鱼”,并从2001年开始执行零捕捞措施;2002年起至今已累计向青海湖放流9497多万尾裸鲤鱼苗,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增加的贡献率超过20%。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数据显示,极度濒危物种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已由2004年的257只增加到2017年的2010只,与大熊猫数量持平。

  另据了解,近年来青海官方通过修建饮水池、预留迁徙通道、拆除网围栏刺丝、投喂越冬草料等方式以保护普氏原羚生存环境,过去7年间青海湖周边共和、刚察、天峻及海晏四县已累计拆除网围栏刺丝51.5万米,网围栏高度也已从原先的1.5米降低到现在的1.2米左右。

  资料显示,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其不仅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而且还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气候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