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藏区的草原上有一所孤儿学校,学校共有8名教师,除了上课,他们每天还要照顾孤儿的生活起居,冬去春来。在校长看来“他们又当爹又当妈”。
从兰州出发,经过4个小时、200余公里的路程到达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然后再驱车46公里,才能到达这座名叫夏河县麻当乡孤儿学校。
目之所及的,除了环抱的群山,就是几间白墙灰瓦的教室。因为闭塞,很多人从未听闻这所学校。现年42岁的僧人化旦尖措,依靠个人化缘创办了这所孤儿学校,如今学校已走过三个春秋。
当年,那些无人看管的孤儿,触动化旦尖措,他自费租用一间粮库收养孤儿,“我本是出家人,就想为这里的孤儿做些事情”。除了化旦师傅,他的母亲和妹妹也投入到了边陲的教育事业中。
在社会人士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现在学校已有了5间50年代的老瓦房,8名志愿教师负责汉族、藏族、蒙古族的73名孤儿的学习和生活起居。
记者了解到,这所孤儿学校没有负担教师生活的经济能力,只能提供简单的吃住,每个志愿教师每月只有三百块钱的工资。
24岁的志愿教师潘进丽,福建人,今年7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只身来到了这里。30多岁的藏族教师朋措,毕业于拉卜楞寺佛学院,志愿这里之前,曾在西藏开出租车多年……
没有教学楼、没有自来水、因缺少教师一个班级轮流上课……这是麻当乡孤儿学校的现状。
尽管这样,这些志愿者们仍将温暖铺撒在了这片草原上:早晨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夜间督促孤儿上厕所,白天上课、洗衣服、晒被子……“工作量大,他们又当爹又当妈”,化旦尖措如此形容。
曾支援过这所学校的一位志愿者在论坛中说,去的时候,是为了给孩子们带去欢笑,可是,临走时看着孩子们挥舞双手,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幕,温暖又酸涩。
曾在此支教过的哈斯朝勒动情地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比起匮乏的师资,他们更需要父母和社会的爱。
孤儿学校的院子里有两棵大树,一到夏天就变得郁郁葱葱,在西北特有的粗颗粒阳光中,孩子们会在志愿教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晨读、晚读,感受着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