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实施的“大通河上游多年生牧草引种试验研究”项目日前通过成果评价,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为祁连山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草地恢复和治理及饲草料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项目收集青藏高原区域内,经国家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牧草新品种10个、农家品种1个和正在培育的牧草新品系5个,在大通河上游的祁连县默勒镇瓦日尕村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研究。3年来,科研人员对16个草(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有12个品种可在试验区安全越冬,完成生育期。与此同时,通过多项指标的综合性评价,确定垂穗披碱草、同德短芒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小花碱茅6个首选适生牧草品种,可作为生态和饲草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