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创新联盟22日正式成立,标志着祁连山地区正式开启了区域性保护地互动融合、协同共建的工作局面。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泛第三极生态保护的关键区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

  青海祁连山区域内现有自然保护地批复总面积3.91万平方公里,去除重叠实际占地面积为2.46万平方公里,约占区域国土面积的39%。此前,青海祁连山区域内自然保护地分别归属于各行政区管理和保护,在生态修复、科研监测数据共享和科研成果方面较为碎片化。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核心载体,自然保护地群的建设对于守护祁连自然生态,保育自然资源,特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祁连山区域内自然保护地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涵盖青海省所有自然保护地类型,青海全省近40%的自然保护地分布于该区域,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空间格局。”中国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院副院长王孝康介绍说。

  中国国家林草局驻西安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副专员潘自力表示,启动创建祁连山自然保护地群创新联盟,推动实现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从单一的、局部的、分割的保护向全面的、集合的、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保护转变。

  “建立自然保护地群,是自然-人文紧密结合的综合体,有助于强化自然保护地地域功能,完善生态功能结构,促进保护地通道联通和资源整合,更有利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目标。”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省林草局局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表示,创建该联盟对整合优化保护地资源、协调人地关系,进而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