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邀请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有关专家,在西宁组织召开《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2022年度)》(下称《监测报告》)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在细致审阅文稿和充分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对《监测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质询讨论,同意通过评审。
2022年度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从2022年3月持续开展至2023年2月,系统完成了水鸟、植被、普氏原羚、黑颈鹤、猛禽、湿地类型与变化、水生态环境等监测。据监测结果显示,记录到水鸟6目12科5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为黑颈鹤,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分别为角鸊鷉、黑颈鸊鷉、白琵鹭、灰鹤、大天鹅、白额雁、白腰杓鹬、翻石鹬;水鸟生态类群构成为游禽31种、占比53%,涉禽28种、占比47%;水鸟居留型构成为夏候鸟50种、旅鸟8种、冬候鸟1种;达到或超过世界种群分布1%的水鸟有14种。水鸟全年统计总量60.6万余只,较2021年增加3.6万余只,2016年至2022年7年间,青海湖水鸟数量年平均增加5万余只,水鸟统计总量年均保持在41万余只。
同时,监测记录到维管植物47科125属222种;监测记录到黑颈鹤88只,黑颈鹤分布点20个,较2021年增加2个,在20个分布点中监测到营巢地14处,较2021年增加3处。
在6个分布区域15个监测样区510.24平方千米范围内监测到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突破3000只。监测记录到猛禽8种106只,隶属3目3科6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与此同时,监测到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湖泊面积显著增加,青海湖主湖区的水质状况总体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