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草原、邦达草原、帕里草原……在西藏广阔的大地上,草原总面积达12.01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6.5%,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0%。它们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极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西藏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极为宝贵的国家财富。然而,长期过度放牧,再加上海拔高、寒冷和干旱等原因,草产量低、退化后恢复慢等诸多因素,导致西藏不少草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生态功能减弱,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的矛盾,是中央和西藏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西藏自治区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试行)》《西藏自治区草原保护修复和草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西藏自治区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一系列符合新时代新需求的草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面对草原退化、沙化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2010年起西藏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人工种草项目,种草养地,种草养畜,林草间作,固沙聚水,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沙地、轮作耕地等进行大规模饲草料种植。为了快速、准确、科学地判定人工种草成效,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开展人工草地卫星遥感监测分析工作。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实施人工种草193.5万亩,初步形成了藏西北防灾饲草生产区、藏中饲草料生产加工区和藏东南饲草生产加工区。人工种草不仅可以解决牲畜冬天的粮食问题,也对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稳定有重要意义。

  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积极采取举措更好地利用草原,发挥草原的多种功能。上连种植业、中连加工业、下连畜牧业,外延生态、旅游等产业,草原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群众的新业态。在当雄县阿热湿地牧场,除了畜牧业收入,还有草原生态奖补资金,以及民宿旅馆、做生意和务工收入等,每年也有十几万元;那曲市色尼区凯玛村,曾经是一片荒石滩,如今油菜与牧草混合种植,盛开的油菜花不仅是一道靓丽美景,还是营养丰富的牧草,收割后留下来的油菜秆成为牛羊们的冬季牧场……西藏牧区从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生态、生产、生活共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大草原保护修复力度。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落实相关补助政策。”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经济发展双赢,铺筑起牧民稳定增收、牧区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