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海湖流域完成300个各类生态监测站点的布设工作,由此,这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实现全覆盖。这为青海湖流域的监测、科研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者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自2010年来,青海省相关部门依托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开展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目前,青海湖流域建立了以生态定位监测综合站、专业定位监测点、工程跟踪监测点等生态监测站点为主,流动监测(巡测)站为辅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这是2022年3月19日拍摄的青海湖(无人机照片)。 张龙 摄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这片巨大而独特的水域是青藏高原上宝贵的物种基因库,对于维系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将为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科研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等工作提供有效数据支撑。”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借助生态监测系统,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青海省咸水湖、盐湖水体监测体系和青海湖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分析平台建设,建立了青海湖水体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水体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为青海湖流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外,青海省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持续推进青海湖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了一批青海湖湿地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工程,青海湖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青海湖平均水位达3196.51米,平均水位对应面积为4528.1平方公里;青海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沙柳河、哈尔盖河、黑马河水质达到Ⅱ类,水质状况达优。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青海湖流域的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也在增加。2021年监测数据显示,一度濒临灭绝的普氏原羚在环青海湖地区的种群数量已超过2800只;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到10.85万吨,与2002年保护初期相比,累计增长40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