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1bbd08-ecb7-400f-b88c-3a1eea92336e.jpg

        一晃,我们《灯盏》书系的出版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

        一件事情,让一群人坚持做四年,想来已无言地证明了这件事情的价值与意义。

        回望来时路,我们会记起四年前对原创频道投稿系统的创新性升级与改造;会记得三年前在集思广益下对“本周之星”栏目的创立;会记得两年前“年度文学之星”评选时的繁忙与郑重;更会记得一年前原创频道小说征文大赛启动时的激动与期盼……四年中,让我们铭记的事情有很多,但最让我们喜悦并自豪的是日益攀升的注册会员数量,是一本本《灯盏》的出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文友们的认可与鼓励。

        我们之所以矢志不渝地坚持这项工作,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无穷的远方与无数个角落,闪耀着从未熄灭的文学之火与文明之光。无论在闹市还是边地,是在人群中还是独行者,他们个个满怀赤诚,在文学的篝火旁聚拢、取暖和明心见性。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与文学为伴,并将他们对世界的识见与生之遭际通过我们的网站发表,进而获得读者的阅读或反馈。源自心灵深处的热爱迸发出不竭的创作激情,这其中有很多人的名字经常会在我们的网站页面中出现,而他们的作品也被我们的编辑所熟知并探讨。诚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固然在流动变化中,但同时文学的内在之核又是恒常不变的。我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些朋友的心中,文学始终纯粹、温暖,闪耀着迷人的光泽,充满着永恒的力量。文学如同一盏盏明亮的灯火照耀着他们的内心与生活。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中国作家网始终尽力推动全国文学内刊工作发展的最根本因由,做好服务推举工作,既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职责。

        为了守护文学的辉光,为了不辜负作者的创作热情,我们唯有不断努力和前行。四年来,《灯盏》书系的装帧、册数、字数以及选择文章的范围都有了较大改变,尤其是随着2020年初“本周之星”栏目的设立,《灯盏》主要收录那些入选“本周之星”的作品,它们都是每周由6位有着丰富经验的编辑从几千篇投稿中精心爬梳而来的作品,所以《灯盏》书系的副标题由“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变更为“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原创作品选”。其中2020年度《灯盏》收录48位作者的优秀之作,分别为诗歌16首、散文23篇、小说9篇;2021年度《灯盏》收录47位作者的优秀篇章,分别是诗歌20首、散文13篇、小说14篇。之所以列出详细的数字和体裁类型,只是想告知朋友们,我们在这项工作中不断地吸取经验,通过加强编辑力量、设立文学奖项,以及经由征文大赛等方式进行引导与荐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投稿作品体裁单一、不够均衡的状况,从而在整体上实现了原创作品的丰富与内在品质的提升。

        循此路径,在2021年度《灯盏》所收录的47篇(首)文章中,既有名家力作,亦有新人佳作,内中许多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人世的旷远与精神的景深。杨帆的《蜗牛邮局》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偏僻小城,作者语言素朴细腻,直达人性幽微,传递出浓浓的旧时气息与风俗世情。张满昌的《深夜出击》塑造出一位深情而疼惜爱人的“暖男”形象,但他却无法将所爱之人从深夜的加班中“拯救”出来,世俗生活的压力与人生的复杂况味令读者感同身受,唏嘘不已。这两篇作品在2021年中国作家网小说征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年度的《灯盏》中,收录了李跃慧的《县长和我打老庚》,她曾凭借《山歌好比春江水》一文荣获了去年小说征文大赛的一等奖。在她的文学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坚定的善和乐观的信,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芸芸众生不管经历多少艰难困苦却始终坚韧、乐观,给人以温暖与力量。

        每逢岁尾,中国作家网会约请专家学者对全年入选“本周之星”栏目的作品进行点评,并评审出年度“文学之星”的获奖名单。王建刚的《北漂的老人》以独特的题材与成熟的叙事荣登榜首。他将目光投向人们鲜少驻足的“北漂”老人群体,将他们的喜乐悲愁挪移到文字中。经由作者的书写,我们得以窥见到那些为了子女后代的生活不得不远离家乡、侨寓在陌生都市中冷暖自知的老年人的人生故事;西厍的《玻璃、废墟及其他》一诗冷峻、节制,诗人将沿河行走时所见的几个画面准确定格,呈现出一幅鲜活而又耐人寻味的水边画卷;扎西才让的《他们》中每个章节独立成篇,每章两三百字不等,诗中的人物带有浓郁的藏地气息,这些边地之子从远古的时空中迎面而来,在岁月的洗礼中体悟生命,叩问命运;吴彦非的《阮郎归》关注的是流动时代中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游走的个体感怀与心灵悸动,作者将这类人群从纠结挣扎到最终与自己和解的心路历程和盘托出,摹画出一幅当下时代有情众生的烟火画卷。此外,前进的孙的《我记住的树》显示出一个年轻写作者向内心掘进的智性表达。杨秀廷的《夏至:时间的拐角》将文字的优美恣意发挥到极致,是语言与情致兼具的佳作。刚杰·索木东的《重阳(外二首)》好似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弥漫着忧伤哀婉却又不肯颓靡的韧性的力量。任路的《给我一支烟》为英雄的逝去奏响了铿锵的颂歌,充溢着朗健的气质和淋漓的元气。木俞的《关于苏茜(节选)》则以海外生活的深描显示出年轻作者对时代和生活的介入,显示出年轻作家的写作才情及未来可期的前景。

        自然,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譬如董欣潘《秘药(组诗)》、野老《海浪哲学(外九首)》、林杰荣《海边行(组诗)》、双鱼《沂蒙旧事》、张毛豆《豌豆》、薛家河《胡家湾》、何晶《英语》等等。限于篇幅,更多的作家作品难以一一罗列,也未能逐一品评,但这并不妨碍文本内在品质的精良,也不会遮蔽作家创作成果的展示。所谓“诗无达诂,文无达诠”,未及展开的探讨空间留待读者们思索和品鉴。

        毋庸置疑,《灯盏》所收录的作品是我们从成千上万篇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够从数量如此之巨的稿件中脱颖而出,足见其艺术品质之优长。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些入选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充满想象力和讲究叙事技巧的文学作品却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乡土题材作品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着文学的主舞台,而城市文学作品的数量则少之又少。在总结过往、放眼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明年的《灯盏》收录中,读者可以看到更多类型更为丰富、题材更为多元、叙事更为精巧、艺术更为圆熟的文学精品。

        最后,祝愿所有的写作者不仅要做苍茫大地上的灯盏,更要成为浩邃天空中的明星,让我们在阡陌红尘中共享文学的荣光,编绘出璀璨夺目的文学星图。


原刊于《文艺报》2022年6月13日

陈涛.jpg

        陈涛,197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评论工作与散文写作。曾供职于鲁迅文学院、外联部、创联部,现为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先后执笔《80后文学创作群体创作于生存状况调研》《中国当下非会员状况》《1-4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文本分析》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散文、评论作品。著有非虚构作品《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主编有《中国青春文学典藏书系》。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