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力:画笔下的西藏情结

 

 

(上图:韩书力(左)与自己画展的参观者交流)

他被誉为"雪域高原的苦恋者"、"西藏绘画新流派的开路先锋"。3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完全全地投入到了这片高天厚土,如痴如醉地吸取雪域高原的丰富营养。他就是西藏画坛上的领军人物--韩书力。1973 年10月,韩书力第一次踏足西藏,走出飞机舱门,迎接他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皑皑白雪中,聊无所奈的岑参送武判官归京,在零零散散的雪花迎接下,韩书力却是辞别故土踏上了他印象中"触目惊心"的雪域高原,对他来说,这片土地神秘而又陌生。物换星移、人物逝变,31年过去了,早已在画坛拥有一席之地的韩书力,在经历多次的选择之后,成了一位自语"嫁给西藏的人",他已经离不开西藏。对于无数人的不解与追问,韩书力常无言以对,只能作"不是谓客西去客,休唱阳关"之叹。

植根沃土展才华

20世纪60年代初,还在北京读小学的韩书力和同学们一起被老师带到民族文化宫,去参观揭露旧西藏农奴制的展览。正是在那次展览上,韩书力对西藏有了第一次直观的印象,这样的印象在他心中将铭刻一生。一张张又黑又干的人皮,一件件拷打农奴的刑具,无法不让年幼的韩书力"触目惊心",那种在心灵深处产生的震撼力无法言表。第一次的这种"触目惊心"
在韩书力的心中已结下了他对西藏的不解情缘。出于对绘画艺术的钟爱,韩书力初中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央美院附中。在那里,他把文化学习之外的时间全部留给了绘画。1969 年,正当韩书力对绘画沉迷的如痴如醉时,一股上山下乡的潮流把他卷到了黑龙江畔,成了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中的一名农工。在劳作之余的韩书力对于劳作的辛苦丝毫没有怨言,最让他烦恼的却是不能专心从事自己钟爱的绘画艺术。

把握机缘成就大业

巧合之下,韩书力附中的一个老师推荐他到西藏协助当时的西藏民族宫搞一个展览,说好时间是半年。25岁的韩书力没有思考,没有犹豫,甚至没想到去体检、量血压,就从祖国的东北到了大西南,可这一去就是31年。当真正置身于宽广而瑰丽的雪域高原之时,(右图:《骏马、秋风、藏北》 韩书力/作)藏民族的粗犷、淳朴,山水诡异而和谐构成的自然景观与藏民族精神的基本色调取代了残留于韩书力脑海中的"触目惊心"。由于在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中出色的表现,在借调期满后韩书力被正式调到西藏展览馆工作,专心从事美术创作,对于韩书力来说,绘画梦想的舞台终于向自己开放了。
韩书力认为自己是带着有限的汉文化基因,加盟到了西藏当代文化的队伍,希望自己在身份上,在心态上,都能得到藏文化或是藏族同胞的认可和接纳。当时,自己追求的就是两个字"归属"。扎根艺术厚土,韩书力借种种机会深入西藏各地写生、拍照,得以广泛接触西藏特有的宗教与民间艺术。在这期间,韩书力以西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仅在1979 年一年之中,他就先后完成了《喜马拉雅晨曦》、《毛主席派人来》及连环画《猎人占布》等多幅作品。《喜马拉雅晨曦》曾被选中作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的正厅屏风画,美术界泰斗吴作人欣然为该画题篆,以示奖掖。而《毛主席派人来》在当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中荣获三等奖,曾在苏联展出,国内的多种美术刊物如《美术》、《美术史论》、《中国书画》等都在显著位置给予发表并作了评论。1980 年,韩书力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在美院,韩书力得到了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外美术史及各种美术理论与创作手法的机会,这为他以后攀登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北京读研究生,许多不了解韩书力的人认为他不会再回西藏了。研究生毕业后,由于他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众的绘画才艺,中央美院留韩书力在校任教。在美院教书的八个多月时间里,韩书力觉得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而是带着一个课题或者带着一个任务去做具体事的这么一块料。那段时间他觉得一张像样的、有感觉的东西自己都没有画出来,那种痛苦绝对是别人不能理解的。韩书力毅然放弃北京的生活,从中央美术学院回到西藏搞毕业创作和撰写论文,在八个月时间里,他完成了由47幅绘画组成的连环画《邦锦美朵》和8000 字的论文。尽管多年之后韩书力对其毕业作品的自我评价是"形式手法推敲过多而自我意识不够",但"自我意识不够"并不足以掩盖《邦锦梅朵》的光芒。取材于西藏民间故事,反映了苦难的藏民族对幸福的追求。体现了美终将战胜邪恶的《邦锦美朵》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画坛好评,创作完成的当年就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创作一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全套收藏。之后,《邦锦美朵》荣誉不断,在1984 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他与巴玛扎西合作的《彩云图》同时获银质奖),1984 年于瑞士举行的世界第一届连环画节上获集体特别荣誉奖,1986 年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荣誉一等奖,1987 年获《连环画报》首届金环奖绘画一等奖……著名美术评论家余珈先生就这样评论《邦锦美朵》:在东西方大文化的碰撞中未肯随波逐流,是由于作者在浪潮中的静思使然,他的定位定向都恰到好处--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站稳脚跟,择取西方文化的些许因素取长补短,置于雪域西藏这一独特的文化中就地烹调,始有人类精神食谱中前所未有的美味佳肴。
西藏给了他艺术灵魂韩书力告诉记者,他有很多的机会离开西藏,甚至是离开中国到海外去发展、定居,但他没有这样选择,因为事实证明,他是离不开西藏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一个搞艺术的人都拒绝不了西藏的诱惑。"1989 年前后,韩书力应法国亚洲艺术博物馆和法国蔷薇文化沙龙之邀,两度赴法国举办个人展览,获得成功,并受邀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立艺术学院讲学。同在北京任教期间一样,在巴黎生活的时间里,韩书力无法创作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那种痛苦旁人无法体会。"住了很长时间以后,我才有一种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是什么呢?我觉得就像一棵苗被拔了土,又换了水一样的无着无落。我在巴黎一年半时间,觉得一张正经东西都没画出来,这时候,我才觉得我不能离开西藏,或者说我离不开西藏了,那个时候才觉得什么叫魂牵梦绕。我尽量思索来反刍我对西藏文化和一些西藏比较美好的事物,尽量把它表现出来,我发现苍白得很,单薄得很,甚至最后我都觉得有一种作伪的嫌疑。我不能再继续呆下去了,我必须要回来。"多年之后韩书力在《遥远的西藏》一文中道出了那种痛苦。事后他自己总结说,"缺三分之一的氧气的高原对我反倒是相宜的,那点氧气刚好够我有限的体力去做最想做的事,刚好够我的大脑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友善关爱而装不进别人对我的恶意与伤害。"
正是这种如同被拔了根、换了土的枯草一般的痛苦,让韩书力意识到了西藏在自己艺术生命中的地位,也正是基于这种痛苦,让韩书力知道了自己对西藏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回到西藏后,韩书力重新整理思绪,抛笔罢画,一头扎进西藏的山山水水之中,充分吸取她的营养,她的乳汁。他要零距离地触摸西藏、感受西藏、亲近西藏。在神山圣湖高山大川之间,韩书力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善取不如善舍"。西藏70多个县都布满了韩书力的足迹,多少个乡村,多少个牧场,多少个边寨,多少里程,我们无法用准确的数据来给他计数,但听说丰田车就跑坏了三辆。正是雪域高原这块迥然不同于内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宗教神秘氛围,由表及里地影响到画家的内心世界,并由此体悟而发出异彩灵光,造就了韩书力绘画艺术的另一种风格。这十年中,他大量采撷西藏民间艺术,并用心灵的智慧加以消化,从而为自己对藏民族自然与人文环境投下的关爱与辛劳,获得了艺术创作上的回报。果不其然,当韩书力重拾画笔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与以往"韩画"迥然不同但又备感熟悉的一幅又一幅佳作,他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作品更清新、雅致,艺术手段更纯粹、简约,意境也更深远。
韩书力的成名作或是在国内外获大奖的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表现了雪域高原这个题材。如果说在他1990 年之前所创作出的作品中能看到西藏无所不在的影响,其中既有直接取材于西藏的诸如《邦锦美朵》那样的集大成者,也有在1986 年之后直接带动了"西藏画派"崛起,让韩书力攀登上另一个艺术顶峰的布面重彩,那么,从"善取不如善舍"进入韩书力的思想深处开始,韩书力的画已自成一体,西藏已不再是唯一的表现,但在其中也无需刻意去摆脱它的影响,在古老的部族文明、宗教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韩书力的画已经接近了一种出入自如、浑然忘我的境界。

"韩氏黑画"刮旋风

现代的构成,传统的技法,东方的意境。这就是被誉为"韩氏黑画"绘画作品留给我们的印象。1998 年前后,韩书力创作的"黑地水墨画"刚浮出水面就让艺术界为之震动,并被冠名为"韩氏黑画"。也不知是谁为这种画命名为"韩氏黑画"。(左图:《秦时明月汉时关》 韩书力/作)初看韩书力的水墨作品,只有单调的黑、白两色,似乎觉得这样的画缺乏生机,显得死气沉沉、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这样的画为何不可。"韩氏黑画"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本土文化的凝重、神秘的色调。进藏30多年来,韩书力很少发表他的水墨画,所以世人鲜见其真容。之所以不轻易示人,是怯于示人。他所景仰的水墨大家古往今来不乏其人,耀眼光芒下必有浓重阴影,韩书力尤其生活在恩师吴作人先生的巨大阴影下,岂敢轻举妄动--直到"韩氏黑画"被肯定。长久以来,他只是将水墨画当作修身养性的私房活,当作在细密重彩之余的一种喘息与放松,即使在他自己浓墨重彩的时代里也没有停止过。韩书力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来了个颠覆。中国水墨文人画,黑黑白白数千年,突然来了一个颠覆者,仍是白白黑黑,却是倒错。当然,他的墨仍然是黑色的,只不过是以黑色块挤出造型主体,以宣纸特具的水痕来表现造型线条,从而显现出一种反传统的突兀的效果,让人眼睛一亮。"韩氏黑画"的出现得益于西藏传统的密教唐卡、壁画、民间的灶房画以及彩陶木雕等给予作者的宝贵的启迪,作者在有所取亦有所舍之间,信手掂来,却又已进入一重新天地。
著名作家马丽华如此评价"韩氏黑画","我们欣赏韩氏黑画,其实是在欣赏一种文化之美。视觉上的反其道而行之,来自于艺术把握上的逆向思维,奇迹就出现了。韩书力能够说得出的是两年前偶见三希堂法帖拓片的这一契机,黑底白字以及其上的收藏者图章的总体构成令他怦然心动;依稀还可以说出潜移默化中的彩陶宋瓷,秦汉以来的漆器木雕,说不出的更多。酷爱水墨固然是与生俱来的汉文化基因的顽强表现,那么后天的藏文化洗礼与浸染呢?同样的已经渗透混合在血液中,何以游离与剥离。为什么在这批大块黑的水墨中,我们会不期然地联想到黑唐卡、黑壁画,联想到令人心灵为之一颤的密宗壁画--漆黑坚硬的质地上,金色流畅的铁线描?"
韩书力在藏工作生活31年,深受藏族人民的关爱及西藏文化的滋养。如今,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在不断地攀越一座座艺术高峰的同时,韩书力还肩负着发掘、扶植和培养西藏新一代绘画艺术人才的重任,这是韩书力作为一名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韩书力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发现了一批在绘画方面很有潜质的年轻人,并已开始有意识地倾斜和实际支持他们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这一份责任与关怀会让韩书力用于自身创作的时间大为减少,为此韩书力笑言自己是否应该早点退休,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创作。笑言终归是笑言,或许韩书力正攀爬的是一座有别于艺术,但又与艺术息息相关,并不向悖的另一个人生颠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韩书力展现给大家的,除了艺术,还将有另一种风采。

把握机缘成就大业

巧合之下,韩书力附中的一个老师推荐他到西藏协助当时的西藏民族宫搞一个展览,说好时间是半年。25岁的韩书力没有思考,没有犹豫,甚至没想到去体检、量血压,就从祖国的东北到了大西南,可这一去就是31年。当真正置身于宽广而瑰丽的雪域高原之时,(右图:《骏马、秋风、藏北》 韩书力/作)藏民族的粗犷、淳朴,山水诡异而和谐构成的自然景观与藏民族精神的基本色调取代了残留于韩书力脑海中的"触目惊心"。由于在几个月的工作过程中出色的表现,在借调期满后韩书力被正式调到西藏展览馆工作,专心从事美术创作,对于韩书力来说,绘画梦想的舞台终于向自己开放了。
韩书力认为自己是带着有限的汉文化基因,加盟到了西藏当代文化的队伍,希望自己在身份上,在心态上,都能得到藏文化或是藏族同胞的认可和接纳。当时,自己追求的就是两个字"归属"。扎根艺术厚土,韩书力借种种机会深入西藏各地写生、拍照,得以广泛接触西藏特有的宗教与民间艺术。在这期间,韩书力以西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作品,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仅在1979 年一年之中,他就先后完成了《喜马拉雅晨曦》、《毛主席派人来》及连环画《猎人占布》等多幅作品。《喜马拉雅晨曦》曾被选中作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的正厅屏风画,美术界泰斗吴作人欣然为该画题篆,以示奖掖。而《毛主席派人来》在当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中荣获三等奖,曾在苏联展出,国内的多种美术刊物如《美术》、《美术史论》、《中国书画》等都在显著位置给予发表并作了评论。1980 年,韩书力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在美院,韩书力得到了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外美术史及各种美术理论与创作手法的机会,这为他以后攀登一座又一座艺术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北京读研究生,许多不了解韩书力的人认为他不会再回西藏了。研究生毕业后,由于他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出众的绘画才艺,中央美院留韩书力在校任教。在美院教书的八个多月时间里,韩书力觉得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而是带着一个课题或者带着一个任务去做具体事的这么一块料。那段时间他觉得一张像样的、有感觉的东西自己都没有画出来,那种痛苦绝对是别人不能理解的。韩书力毅然放弃北京的生活,从中央美术学院回到西藏搞毕业创作和撰写论文,在八个月时间里,他完成了由47幅绘画组成的连环画《邦锦美朵》和8000 字的论文。尽管多年之后韩书力对其毕业作品的自我评价是"形式手法推敲过多而自我意识不够",但"自我意识不够"并不足以掩盖《邦锦梅朵》的光芒。取材于西藏民间故事,反映了苦难的藏民族对幸福的追求。体现了美终将战胜邪恶的《邦锦美朵》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画坛好评,创作完成的当年就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创作一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全套收藏。之后,《邦锦美朵》荣誉不断,在1984 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他与巴玛扎西合作的《彩云图》同时获银质奖),1984 年于瑞士举行的世界第一届连环画节上获集体特别荣誉奖,1986 年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荣誉一等奖,1987 年获《连环画报》首届金环奖绘画一等奖……著名美术评论家余珈先生就这样评论《邦锦美朵》:在东西方大文化的碰撞中未肯随波逐流,是由于作者在浪潮中的静思使然,他的定位定向都恰到好处--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站稳脚跟,择取西方文化的些许因素取长补短,置于雪域西藏这一独特的文化中就地烹调,始有人类精神食谱中前所未有的美味佳肴。
西藏给了他艺术灵魂韩书力告诉记者,他有很多的机会离开西藏,甚至是离开中国到海外去发展、定居,但他没有这样选择,因为事实证明,他是离不开西藏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一个搞艺术的人都拒绝不了西藏的诱惑。"1989 年前后,韩书力应法国亚洲艺术博物馆和法国蔷薇文化沙龙之邀,两度赴法国举办个人展览,获得成功,并受邀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立艺术学院讲学。同在北京任教期间一样,在巴黎生活的时间里,韩书力无法创作出一张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那种痛苦旁人无法体会。"住了很长时间以后,我才有一种真实的切身的感受,是什么呢?我觉得就像一棵苗被拔了土,又换了水一样的无着无落。我在巴黎一年半时间,觉得一张正经东西都没画出来,这时候,我才觉得我不能离开西藏,或者说我离不开西藏了,那个时候才觉得什么叫魂牵梦绕。我尽量思索来反刍我对西藏文化和一些西藏比较美好的事物,尽量把它表现出来,我发现苍白得很,单薄得很,甚至最后我都觉得有一种作伪的嫌疑。我不能再继续呆下去了,我必须要回来。"多年之后韩书力在《遥远的西藏》一文中道出了那种痛苦。事后他自己总结说,"缺三分之一的氧气的高原对我反倒是相宜的,那点氧气刚好够我有限的体力去做最想做的事,刚好够我的大脑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友善关爱而装不进别人对我的恶意与伤害。"
正是这种如同被拔了根、换了土的枯草一般的痛苦,让韩书力意识到了西藏在自己艺术生命中的地位,也正是基于这种痛苦,让韩书力知道了自己对西藏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回到西藏后,韩书力重新整理思绪,抛笔罢画,一头扎进西藏的山山水水之中,充分吸取她的营养,她的乳汁。他要零距离地触摸西藏、感受西藏、亲近西藏。在神山圣湖高山大川之间,韩书力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善取不如善舍"。西藏70多个县都布满了韩书力的足迹,多少个乡村,多少个牧场,多少个边寨,多少里程,我们无法用准确的数据来给他计数,但听说丰田车就跑坏了三辆。正是雪域高原这块迥然不同于内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宗教神秘氛围,由表及里地影响到画家的内心世界,并由此体悟而发出异彩灵光,造就了韩书力绘画艺术的另一种风格。这十年中,他大量采撷西藏民间艺术,并用心灵的智慧加以消化,从而为自己对藏民族自然与人文环境投下的关爱与辛劳,获得了艺术创作上的回报。果不其然,当韩书力重拾画笔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与以往"韩画"迥然不同但又备感熟悉的一幅又一幅佳作,他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作品更清新、雅致,艺术手段更纯粹、简约,意境也更深远。
韩书力的成名作或是在国内外获大奖的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表现了雪域高原这个题材。如果说在他1990 年之前所创作出的作品中能看到西藏无所不在的影响,其中既有直接取材于西藏的诸如《邦锦美朵》那样的集大成者,也有在1986 年之后直接带动了"西藏画派"崛起,让韩书力攀登上另一个艺术顶峰的布面重彩,那么,从"善取不如善舍"进入韩书力的思想深处开始,韩书力的画已自成一体,西藏已不再是唯一的表现,但在其中也无需刻意去摆脱它的影响,在古老的部族文明、宗教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韩书力的画已经接近了一种出入自如、浑然忘我的境界。

"韩氏黑画"刮旋风

现代的构成,传统的技法,东方的意境。这就是被誉为"韩氏黑画"绘画作品留给我们的印象。1998 年前后,韩书力创作的"黑地水墨画"刚浮出水面就让艺术界为之震动,并被冠名为"韩氏黑画"。也不知是谁为这种画命名为"韩氏黑画"。(左图:《秦时明月汉时关》 韩书力/作)初看韩书力的水墨作品,只有单调的黑、白两色,似乎觉得这样的画缺乏生机,显得死气沉沉、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这样的画为何不可。"韩氏黑画"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本土文化的凝重、神秘的色调。进藏30多年来,韩书力很少发表他的水墨画,所以世人鲜见其真容。之所以不轻易示人,是怯于示人。他所景仰的水墨大家古往今来不乏其人,耀眼光芒下必有浓重阴影,韩书力尤其生活在恩师吴作人先生的巨大阴影下,岂敢轻举妄动--直到"韩氏黑画"被肯定。长久以来,他只是将水墨画当作修身养性的私房活,当作在细密重彩之余的一种喘息与放松,即使在他自己浓墨重彩的时代里也没有停止过。韩书力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来了个颠覆。中国水墨文人画,黑黑白白数千年,突然来了一个颠覆者,仍是白白黑黑,却是倒错。当然,他的墨仍然是黑色的,只不过是以黑色块挤出造型主体,以宣纸特具的水痕来表现造型线条,从而显现出一种反传统的突兀的效果,让人眼睛一亮。"韩氏黑画"的出现得益于西藏传统的密教唐卡、壁画、民间的灶房画以及彩陶木雕等给予作者的宝贵的启迪,作者在有所取亦有所舍之间,信手掂来,却又已进入一重新天地。
著名作家马丽华如此评价"韩氏黑画","我们欣赏韩氏黑画,其实是在欣赏一种文化之美。视觉上的反其道而行之,来自于艺术把握上的逆向思维,奇迹就出现了。韩书力能够说得出的是两年前偶见三希堂法帖拓片的这一契机,黑底白字以及其上的收藏者图章的总体构成令他怦然心动;依稀还可以说出潜移默化中的彩陶宋瓷,秦汉以来的漆器木雕,说不出的更多。酷爱水墨固然是与生俱来的汉文化基因的顽强表现,那么后天的藏文化洗礼与浸染呢?同样的已经渗透混合在血液中,何以游离与剥离。为什么在这批大块黑的水墨中,我们会不期然地联想到黑唐卡、黑壁画,联想到令人心灵为之一颤的密宗壁画--漆黑坚硬的质地上,金色流畅的铁线描?"
韩书力在藏工作生活31年,深受藏族人民的关爱及西藏文化的滋养。如今,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席、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在不断地攀越一座座艺术高峰的同时,韩书力还肩负着发掘、扶植和培养西藏新一代绘画艺术人才的重任,这是韩书力作为一名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韩书力告诉记者,他已经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发现了一批在绘画方面很有潜质的年轻人,并已开始有意识地倾斜和实际支持他们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这一份责任与关怀会让韩书力用于自身创作的时间大为减少,为此韩书力笑言自己是否应该早点退休,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创作。笑言终归是笑言,或许韩书力正攀爬的是一座有别于艺术,但又与艺术息息相关,并不向悖的另一个人生颠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韩书力展现给大家的,除了艺术,还将有另一种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