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拉寺僧人们的援助下,泽朗巴姆姐妹俩有了新家。

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论是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还是在灾后重建的重要时期,来自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各个寺庙的僧人们,都在灾区第一线忙碌着,他们心系灾区、情牵灾民——

献出热血,挽救生命

日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其州府马尔康县召开,泽肯严木参被授予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会后,泽肯严木参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泽肯严木参是阿坝州马尔康县马尔康镇莫拉寺寺管会主任。“去年5·12地震发生的当天,我们寺庙就行动起来了。”泽肯严木参说。

莫拉寺位于马尔康镇旁的一座高山上,地震前,寺庙已经募集到了600万元资金,打算建一座观音殿。

“没想到5·12地震发生了,当时我们立刻作出决定:观音殿先不建了,所有的资金都拿来赈灾。我们号召广大信众,在从汶川到马尔康的317国道边上,沿途设立食品供应点,帮助那些从灾区撤出来的群众。寺庙还拿出了粮食、清油,分发给了周边村里的受灾老百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泽肯严木参回忆着地震后的一些情景。

由于地震导致很多人受伤住院,一时间,医院需要大量的血液。当泽肯严木参和莫拉寺的僧人们得知灾区血浆告急时,立即前往阿坝州红十字中心献血。“虽然我们只有几十个人,献出的血液非常有限,但是还是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的。”泽肯严木参说。

灾后重建有他们的身影

随着应急抢险工作的结束,泽肯严木参和莫拉寺的僧人们丝毫没有懈怠,他们号召信徒们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之中。

寺院中几个活佛凭借其在信众中的声望,积极为受灾群众开展心理疏导,使一些灾民走出地震的心理阴影,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之中。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莫拉寺的僧人们得知:尽管受灾群众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各自拿到了政府发放的1.6万元至2.3万元不等的重建资金,并且还可以向政府申请2万元的贷款。可是,修一座房子至少需要近10万元,这还是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力。于是,莫拉寺的僧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帮助周边群众重建家园。

“对于一些特别贫困的群众,我们寺庙出钱补足差额,而对于更多的老百姓,我们采取了帮助他们运输建筑材料等办法。” 泽肯严木参说,莫拉寺这些年为了以寺养寺,购买了一些大型运输车辆用于跑运输,从今年开春开始,寺庙里的这些运输车辆就忙乎起来了。

记者来到位于马尔康县英波洛村的泽朗巴姆家时,泽朗巴姆和扎西卓玛两姐妹正在忙着打扫已经建好的新家。地震中,泽朗巴姆家的房屋全部倒塌,她的父母又卧病在床。地震后,在上海打工的泽朗巴姆和在成都上学的扎西卓玛回到家中,开始修建自己的家园。尽管两个小姑娘忙里忙外,但光凭她们的努力要建起一个新家园谈何容易。就在泽朗巴姆一家举足无措的时候,莫拉寺的僧人们拿出了6万多元,帮助她家重建家园。寺庙还派出了车辆,为她家搬运石头、水泥、沙子,帮助她家请来了工匠。就这样,一座3层500多平米、富有藏族特色的新家很快建成了。

“真是太感谢莫拉寺的活佛和僧人们了,地震让我感觉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特别温暖。”泽朗巴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