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3月15日,阿来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华文轩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张京、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叶勇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报社、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四川文艺出版社、巴金文学院联合承办。
  《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2013年8月在《人民文学》首发,后获得2013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大奖。评委会在授奖词中写道,阿来“通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细致艰辛的案头工作,以一个土司部落两百年的地方史作为典型样本,再现了川属藏民的精神传奇和坎坷命运。作者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反思和重审历史,并在叙述中融入了文学的意蕴和情怀。”2014年1月,该书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后受到读者和文学界的好评。瞻对地处四川康巴,民风强悍,当地人常以“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而自豪。该书以瞻对两百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对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进行历史钩沉,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作者十几次深入藏地,翻阅数百万字史料,将历史的灵魂注入文学,抒写了一段坎坷的民族融合史。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阿来的这部作品填补了文学记录西藏历史的一段空白。他以文学的方式关注着藏区的发展,试图从人文的角度来认识历史、认识现实,通过对瞻对一地的微观历史的透彻挖掘,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搭建起一个“完整的世界图景”。《瞻对》呈现的是两方面的成果,一方面是作家通过对大量档案、史料的深入挖掘,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细节、扎实的内容,还原与再现始于雍正八年、长达200多年的“瞻对之战”中藏地与清政府方方面面的表现与表演。另一方面,则是阿来的独有发现与解读,这一部分融于历史事件的叙述,构成了作品的肌理,是有温度、脉搏与节奏的。
  历史总能带给人们对现实的思考,阿来正是带着对现实的质疑去打捞历史记忆。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写作者,更是一个审视者、发现者,他关注着当下藏区的一切——其社会生活、文化生态,以及在时代风气之下,那些似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东西。关于这次写作,阿来说:“是因为察觉到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样本。他将历史的灵魂注入文学写作中,使瞻对的历史得以复活,民族精神藉此飞翔。”他也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将近些年兴起的非虚构文体,由现实延伸到了历史。他的这次写作,也在无意中拓宽了非虚构写作的空间。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雷达、叶梅、胡平、梁鸿鹰、李炳银、施战军、吴义勤、张陵、胡殷红、石一宁、刘琼、李宏伟、杨晓升、贺绍俊、白烨、王山、徐坤、白轶民、赵智、解玺璋、徐忠志、李朝全、顾建平、梁彬、陈思广、胡焰、李真真等。


作者阿来

  作者简介:
  阿来(1959年-),男,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瞻对》

  内容推荐: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
   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
   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
   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的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


作者阿来

  作者简介:
  阿来(1959年-),男,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瞻对》

  内容推荐: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
   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
   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
   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的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


作者阿来

  作者简介:
  阿来(1959年-),男,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瞻对》

  内容推荐: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
   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
   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
   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的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