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出席颁奖典礼并分别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冰,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名誉会长玛拉沁夫,以及在京参加中国作协八届十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的全体同志出席颁奖典礼。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政策,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在本届“骏马奖”的评选中,共有24部作品和3名译者获奖。

9月27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第十一届“骏马奖”颁奖礼上致辞

       铁凝在致辞中向获奖作家和翻译家表示热烈祝贺。她说,这是一个交流、交融、分享和共享的夜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以卓越的创造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你们沟通着各民族人民的心,使我们的心贴得更紧,使我们在情感上、精神上最深刻地团结在一起。你们为中国文学注入了丰沛的活力,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学百花齐放、星空灿烂。在本届获奖的27位作家、翻译家中,既有年近八旬、成就卓著的长者,也有崭露头角的“80后”新秀,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获得“骏马奖”,这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翻译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盛况。这些作家和翻译家以他们艰辛的工作和不凡的创造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奋斗和思考,证明了文学在这个时代宽阔、深厚、感人的力量。铁凝感谢评委们的辛勤付出,认为他们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每一部作品,以公平公正的结果回应文学界和社会的期待。铁凝希望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以高昂的热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各民族人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创造中讲述中国故事,在各民族人民深邃宽广的心灵世界中弘扬中国精神,创作出一大批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铁凝说,本届“骏马奖”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党的民族政策丰硕成果的展示。面对着这丰收景象,我们完全可以满怀信心地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正在进入又一个创作高潮,正在迎来新的大繁荣大发展。新的高度和新的壮美风光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9月27日,钱小芊书记在第十一届“骏马奖”颁奖礼上致辞

       钱小芊说,这届评奖的获奖作品中,有对各民族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描绘,有对各民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光辉业绩的讴歌,有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赞颂。这些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学主旋律高昂、题材风格多姿多彩的喜人局面。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新高潮。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就,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份荣耀与自豪,属于各少数民族,也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

       据悉,本届骏马奖的评选范围是:少数民族作者用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创作、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成书出版、符合评选体例要求的作品;评选年限内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汉文或少数民族文字翻译作品的译者,不限民族,均可参加翻译奖的评选。评奖工作从今年3月启动,历经半年时间,依据严格的程序,从符合申报条件的309部参评作品和12名译者中进行严格评选。评奖工作认真负责、公开透明,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和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力求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49名评委经过4轮投票,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译者。评奖结果发布后,文学界和社会舆论的反映积极正面,认为获奖作品和译者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学多语种多门类不断繁荣发展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紧跟时代的良好创作态势。

获奖藏族作家和铁凝主席合影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获奖作家、翻译家陆续上台领奖。一座座奖杯金光灿灿,昂首奋进的“骏马”见证了少数民族文学丰收的喜悦,也凝聚着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翻译家辛勤耕耘的汗水。马英(蒙古族)、金宽雄(朝鲜族)、何永飞(白族)、降边嘉措(藏族)、马金莲(回族)、阿拉提·阿斯木(维吾尔族)等6位获奖者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作家们或平实朴素,或幽默风趣,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获奖藏族作家合影

与会藏族作家合影

       铁凝、钱小芊、李冰、景俊海、李昌平、丹增、玛拉沁夫、张健、吉狄马加、廖奔、何建明、陈崎嵘、白庚胜、叶辛、阎晶明、吴义勤、汤恒、武翠英等为获奖作家、翻译家颁奖。颁奖典礼由李敬泽主持。阿扎提·苏里坦、冯艺、艾克拜尔·米吉提、叶梅、扎西达娃、胡平等评委代表宣读授奖辞。出席颁奖典礼的还有本届“骏马奖”评奖委员会委员、纪律监察组成员,中国作协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的负责人和干部职工,以及正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中青年作家等。

铁凝、玛拉沁夫、陈崎嵘颁发长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奖授奖辞

       李传锋的《白虎寨》,塑造了昂扬向上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生动表现了当代土家族乡村的变革与发展,寄寓着作家对民族生活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破荒》是一个民族的风俗史和心灵史,袁仁琮沉静朴茂地书写侗族乡村建国后近三十年的历程,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和生活的坚定信念。在阿拉提·阿斯木的笔下,汉语呈现出新的质地和活力,人的良知和精神的新生被生机勃勃、妙趣横生地叙说。《时间悄悄的嘴脸》有力地证明,中华各民族文学经验的交流交融,将为小说开辟广阔的艺术空间。在《信仰树》中,信仰的力量生生不息, 乌·宝音乌力吉以精湛的叙事功力,展现了科尔沁旗蒙古族“四世同堂”的斑斓画卷,具有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旦巴亚尔杰的《昨天的部落》,讲述藏北草原的往昔故事,语言独具游牧民族的诗意和智慧,在严酷的生存中,善良的人性光芒闪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昌平、丹增、叶辛颁发中短篇小说奖

       中短篇小说奖授奖辞

       马金莲的《长河》,从生老病死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提炼深微的经验,在日常琐细的回族乡村生活中照亮温润的人性,气象从容悠远,语言灵秀隽永。在《呼喊到达的距离》中,和晓梅将女性视角和对纳西文化的现代性思考结合起来,以强劲的想象力处理灵魂、生死、记忆、爱情等众多主题,揭示了人性的隐曲、柔软和深邃。《母亲的岛》体现了陶丽群准确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在南方乡镇背景下展现了令人难忘的女性群像,她们隐忍地承受命运,在执拗的抗争中默然释放出尊严凛冽的光芒。德本加的《无雪冬日》,以节制、灵动的笔触描绘青藏高原山村小镇的生活画卷,在凡人的艰辛欢乐、小事的酸甜苦辣中,体现着深沉广大的悲悯。努瑞拉·合孜汗的《幸福的气息》, 深切关注时代变迁中哈萨克牧人的心灵,展现诗意的游牧生活中人的坚韧与豪迈,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责任和道义如明灯闪耀。

钱小芊、何建明、武翠英颁发报告文学奖

       报告文学奖授奖辞

       在《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中,卢沟桥事变中第一位到达现场、也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失踪牺牲的战地记者,回到当代人的视野。冯雪松精心构撰,纵横连缀,融合多种视角,生动重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战的一段英雄传奇。降边嘉措的《这里是红军走过的地方》,深情回望红军长征途中在川康地区建立的“格勒得民族自治政权”,融史实与论述于一炉,为认识新中国民族政策展开了新的历史纵深,呈现了伟大长征的丰富历史内涵。龙宁英的《逐梦——湘西扶贫纪事》,全景式地记述了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扶贫、脱困、致富的艰难历程,采访深入,材料详实,生动感人,是对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幸福生活的实践创造的深情礼赞。《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表现出不凡的田野调查功力和文化人类学素养,伊蒙红木十余年间走遍佤山,尽访近百位佤族文化传承人,以诗性的语言和鲜明的现代观照,描绘了佤族社会的精神文化图谱。

景俊海、张健、白庚胜颁发诗歌奖

       诗歌奖授奖辞

       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再现了这条千年古路作为生命之路与文化之路、通商之路与血缘纽带之路的神奇壮美,构思新颖独特,想象恣肆缤纷,气象恢弘、内涵丰厚。崔龙官的《崔龙官诗选集》深切表达了对祖国、故乡和人民的热爱,体现了“天地人和”的意境,以横式结构,实现“一诗多像、一诗多境”,在朝鲜族诗歌中独具特色。妥清德的《风中捡拾的草叶与月光》苍茫而悠远,以丰富的想象,回望裕固族人心中的草原,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映照中,表达民族的忧思与梦想。鲁娟的《好时光》,意象饱满多姿,语言精湛简练,以时间和成长为经、以爱情和生命为纬,表达彝族文化背景下个人丰盛深邃的内心生活。依力哈尔江·沙迪克的《云彩天花》,体现了新世纪以来维吾尔族诗歌创作的较高水平,以真挚美妙的语言,抒发亲情、乡情、爱国之情,具有深厚的民族生活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李冰、廖奔、吴义勤颁发散文奖

       散文奖授奖辞

       《凹村》如一个容器,充盈着爱和故事。雍措的笔下万物皆有灵性,她把自身溶入对象,再由对象返还自身,由此,与世间万物相知相亲,这是写乡村的书,也是写人的本质的书。金宽雄的《话说历史的江——图们江》,深入探究图们江流域形态层叠繁复的历史文化,行文节制严谨,兼具史学和文学品质,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理性精神。在《露水硕大》中,杨犁民以温爱之心抚摸自然的魅力和大地的忧伤,思绪跳跃、奔突,语言明净、灵动,形成了意蕴天成的诗性文体。《蒙古密码》是对《蒙古秘史》独到的深度解读,特·官布扎布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文学照亮历史,饱含激情地叙述和反思了蒙古民族从发端到繁衍、从形成到汇入历史潮流的生命史,具有重要的文化启示意义。黄毅的《新疆时间》将乐观、开拓的新疆气质融入文章肌理,以深入骨血的发现眼光,展现新疆壮美的自然风貌和各民族同胞异彩纷呈的精神世界,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的交流交融,丰富并拓展着中华文化。

吉狄马加、阎晶明、汤恒颁发翻译奖

       翻译奖授奖辞

       马英长期坚持蒙译汉工作,翻译了大量当代文学作品,在评奖期内完成的《鄂尔多斯1943》,是一部准确传神的翻译佳作。久美多杰致力于藏汉互译,译作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民歌等文学门类,忠实原文,流畅传神,在“信、达、雅”诸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姑丽娜尔·吾甫力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较高的学术素养和长期的翻译经验。她在评奖期内由维吾尔语译为汉语的《苏图克·布格拉汗》,深入把握原作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字细腻准确,具有较高的文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