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甘肃作家作品研究”栏目推出藏族诗人、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主编刚杰·索木东的诗歌评论小辑。集中刊发了评论家、青海民族大学教授卓玛博士撰写的《勇守精神沙渚:刚杰·索木东诗歌的抒情品质》,评论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晓琴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缪玲撰写的《尚未抵达的返乡者——刚杰·索木东论》,评论家、长江师范学院教授周航博士和杨红讲师撰写的《诗意乡愁:刚杰·索木东诗歌创作论》,评论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邱婧博士撰写的《藏地记忆与混血诗学——重读刚杰·索木东的早期诗作》等四篇评论。
“甘肃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主持人、小说家、评论家、兰州文理学院教授严英秀说:刚杰·索木东是西部“70后”诗人的重要代表,也是当下少数民族诗人中的后起之秀。他的诗歌自然,本色,真挚,热烈,有感动,有思考,是纯粹意义上的抒情诗,同时又不乏现代意味。2013年,我在《“我只能用一种方式守望甘南”:记刚杰·索木东和他的诗》一文中,曾对刚杰·索木东的创作做过浅显的解读,指出:“‘故乡是甘南’,是刚杰·索木东的创作母题,也是基本立场,这使得他的诗歌很容易被划归到乡愁诗的谱系。这是一个无比强大久远的谱系。古典的传统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刚杰·索木东的诗歌中:对民族的认同、归依,对故乡的思念、眷恋,对文化的挚爱、追寻。深沉的悲患情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文化精神,使刚杰·索木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诗美建构。恒常的主题在他的诗中因其独特的藏族文化和甘南地理,而显得更加深邃、斑斓,他以他清新流丽的诗篇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乡愁诗划上了一笔别样的色彩。”
近年来,刚杰·索木东的诗歌创作在读者和研究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欣喜地看到,此辑中的四篇论文都是有卓然发现、深刻学理和独特阐释的好文章。卓玛《勇守精神沙渚:刚杰·索木东诗歌的抒情品质》一文联系“孤儿”抑或“弃儿”这个常见的文学主题,认为刚杰·索木东的诗歌源于一种诗人隐秘的“文化弃儿”心态,而这种心态影响了诗人灵魂深处的诗学取向,即文化认同与冲突、文化差异与融合中的“不安感”,并构成其抒情诗的独特品质,是一种离散写作。文章指出:“离散写作是一种富有价值的写作。因为如果仅仅是书写故乡之情,容易流于平庸;如果仅仅贬斥都市,容易流于浮泛,恰恰是居于其间的离散写作,能将这种文化认同与冲突、文化差异与融合细细爬梳并意象化地加以呈现,个中细腻,恰是诗人诗艺锤炼所致。”将刚杰·索木东的诗歌归于“离散写作”的范畴,也许尚是一家之言,但却不失为接近索木东诗歌的一种有效路径。
海德格尔说,归乡是诗人的天职,刚杰·索木东“游牧在一座城市”,“用四季的四种方式怀念甘南”,孜孜以求的就是精神的回乡。正是从这里出发,张晓琴、缪玲《尚未抵达的返乡者——刚杰·索木东论》一文对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走的诗人刚杰·索木东做了全面深入的解析,挖掘了作为返乡者的诗人可以到达故乡,却无法真正抵达故乡的痛楚。除此,此文难能可贵地发现了刚杰·索木东诗歌中常常被人忽视的一面:“索木东的诗歌洋溢着一股人性的深情与隽永,他的博爱情怀和人文关怀,一方面表现在对平凡生命生存苦难的深情关切,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群体性苦难的温情拥抱。索木东在书写乡愁的同时,站在了更为广博和高原的层面,抒发着人性的关怀和熨帖。在充斥着冷漠隔阂,精神空洞愈演愈烈的当下,这种具有博爱意识的人文关怀使得索木东的诗歌具有独特而持久的魅力,这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和一个时代永葆生命力的精神动力所在。”
杨红、周航《诗意乡愁:刚杰·索木东诗歌创作论》一文重点分析了刚杰·索木东诗中藏族元素的三个方面:地理层面、人物层面和文化基因层面,认为诗人在诗意乡愁的表达过程中,血液里同时流淌着冷和热。而那种无处不在的痛感,源于时代,更源于诗人生活中民族元素的淡化、母语的丢失,以及中年岁月的感叹。
邱婧《藏地记忆与混血诗学——重读刚杰·索木东的早期诗作》从诗歌地理学、族裔记忆、私人经验等角度出发,解读了刚杰·索木东早期的诗歌创作,认为他是混血书写的一个典型代表。从“原乡”到“异地”,文化的撕裂与混血的诗学由此结合,充分体现了“文学混血”与“文化混血”在当代话语场中生长的可能性。此文作者多年致力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她对刚杰·索木东的重读也为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话语参照。
时值阳春三月,谨此对诗人和辛勤的学者们表示春天的礼敬。
刚杰·索木东简介
刚杰·索木东(1974—),藏族,又名来鑫华,甘肃卓尼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藏人文化网文学频道主编。有诗歌、散文、评论、小说散见各类报刊,部分作品收入各种选本,译成多种文字。著有诗集《故乡是甘南》。现供职于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