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参加第四届浙江作家节的作家们,再次就“生活是创作之源”进行座谈。作家们认为,当代文学创作题材丰富多样,然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农村现实却缺乏作家的充分关注。时代呼唤反映农村生活的力作,呼唤像赵树理、柳青那样长期与农民同吃同住,与农村水乳交融的作家。

西藏作家扎西达娃认为,现今农村题材不走俏,根据农村现实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也很少卖座,致使很多作家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远离了生活,远离了农村。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正在发生巨变,这给了作家无穷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空间。可是许多作家却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今天恰恰最缺赵树理这样的作家。作家们谈到,作家与农村生活隔膜的最大原因在于今天的作家缺乏深入农村的激情和愿望。当前需要作家把常常挂在嘴边的“为老百姓写作”,变成“作为老百姓来写作”,沉到群众中去,体验群众的甘苦。

 作家要写出好作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当年赵树理、柳青在农村一蹲就是几年十几年,过着和农民一样的生活,才能写出那样感人的作品。从贵州大山深处走来的李发模说,生活中有许多的名和利,然而要写出好作品,作家就要丢掉许多包袱,心静才能心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