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是研究我国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学科。藏族璀璨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社会形态,是藏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西藏民主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藏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藏学研究已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改革开放使我国藏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藏学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涵盖了历史、经济、社会、宗教、哲学、文学、医药、法律、民俗等各个领域,成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我国现代藏学学科体系。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出版藏学图书3000多种,论文和其他文章约3万篇。我国各级藏学机构围绕藏族历史、藏传佛教的发展、藏族地区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抢救、整理、编纂了一大批相关文献、资料和图书。比如对有世界最长史诗之称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就一直在进行。年轻学者白玛扎西说:“我们现在抢救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好,青海抢救的力度也很大,专门有格萨尔研究所;甘肃的西北民族大学也专门有格萨尔研究院。这方面力度最大的还是西藏自治区,专门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格萨尔研究中心,把牧区的说唱艺人请来以后,专门录制、记录、整理。”

  研究中心和藏学人才数量可观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是以西藏和其它藏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于1986年5月20日在北京成立。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全国藏学研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出版学术专著和刊物,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藏学家,掌握、研究国外藏学动态。中心汇聚和培养的一批著名学者,是藏学各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相继建立。此后,北京、西藏 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藏族聚居区,又先后建立起一批专门的藏学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虽然分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国家各级文化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等不同的系统,但是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和西藏及其他藏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在学术战线、 理论战线和对外宣传方面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还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藏学人才。据初步统计,目前在我国的各级藏学机构中,从事科研、教育、出版、图书资料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人员超过2000人。与国外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西藏社会科学院顿珠拉杰副研究员表示:“近年来,我国藏学发展非常迅速,国家也非常重视,培养了一大批藏学专家,其中90%都是藏族学者。以亲身经历来说,我也参加了很多国内外的藏学研讨会,刚开始参会的国内专家并不是很多,后来是越来越多。这说明我国藏学研究队伍每年都在扩大,这也说明了藏学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根据《中国藏学书目》和《中国藏学书目续编》的统计,从1949年至1995年的46年间,全国共出版藏学图书2200余种,其中1992年至1995年4年间出版的图书就有700余种;另据统计,1996年至1999年的4年中,藏学图书的出版已超过1000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藏学家撰写和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 、高质量的学术著作,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藏学在各个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水平。如《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达赖喇嘛传》、《班禅额尔德尼传》等。这些书籍都有所创新或具有独到的见解,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藏文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同样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已收集到藏文古籍珍本200余部,一批珍稀藏文古籍陆续整理出版,在国内外藏学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藏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也进行大规模、系统地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格萨尔王传》连续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被国家列为重点社科研究项目,通过藏学工作者的努力,使这一长期零散传唱的口头文学变成了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巨著。

  此外,考古和文物研究的进步,推动了藏学研究的深入,为藏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藏医药研究方兴未艾,成为我国藏学研究的一个极具魅力的领域。一批藏医学院和藏医研究所相继建立,整理出版了一批古藏医文献资料,名老藏医专家的宝贵经验得到了及时整理、研究,一批中青年专家开始崭露头角,在短短的时间里藏医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