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西藏题材的文学作品,长期以来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西藏的神秘和遥远,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总是吸引着广大读者的目光,也成为区内外、藏汉族作家共同喜爱的创作题材。尤其是近些年,自从《藏地密码》、《藏獒》等西藏题材图书不断占领图书销售排行榜头名,文学作品的“西藏热”便一直高热不退,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

  这种文学作品的“西藏热”现象,既有喜,也有忧。
  喜的是:通过这些类型繁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文学作品,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西藏、关注西藏、热爱西藏。忧的是:众多西藏题材的文学作品,不仅写作水平良莠不齐,甚至不少作家根本不了解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完全本着猎奇的心态描写西藏,作品内容虽然很吸引眼球,但作品表达的完全不是真实的西藏、发展的西藏。

  在这个快餐式的阅读时代,“西藏题材”似乎成为一种吸引眼球的标签。站在内地大城市的书店里,会看到众多描写西藏的文学作品,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翻看这些文学作品,会发现有的作者对西藏的了解程度不过是“到此一游”,描写的不少内容都是道听途说、臆想猜测。笔者以为,其实写西藏题材的小说,对作者的要求很高,如果不了解西藏文化,没有长时间在西藏的工作生活经历,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很牵强,表达出来的内容也如同盲人摸象,完全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西藏。

  让时光回溯,马原、扎西达娃、马丽华等人的文学作品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风靡一时。笔者认为,他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之作,更重要的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西藏。现在,西藏题材的文学作品虽然越来越多,但也许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本本翻看却让很多读者不知道真实的西藏是什么样的了。是的,我们不仅需要西藏题材的文学作品,更需要能反映真实西藏的文学作品。

  这样的作品有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比如,女作家尼玛潘多用8年时间创作的25万字长篇小说《紫青稞》,以女性细腻的笔触,真实再现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在改革发展浪潮中的喜与悲、忧与乐,每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真实生活在我们周围。再比如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次仁罗布的《放生羊》、《阿米日噶》、《界》、《绿度母》、《叹息灵魂》等一大批作品,植根于藏民族的生活、信仰、历史、文化与灵魂之中,将灵动与厚重合二为一,堪称新时期西藏文学创作的佼佼者。

 

  类似这样的西藏题材优秀文学作品并不少,只是也许他们笔下的西藏太真实,在浮躁的读者眼中会显得平淡而不够吸引眼球。好的读者需要好作品,而好的作品也更需要好读者去品读。我们期待西藏文学借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契机,以火热的生活为蓝本,向社会奉献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中华胸襟的更多的优秀作品。也期待这些优秀作品受到更多人的喜爱,真正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西藏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