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黑陶工艺品
2月2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囊谦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拿到了三项国家专利,这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白玛群加说,囊谦黑陶制作延续了古法黑陶烧制工艺,并融合现代艺术和文化表现手法,制陶艺人高超的制作技法使陶器产品呈现出黑如漆的天然成色,古朴、沧桑、厚重、天然是囊谦黑陶的特色。
流传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黑陶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历史。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途经玉树,将独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的藏族群众,使当地原始的制陶工艺更加完善,成为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囊谦黑陶渗透在藏族的文化和宗教生活中,并在明清时演化出了康区藏式黑陶———藏黑陶。
囊谦藏黑陶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手工制作工艺,过程非常复杂。原材料选用当地纯净细腻的红黏土和黏土石,经手工捣碎成末,然后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等环节,再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经十余天烧制才能完成,成品具有“黑如碳、硬如瓷”的特点。每一件陶器器型差异与变化的掌控,全凭制陶艺人的感觉与经验。目前,整个玉树康巴地区,只有81岁的扎旺老人和他的徒弟白玛群加还在传承延续着囊谦黑陶的制作工艺。
2008年,囊谦黑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玛群加也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如今,他已打破藏黑陶制造工艺历史上只将技艺传授给一个徒弟的老传统,向38个徒弟传授着这一古老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