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民族和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佛教协会协办的“藏传佛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于8月1日至4日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藏学领域成就突出的专家学者,围绕藏传佛教中国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选题展开研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莎,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主任、《中国西藏》杂志社社长公保,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喜饶尼玛,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鹏,中央党校教授胡岩,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安北江作主题发言。
图为会议现场
围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实践”的论题,公保认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理论体系的框架下,探讨藏传佛教中国化的路径选择,显得极为重要。他以个人在西藏走访调研寺庙的经历证明,“三个意识”教育是西藏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大举措、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实践。并提出,以去差异化的平等视角构建藏传佛教中国化宣传和学术话语体系、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容”观念激发僧俗信众的社会责任意识、注重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内涵、提升宗教团体作为等方面,可以为推动藏传佛教中国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践路径。
喜饶尼玛表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既有藏传佛教护国利民的思想基础,也有藏传佛教历代高僧的爱国实践。他认为,藏传佛教界爱国精神和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历史遗产,需要进一步发掘和弘扬。
胡岩也谈到相同的观点,并以十世班禅、格达活佛、喜饶嘉措大师等一大批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和宗教界人士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并和平解放西藏的史实为例做了说明。他表示,今后需要不断提高藏传佛教宗教界人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方向。
谢茂松认为,从大战略与文明史、大历史观的视野看藏传佛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同时研究辽金元的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对于中国大一统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把佛教与儒家、道教放一起,联系起来。今天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需要进一步相互交流、交融,从历史长时段来看,藏传佛教的中国化还在进行时,需要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经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交融。
图为研讨会现场
藏传佛教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和桥梁,在促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刘鹏在发言中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哲蚌寺的重大意义,引导藏传佛教信众知党恩、感党恩,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藏语系佛学院作为藏传佛教高素质僧才培养的主渠道,要坚持以藏传佛教“三级学衔”制度为牵引,提升藏语系佛学院办学能力,大力培养优秀僧才,不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人才支撑。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关注重点,安北江认为,要准确把握研究基地的设立、平台建设、团队建设成果转化等重点方向和内容,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坚持“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民族宗教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将政策、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袁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由此,办任何事情要紧紧围绕这一主线,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就是可感可触、可亲可及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出发,对中国历史文化形成的中华民族概念的原创性理论贡献。在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民族工作领域应对时代之变的关键举措,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使命。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发言精彩,取得圆满成功。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专业角度深入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精神,以翔实的调研数据与生动的案例分析,进行了分享、交流和讨论,对促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化理论思考,及时总结经验,为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为研讨会现场合影留念
活动期间,全体参会人员还前往康宁寺、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喀喇沁旗佛教协会和喀喇沁旗政协文史馆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为康宁寺
寺院在宗教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信徒举行宗教仪式和修行的场所,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遗产。
据赤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康宁寺主持堪布多杰介绍,康宁寺始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是元代藏传佛教萨迦派在蒙古地区的重要寺院,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其建筑融合了汉、藏、满、蒙多种文化风格,除了宗教建筑还包括了民族团结纪念广场、十三种民族语言心经石碑、民族团结讲学堂、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堂、藏医院等建筑,是生动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
堪布多杰表示,多年来,康宁寺以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为主线,以加强场所内部规范化管理和“教风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