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的满日寺里的僧人

        在雪域高原游走,近距离接触西藏的自然与社会,特别是走访多所藏传佛教的古刹,与许多出家僧人对话,使我心生许多思考,对西藏僧俗百姓多了些了解,对现代社会环境下藏传佛教的走向也有了一些感受。


  现代生活激起的心灵震荡
  高天厚土,冰川大河,阳光刺痛皮肤;广阔的河滩上杂生着一丛丛杨树、柳树、还有带刺的沙棘。蔚蓝天空下这坚强的人群年复一年抵御着风沙、烈日、严寒、干旱,用虔诚的心灵和奇诡的想象给这片土地涂上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宗教色彩。天气变化的迅疾猛烈,一如人们性格之直爽粗犷。
  如果你走近一位藏族人,你会发现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如何流进了他们的血液里,融进了他们的眼神和心灵,造就了那种集单纯与厚重于一身的气质。就像在西藏公路上行车遇到藏牦牛,它们往往要花好几秒钟直愣愣地盯着朝自己驶过来的汽车一动不动,直到最后一秒钟才猛然醒悟,扭动身躯奋力跳开:它们的心无疑是粗钝而直白的。
  尽管今日的拉萨,还有西藏各地的城镇,无处不是遍布着现代化、商业化的元素,相当一部分人变成了商人。人们享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方便快捷舒适,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被纳入这个作为整体存在的全球性的现代生活之网。然而居于表层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时间还难以触及深层次的心灵结构,正如我们可以建坝蓄水、灌溉农田,变戈壁为绿洲,却很难改变高原烈日酷寒的整体性气候。此时,最容易出现的是一种心灵震荡,即适应于古朴生活的心灵在面对无法回避的现代生活时候的迷惘、痛苦、挣扎;而且这一震荡最终将止息于一种包含关怀在内的理性选择。


萨迦寺年轻僧人

        宗教在西藏渐渐让出了在价值领域的绝对权威
  半个多世纪之前,西藏曾经的社会形态——政教合一制度,一度让此地的寺庙和僧人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特别是僧侣阶层,那是一个享受着高于一般民众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享受着普遍的社会尊敬的群体。今天这样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的介入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而且实现的途径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入寺为僧成了一个相对“冷门”的选择。正如萨迦寺高级经师桑格桑布所言:“现在,人们都可以比较自由的规划和安排自己的人生,可以在方方面面实现人生理想,追求财富、追求名誉、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现在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出家为僧学佛却跟这些不一样,它是一条息止欲望,放弃世俗追求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说,宗教在西藏渐渐让出了在价值领域的绝对权威。因此,真正值得深思的是,接着出现的占主导位置的社会价值观是怎么样的,“金钱”、“利益”、“快乐”这些目前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价值选择是足够的吗?
  宗教的绝对权威性只可能出现在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特别是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被束缚的阶段。现在,西藏寺庙里那些对社会生活保持关切的僧人们都在尝试重新定位宗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我们采访过的那些经师,以他们的年龄和学识都对社会状况以及本宗教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冷静的旁观姿态,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批判性的思考,让自己的教派对当前社会发展更加有益。例如,甘丹寺经师阿旺提到,现代化的潮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整个世界尽在自己手中”,但是正是这样的发达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有时候“一个极小的东西破坏性都很大”。对此,“需要整个社会的道德感和良知来进行一些约束”,所以他认为,现在正是时候发挥佛教在这方面的感化作用。而萨迦寺的桑格桑布则说,他觉得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不管一个人处在什么位置,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有一种符合自身条件、境遇的方式去行善和感化他人”,哪怕只能影响周围的几个人。

        寺庙经济与发展走向
  目前,西藏寺庙的经济状况依寺庙规模和地理位置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总的来说,历史上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寺院现在也大都经济实力雄厚。寺庙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信众布施,而现在作为旅游景点的一些寺庙还有相当可观的门票收入。大部分寺庙可以根据信众要求进行法事活动,例如,念诵特定经文和祈祷词等等。这些活动也需收取一定的费用。除此之外,有的大寺庙还会成立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企业,例如,扎什伦布寺的藏香厂、色拉寺的印经院(在那里对外出售的经书价格大概都是每本几十元)等等。这些收入归寺庙所有,一般会按月给僧人们发放生活费,这意味着僧人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脱离世俗生活的羁绊,全心投入个人的精神生活。当然,也必须看到国家对寺庙的投入与相关社会福利政策在寺庙的落实,也为寺庙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而,寺庙目前这种相对独立的经济运转模式以后将走向何方尚难以预测。


河滩上的两棵杨树

  现代修行者的德与行
  现在,在西藏做一个僧人要做的事情大部分跟以前没有多少区别:守持戒律,刻苦学经,必要的话云游四方。不同的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时代情境。毕竟这归根结底已经成为一种个人的选择。这就像是人人都努力向前的时候,有人却奋力逆流而退,这种反向的作为本身就是一种考验个人内心信念的修行。
  所谓“修行”也是今天的流行词汇。许多人早就把个人际遇的酸甜苦辣看作是一种精神的“修行”,以这样相对超然的态度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和人生。宗教本是帮助人有效应对人生的学问,西藏的僧人们依照千百年来的仪轨所做的修行,也的确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有借鉴意义。例如僧人们用餐时不仅基本不吃荤,而且也不沾蒜和味精等物,这与当下追求“重口味”的享受型的饮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用餐过程中,除不得已的情形,僧人们不可主动说话,对吃的是什么、好不好吃等不可以有讲究;行为举止需要得体,且彬彬有礼,不可做作,不可强迫。这些看上去有些刻板的规矩,实际上对世俗风尚来说是一种温和的拨乱反正。
  一些学经到达一定层次的僧人或者经师,其言行素养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对本教派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对社会生活与时代潮流也不乏洞见。可能由于常年有规律的宗教生活的熏染,这些僧人往往诚恳有礼,又非常善解人意。与陌生人交谈时,既保持着一种新鲜的喜悦,也不超出仪礼规范。就个人德行这方面来说,这部分僧人的确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境界。那些入寺不久的年轻僧人则更多的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可能因为现在寺庙的参观者很多,他们遇到陌生人搭讪、拍照等情况时,大多都能从容应对。


萨迦寺年轻僧人

        宗教在西藏渐渐让出了在价值领域的绝对权威
  半个多世纪之前,西藏曾经的社会形态——政教合一制度,一度让此地的寺庙和僧人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特别是僧侣阶层,那是一个享受着高于一般民众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享受着普遍的社会尊敬的群体。今天这样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市场的介入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而且实现的途径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入寺为僧成了一个相对“冷门”的选择。正如萨迦寺高级经师桑格桑布所言:“现在,人们都可以比较自由的规划和安排自己的人生,可以在方方面面实现人生理想,追求财富、追求名誉、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现在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出家为僧学佛却跟这些不一样,它是一条息止欲望,放弃世俗追求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说,宗教在西藏渐渐让出了在价值领域的绝对权威。因此,真正值得深思的是,接着出现的占主导位置的社会价值观是怎么样的,“金钱”、“利益”、“快乐”这些目前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价值选择是足够的吗?
  宗教的绝对权威性只可能出现在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特别是人的理性思维的发展被束缚的阶段。现在,西藏寺庙里那些对社会生活保持关切的僧人们都在尝试重新定位宗教的社会作用。尤其是我们采访过的那些经师,以他们的年龄和学识都对社会状况以及本宗教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冷静的旁观姿态,试图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批判性的思考,让自己的教派对当前社会发展更加有益。例如,甘丹寺经师阿旺提到,现代化的潮流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整个世界尽在自己手中”,但是正是这样的发达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有时候“一个极小的东西破坏性都很大”。对此,“需要整个社会的道德感和良知来进行一些约束”,所以他认为,现在正是时候发挥佛教在这方面的感化作用。而萨迦寺的桑格桑布则说,他觉得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不管一个人处在什么位置,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有一种符合自身条件、境遇的方式去行善和感化他人”,哪怕只能影响周围的几个人。

        寺庙经济与发展走向
  目前,西藏寺庙的经济状况依寺庙规模和地理位置等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总的来说,历史上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寺院现在也大都经济实力雄厚。寺庙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信众布施,而现在作为旅游景点的一些寺庙还有相当可观的门票收入。大部分寺庙可以根据信众要求进行法事活动,例如,念诵特定经文和祈祷词等等。这些活动也需收取一定的费用。除此之外,有的大寺庙还会成立一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企业,例如,扎什伦布寺的藏香厂、色拉寺的印经院(在那里对外出售的经书价格大概都是每本几十元)等等。这些收入归寺庙所有,一般会按月给僧人们发放生活费,这意味着僧人还是可以像以前一样脱离世俗生活的羁绊,全心投入个人的精神生活。当然,也必须看到国家对寺庙的投入与相关社会福利政策在寺庙的落实,也为寺庙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而,寺庙目前这种相对独立的经济运转模式以后将走向何方尚难以预测。


河滩上的两棵杨树

  现代修行者的德与行
  现在,在西藏做一个僧人要做的事情大部分跟以前没有多少区别:守持戒律,刻苦学经,必要的话云游四方。不同的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时代情境。毕竟这归根结底已经成为一种个人的选择。这就像是人人都努力向前的时候,有人却奋力逆流而退,这种反向的作为本身就是一种考验个人内心信念的修行。
  所谓“修行”也是今天的流行词汇。许多人早就把个人际遇的酸甜苦辣看作是一种精神的“修行”,以这样相对超然的态度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和人生。宗教本是帮助人有效应对人生的学问,西藏的僧人们依照千百年来的仪轨所做的修行,也的确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有借鉴意义。例如僧人们用餐时不仅基本不吃荤,而且也不沾蒜和味精等物,这与当下追求“重口味”的享受型的饮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用餐过程中,除不得已的情形,僧人们不可主动说话,对吃的是什么、好不好吃等不可以有讲究;行为举止需要得体,且彬彬有礼,不可做作,不可强迫。这些看上去有些刻板的规矩,实际上对世俗风尚来说是一种温和的拨乱反正。
  一些学经到达一定层次的僧人或者经师,其言行素养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对本教派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对社会生活与时代潮流也不乏洞见。可能由于常年有规律的宗教生活的熏染,这些僧人往往诚恳有礼,又非常善解人意。与陌生人交谈时,既保持着一种新鲜的喜悦,也不超出仪礼规范。就个人德行这方面来说,这部分僧人的确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境界。那些入寺不久的年轻僧人则更多的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可能因为现在寺庙的参观者很多,他们遇到陌生人搭讪、拍照等情况时,大多都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