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拉巴 摄影:陈卫国
坐落在拉萨老城区的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纷前来参观。旅游旺季期间,寺庙每天接待游客和信教群众超过一万人次。在旅游业带来的客流压力前,寺庙如何在传承宗教文化和促进旅游经济间实现和谐共赢?就此,本网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大昭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拉巴。
拉巴告诉记者,大昭寺是藏族信教群众心中的朝拜圣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西藏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稳定发展,到大昭寺转经朝拜几乎成了拉萨信众每天的“必修课”。因此,大昭寺在满足朝拜需求和接待游客间,优先满足前者,以保障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协调、处理宗教活动场所与园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主要游览内容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应当与宗教活动场所的风格、环境相协调。”
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一点,是信众朝拜的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寺庙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不接受10人以上的团队,并设置了信众、游客两条行走线,合理错开人流。
“这样做也是出于信众和游客的安全考虑。大昭寺历史悠久,有些通道狭小阴暗,需要排队缓慢通行,人多容易发生危险。同时,也确保了寺内的珍贵文物不受损害,”拉巴说。
从下午一点到闭寺之前,寺庙开始正常向游客开放,日接待量控制在三千到四千人。但是,本着保护文物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寺内一些存放珍贵文物的地方除藏族信众以外,一律不向游客开放,比如主殿。
“主殿内供奉着一尊享有世界上最为罕见之尊荣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殿内空间很狭小,高峰期内,信众进去朝拜有时要排队一两个小时。为了保护好文物,该殿是不向游客开放的。” 实际上,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和自治区政府都高度重视大昭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先后拨款7亿余元人币用于西藏寺庙的维修和保护。2012年,西藏自治区启动了大昭寺壁画维修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预计总工期3年多。这是中国首次对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室内外所有壁画进行的大规模维修,维修面积4000多平方米。
除了这些项目投入之外,大昭寺在日常的管理中也特别注重加强各种保护措施。作为大昭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拉巴还管理着寺庙内103名僧人的日常事务,其中包括寺内酥油灯的燃熄工作。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大昭寺内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并存放着大量珍贵的佛学典籍,火灾预防工作是寺庙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酥油灯是一个主要火源。我们每天早上八点钟点燃酥油灯,晚上七点,除释迦牟尼铜像前长明灯以外,其他灯全部熄灭。个别大殿比如主殿一层中午一点就熄灯了。并且,每天晚上都有三名僧人值班。”
早在2002年,大昭寺就启动了“酥油灯搬迁”计划,将寺内的几千盏酥油灯搬到寺外,制定了室内外结合的方案。室内以电供式酥油灯为主,室外以燃酥油灯为主的方案,消除了大昭寺的火灾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