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灯日,藏语音译“甘丹阿曲”,意为“五供”。公元1419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成佛。由于宗喀巴大师深受僧俗大众的敬仰,为纪念他而将这一天定为“燃灯日”。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佛学家,青海湟中人。3岁被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四世活佛乳必多吉授戒,赐号贡噶宁布,7岁出家,16岁往西藏深造,19岁广转法轮,讲经说法,25岁时已深入研究了“弥勒五论”、《俱舍论》、《量释论》、《入中论》及律藏、五明等,并在寺院立宗答辩,产生一定影响。36岁开始讲经收徒,同时系统研习密法。42岁智增慧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佛学思想体系,被公认为藏传佛教界的领袖人物。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宗教领袖,佛教寺庙和信徒,于藏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诵经、磕头、灯供仪式等活动,祭祀宗喀巴大师,祈愿大师赐与善良的人们以聪慧、平安、吉祥、幸福。

  除了纪念宗喀巴,“燃灯日”后来又加入了许多超度亡灵、祈福纳祥等内容。每一年的这天晚上,都会有来自西藏各地的信众,扶老携幼,手摇转经筒,绕着大昭寺顺时针转经,口中传出嗡嗡不绝的诵经声。大昭寺周围的煨桑炉旁,许多信众将大把的柏枝投入炉中,桑烟蒸腾,直升夜空。

  燃灯节的特殊含义

  关于燃灯日的特殊含义,小编曾看到过这样一则说法:克珠杰虽然是仅次于贾曹杰的宗喀巴第二大弟子,但大部分时间在日喀则传教。1418年,他还应“江孜千户”的邀请,去帮助建设白居寺。宗喀巴去世时,将衣钵传给了贾曹杰,克珠杰好像没怎么露面,估计当时不在宗喀巴身边。消息传到日喀则时,很可能听说甘丹寺正在举行数目惊人的“燃灯供”,克珠杰一时凑不到那么多灯碗和酥油,便以牛蹄和脂肪油暂代,后来才衍生出了让畜牲超生的说法,变成了超度亡灵的“善举”。

  克珠杰后来继任“甘丹赤巴”,成为宗喀巴、贾曹杰之后第三任格鲁派头领。他还撰写了《宗喀巴传》,为老师树碑立传。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宗喀巴去世的讯息,传到各地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各地过“燃灯日”的具体日期也有差异。比如,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阿坝一带就比拉萨晚了5天。内蒙古及内地一些地方,因为不通晓藏历,一般把汉地农历的十月二十五日定为“燃灯日”。这种按农历过“燃灯日”的做法,有时与藏地是同一天,有时相差一个月,与农历春节与藏历新年的关系一样。此外,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如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等,尤其是这些派别的信教群众,也都要过“燃灯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