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民族大学杨士宏教授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杨士钰教授著作《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卓逊,藏语意为“三个部落”,当地汉语称为“三城子”,是古洮州西南、西北之一重要门户,是明边墙过该境土桥闇门的二道防线。卓逊土司自始祖杨守于明嘉靖间(1522—1567)以功授世袭副总千户中马,守边管理土务始,延袭十三代,历时三百余年,于1946年“改土归流”。新中国成立以后,末代土司杨万青曾任临潭县团结区区长,临潭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甘南州政协委员等职。
《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以详实的资料和扎实的田野调研以及鲜活的口述史,梳理了卓逊土司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和对当地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甘肃地方史研究成果之一。
一部研究地方史的样板著作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宁文忠教授
作为2018年开年的最好礼物,我高兴地收到了西北民族大学杨士宏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杨士钰二位教授赠于的《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一书,抱着了解学习家乡历史文化的愿望,我认真拜读了这部历史积淀厚重、图文并茂且特色突出的著述,给我很深刻的感触。
杨士宏、杨士钰二位教授是我的兄长,也是我的朋友,对他们的家族——洮州卓逊杨土司,过去虽然了解一点,但知道的不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一书,内容虽简,但历史脉络清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为研究古洮州历史和土司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以研究洮州地方历史著称的学者,二位先生以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扎实可靠的史料背景,全面系统地为我们展现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卓逊杨土司的历史风貌,留给后学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史料价值。
本书第一大特点是:历史脉络清楚,从第一代土司永鲁札剌肖到最后一代土司杨廷选,作者虽然没有对每一代土司的执政状况做详细的阐述,但土司谱系清楚、传承明确,中间没有丝毫的推测和演绎成分。
本书第二大特点是:特色鲜明,正如李世愉先生在序言中所说:“再小的土司也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同样颁发印信、号纸,而土司制度中的所有条例均与之有关。”《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一书,从组织机构、土地制度、商贸活动、乡规民约以及与宗教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和研究,全方位的展现了土司的地方管理模式和特色,为土司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
本书第三大特点是:史料详实,客观书写,如对第三代土司杨林“加世袭不支俸副千户”一事、第十三代土司杨国成处理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黑错事件、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第十四代土司杨绣春协助卓尼杨土司杨元平定地方民乱之事、第十七代土司杨廷选治理地方、美化环境、创办私塾、推行保甲、兴建学校等稳定地方、发展民生等事,都是依正史、地方史志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相结合,历史文献详实,书写客观,显示了两位先生治史的严肃性和正确的历史观。
《甘肃洮州卓逊杨土司简传》一书的作者杨士宏、杨士钰两位学者严谨的研究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作者除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之外,他们还广泛接触杨氏家族的成员,搜集到了大量外人不易得到的后世传承的口述史资料,完成书稿后,又广泛征求家族成员的意见建议,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为土司学研究和新时期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我等后学的治学树立了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