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赴日喀则市吉隆县汝村开展工作。

       2018年年初,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雪域宝典2——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等六册西藏古籍普查成果丛书正式亮相。这是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西藏全区范围内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示。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边巴次仁告诉记者,西藏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西藏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而在此前,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已配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制藏文古籍普查软件平台;编纂出版了《雪域宝典——西藏自治区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藏汉对照图录》;出版了《藏文古籍概论》。该书作为西藏古籍普查基础教材,已列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重要科研项目;编纂出版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文古籍总目·文集篇》(130万字);翻译出版了《直贡噶举大法库文集目录》(40万字)。

       西藏是古籍资源大区,传世古籍历史久远、卷帙浩繁。古籍收藏单位主要以寺院为主,数量达到千余家,覆盖西藏自治区所有市地的74个县区。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古籍,西藏自2009年正式启动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以来,结合西藏实际情况,开展了普查、保护、宣传和研究等工作,到目前,西藏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边巴次仁说,按照从远少到近多的顺序,到目前,已完成那曲、阿里、林芝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基本完成了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市的普查登记工作,目前,相关人员正在这三市开展查漏补缺登记工作。

       “已完成的普查登记工作不包括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哲蚌寺、博物馆、自治区图书馆以及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图书馆馆藏古籍。” 边巴次仁进一步解释说。

       记者了解到,本次由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编纂的六册古籍普查成果书籍包括:《雪域宝典2——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雪域宝典3——西藏阿里地区珍贵古籍图录》《雪域宝典4——西藏那曲地区珍贵古籍图录》《西藏阿里地区古籍目录》《西藏那曲地区古籍目录》《藏族历代学者生卒年代谱表》。

       边巴次仁介绍,此次整理出版的藏文古籍目录是在传统目录学基础上,应用现代古籍文献编目形式,附加了文献的开本、板框、字行、字体以及成书年代和内容等编纂而成;古籍图录则直观展现了各地方不同年代、不同版本和装帧形式的古籍文献特色,对于广大藏学研究者,特别是藏文古籍文献研究者和爱好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记者了解到,今年起,西藏古籍保护中心将开展几大主要工作。包括:继续深入开展昌都、日喀则两市的古籍普查工作,计划于2019年之前全面完成普查任务;

       作为西藏重点古籍收藏单位,继续与各方协调哲蚌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博物馆、萨迦寺五家重点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事宜,争取于今年逐步展开此项工作。

       同时,针对西藏古籍大多数散存于个人和寺庙,点多面广,地处偏僻,古籍保管条件极差,亟需改善保护条件等问题,持续有效开展古籍收藏条件改善项目;加大古籍修复力度;加快古籍数字化、影印工作步伐。

       边巴次仁说,古籍数字化是古籍保护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快藏文古籍数字化进程有助于改变当前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局面,并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藏文古籍珍贵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提高西藏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大众对数字化古籍的阅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