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9日消息,日前,经中国国家文物局同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西北大学联合实施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发掘。此次发掘对于解决当前诺木洪文化研究的困境有重要意义,而诺木洪文化研究的深入又能为今天在中国牧业区推广农业生产和定居牧业点相结合的建设方向提供历史借鉴,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是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一处诺木洪文化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050年左右。诺木洪文化是诞生于青海高原特殊环境下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其汇聚了周边区域各类文化的特征,但相关研究尚显薄弱,在此之前仅发掘了他里他里哈一处遗址。

  据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规模较大,遗物丰富且保存较好,地表有明显的石构遗迹,具有很高的发掘价值。遗址既有居址又有墓地,分布在隔河相望的南北两个台地上,居址区面积约3.5万平方米,已发现的墓葬分布在约2.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遗址发现石墙、土坯墙、石砌建筑基址等遗迹,文化层厚度多在60~90厘米。地表采集有夹砂红陶和灰陶等残片、石器及兽骨等,可辨器形有罐、盆及石斧等。

  目前,遗址区和墓葬区发掘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遗址区发掘深度约30至70厘米,发现遗迹有石墙、瓮棺、灰堆等,出土遗物有陶片、石器、骨器、毛织品等,陶片中有彩陶。墓葬区发掘深度约10至20厘米,发现遗迹有墓葬等,出土遗物有陶片、海贝等。

  “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包含有多种文化因素,据目前发掘的考古资料初步研究,可能受到来自新疆南部、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青铜时代多种文化的影响,对于青海西部地区青铜时代古代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联合考古队项目负责人肖永明告诉记者,“同时,此次发掘对早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