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纸,一直被藏传佛教用来印刷重要经文,因而也被称为佛经纸。然而,纪实摄影师金平用潜心的探索为藏纸的应用打开了新的空间。
2006年,金平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拍摄德格印经院。在这座建于1729年的绛红色建筑中,他惊讶地发现佛经的雕版、制版、书写以及印刷都保持了13世纪以来的传统。藏纸的手工制作传统世代相传了几个世纪,成为一个鲜活的民间手工艺样本。 金平有10多年印刷从业的经验,因此对介质尤其是纸张有着特殊的敏感。他回忆说,在德格印经院他意识到“藏纸这个古老的介质将会为当代影像营造出一种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 他凭借着极高的艺术敏感,巧妙地结合了个人在美学、影像和印刷技术上的才华,探索出了一种特殊的藏纸影像表达法:将数码影像通过艺术微喷打印在古老的藏纸上,使影像平添了新世纪音乐般的韵味,亦原生态亦当代。
金平用藏纸制作过一幅观念影像——24方联的开国大典10周年纪念邮票。这张1959年发行的单色木刻邮票,再现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瞬间。藏纸不规则的纤维与影像叠加产生出了一种复合性肌理,这使得毛泽东的影像呈现出了立体而稳妥的景象。而藏纸自身的粗放线条,更是把简单的色彩关系表现得极为丰富而又毫不夸张。
这幅藏纸上的观念影像惊动了英国邮票界。对方请金平用同样方法,为他们制作了英国发行的世界第一枚邮票——12方联的黑便士,及其姊妹票18方联的红便士。通过藏纸的呈现,邮票上维多利亚女王威严的侧面浮雕像,表现出了几分远东缥缈神秘的风情。
以瑞香狼毒草根须为制作原料的藏纸,其独到之处在于虫不蛀,鼠不咬,久藏不坏不腐,是印刷保存文献的理想纸张。
上等的藏纸用草根的内芯制作,纸质细腻,颜色洁白,专门用于佛教经典的印刷。普通藏纸则采用草根外皮制作,纤维较粗糙,通常用来印制经幡和普通经文。
瑞香狼毒在藏语中叫“阿胶如胶”,是藏药的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至4000米之处,具有杀菌抗毒的功能,能防虫蛀、防鼠咬。藏传佛教用它印刷佛教经典,几百年品相完好。
金平还发现,藏纸韧性强,同时又很柔软,吸水性好,宜于印刷。他说,“由于是全手工制作,所以每张纸都具有唯一性,是搞当代艺术创作的非常理想的介质。”
在过去的八年里,金平深入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探究并纪录了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 他曾经实验了各种技法,用艺术微喷,在包括藏、傣、苗、白族在内的六个少数民族的手工纸上,打印不同类型的影像作品。“这些纹理粗犷的手工纸,无一不具有极强的视觉表达能力。”金平说。 不过,他更偏爱藏纸,因为“藏纸特有的细润性赋予了当代影像一种格外沉稳、动人、温暖的视觉表达。”
带着从德格印经院获得的灵感,金平重构了藏纸这个传统而神秘的介质,在自家工作室内发动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佛经纸和微喷技术联姻。他回忆说,“仅仅要让喷墨打印机能在藏纸上正确打印,就花了半年的时间。” 与标准的工业打印纸不同,每一张手工藏纸的边缘都不一样,各有特点。“如果没有固定的记忆,打印机就不知道该从那个位置开始打印影像。” 努力终见成效。金平以藏纸制作的个人摄影作品“德格:印象”,画面单纯质朴,出奇的清晰。
在这组详细记录了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以及藏纸张制作的图片中,金平在藏纸上创作出了一首视觉的诗歌,带着六世活佛仓央嘉措的情歌般的质感————静谧悠远、不漂浮不夸张,淡淡的忧伤。
这些图片不仅定格了经书印制工匠的外在气质,而且捕捉到了他们入世的乐观心情和出世的宗教虔诚。两者那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传达出一种摄人魂魄的东西:朴素,凝重。
生活中的金平很讲究,工作室内有相当舒适的茶坊,上好的普洱茶用茶庄使用的那种大号陶罐存放,酒窖里还有陈年茅台和五粮液。然而,在工作中,年近50的他是能匍匐在地、有悲悯之心的人,对拍摄对象持有极大的尊重,同时也深受拍摄对象的尊重。
2007 年,金平参加国家拯救保护传统文化项目,负责拍摄德格八邦寺珍藏的唐卡。他带着一行人在寺庙外山脚下的村子住了一个礼拜,拍摄申请也没获得寺院批准。金平 发现八邦乡小学的学生们衣衫破旧,当即捐助6万元为600多个学生每人买了两套衣服。他的行为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寺院。寺院喇嘛们认为这位摄影师有慈悲 心怀,就准了他拍摄,甚至允许他把发电机带进了没有通电的寺院。
当寺院的喇嘛们从库房双手举着一张张唐卡,跪着走出来时,金平被震撼了。他说,“他们满脸的虔诚,感觉这些唐卡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些被定格在金平图片中的唐卡,多是清朝留下来的稀世珍品,只公开展示过三次。他用藏纸制作的这组影像,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唐卡原作的温润光泽和精美雅致。
金平担心藏纸这个古老的介质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就收藏了不少藏纸。这也是在帮助德格印经院。每年德格印经院印刷佛经剩下的藏纸,都被金平收购了。他说, “印经院面临工业印刷纸张的巨大挑战。他们在努力保护藏纸制作的手工艺传统。在德格,如今只有六个工匠完全掌握了藏纸的制作工艺。而他们一年至多只能制作 600张藏纸。”
带着从德格印经院获得的灵感,金平重构了藏纸这个传统而神秘的介质,在自家工作室内发动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让佛经纸和微喷技术联姻。他回忆说,“仅仅要让喷墨打印机能在藏纸上正确打印,就花了半年的时间。” 与标准的工业打印纸不同,每一张手工藏纸的边缘都不一样,各有特点。“如果没有固定的记忆,打印机就不知道该从那个位置开始打印影像。” 努力终见成效。金平以藏纸制作的个人摄影作品“德格:印象”,画面单纯质朴,出奇的清晰。
在这组详细记录了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以及藏纸张制作的图片中,金平在藏纸上创作出了一首视觉的诗歌,带着六世活佛仓央嘉措的情歌般的质感————静谧悠远、不漂浮不夸张,淡淡的忧伤。
这些图片不仅定格了经书印制工匠的外在气质,而且捕捉到了他们入世的乐观心情和出世的宗教虔诚。两者那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传达出一种摄人魂魄的东西:朴素,凝重。
生活中的金平很讲究,工作室内有相当舒适的茶坊,上好的普洱茶用茶庄使用的那种大号陶罐存放,酒窖里还有陈年茅台和五粮液。然而,在工作中,年近50的他是能匍匐在地、有悲悯之心的人,对拍摄对象持有极大的尊重,同时也深受拍摄对象的尊重。
2007 年,金平参加国家拯救保护传统文化项目,负责拍摄德格八邦寺珍藏的唐卡。他带着一行人在寺庙外山脚下的村子住了一个礼拜,拍摄申请也没获得寺院批准。金平 发现八邦乡小学的学生们衣衫破旧,当即捐助6万元为600多个学生每人买了两套衣服。他的行为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寺院。寺院喇嘛们认为这位摄影师有慈悲 心怀,就准了他拍摄,甚至允许他把发电机带进了没有通电的寺院。
当寺院的喇嘛们从库房双手举着一张张唐卡,跪着走出来时,金平被震撼了。他说,“他们满脸的虔诚,感觉这些唐卡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这些被定格在金平图片中的唐卡,多是清朝留下来的稀世珍品,只公开展示过三次。他用藏纸制作的这组影像,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唐卡原作的温润光泽和精美雅致。
金平担心藏纸这个古老的介质在不久的将来会消失,就收藏了不少藏纸。这也是在帮助德格印经院。每年德格印经院印刷佛经剩下的藏纸,都被金平收购了。他说, “印经院面临工业印刷纸张的巨大挑战。他们在努力保护藏纸制作的手工艺传统。在德格,如今只有六个工匠完全掌握了藏纸的制作工艺。而他们一年至多只能制作 600张藏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