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光明甜茶馆 摄影 秋铃


上午11点钟,老光明甜茶馆中座无虚席。摄影 秋铃


虽然看起来有点严肃,旦真大叔其实很随和。记者们坐下不一会儿,
他便和我们唠起家常来。摄影 谌之玉


茶馆的服务员正给顾客斟茶,旦真(左)和边巴(右)大叔与我们同桌。摄影 秋铃

        “不上班的时候,就会来老光明茶馆坐坐。”旦真旺久笑着说,“这里有来自西藏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人,朝佛的人转完经后会来坐坐,朋友聚会也会来……”
  10月5日上午11点左右,中国西藏网“感知民生”记者一行来老光明茶馆时,那里已经座无虚席。偌大的茶馆坐得满满的,大家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举杯对饮,好一派休闲惬意的场景。
  好不容易在旦真等几位藏族大叔身边找到空位坐下,记者们边品尝着美味的甜茶,边与同桌的几位大叔攀谈起来。记者们刚坐下的时候,旦真大叔正和同桌聊得开心,可后来他告诉记者,他们也是今天喝茶时才认识。
  坐落于八角街的老光明茶馆,开办于20世纪50年代,是拉萨甜茶馆中的老字号,被赋予“西藏之最”的美誉。茶香、奶香浓郁,每杯茶仅6角钱,真真物美价廉。为我们倒茶的小姑娘很实诚,提着一只大水壶,一注香浓的甜茶注入杯中,宁可溢出来,也绝不会不满……


坐在同桌的边巴大叔,正用手机展示着自己大女儿的照片,大女儿是阿里的公务员。摄影 秋铃


来茶馆休憩的旅客,喝着甜茶,体味着藏族百姓的生活。摄影:秋铃


午后1点半,当记者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光明甜茶馆时,那里依然门庭若市。摄影 秋铃

        旦真旺久是拉萨林周县中学的一位汉语老师,今年39岁了,有一个17岁的女儿。“现在,西藏的老百姓家家都有卫星转播,我还蛮爱看相亲节目的……”旦真旺久大叔说着,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来这儿喝茶的有不少是教师,可能空余时间比较多吧。不过,和以前相比,现在来茶馆喝茶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了,因为人们的观念更开明了,以前的女性比较害羞。”旦真大叔告诉记者。
  旦真大叔1994年毕业于咸阳民族学院,因为教汉语,汉语普通话考了二甲。他说:“我们林周县中学有300多名老师吧,汉族老师有100多人,不足一半。我的女儿以后想当医生,可能会考西安医科大学。”记者不禁莞尔,看来是受到父亲“陕西情结”的影响啊。
  甜茶馆,是很多拉萨藏族百姓转经祈福后喝茶休憩的“大本营”,无论是拉萨本地人,还是来自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的人,都品着甜茶,吃着藏面。
  这里还是很多内地游客感受拉萨市井文化的一扇窗口。在这里,他们谈人生,聊家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赶走工作、生活中的疲劳。
        许多陌生的人们在这里相知、相识,成为朋友、成为情侣。每个坐在老光明茶馆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淳朴灿烂的笑容,这就是拉萨的茶馆文化,拉萨惬意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西藏,我们很知足、很幸福。”边巴大叔说。


坐在同桌的边巴大叔,正用手机展示着自己大女儿的照片,大女儿是阿里的公务员。摄影 秋铃


来茶馆休憩的旅客,喝着甜茶,体味着藏族百姓的生活。摄影:秋铃


午后1点半,当记者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光明甜茶馆时,那里依然门庭若市。摄影 秋铃

        旦真旺久是拉萨林周县中学的一位汉语老师,今年39岁了,有一个17岁的女儿。“现在,西藏的老百姓家家都有卫星转播,我还蛮爱看相亲节目的……”旦真旺久大叔说着,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来这儿喝茶的有不少是教师,可能空余时间比较多吧。不过,和以前相比,现在来茶馆喝茶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了,因为人们的观念更开明了,以前的女性比较害羞。”旦真大叔告诉记者。
  旦真大叔1994年毕业于咸阳民族学院,因为教汉语,汉语普通话考了二甲。他说:“我们林周县中学有300多名老师吧,汉族老师有100多人,不足一半。我的女儿以后想当医生,可能会考西安医科大学。”记者不禁莞尔,看来是受到父亲“陕西情结”的影响啊。
  甜茶馆,是很多拉萨藏族百姓转经祈福后喝茶休憩的“大本营”,无论是拉萨本地人,还是来自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的人,都品着甜茶,吃着藏面。
  这里还是很多内地游客感受拉萨市井文化的一扇窗口。在这里,他们谈人生,聊家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赶走工作、生活中的疲劳。
        许多陌生的人们在这里相知、相识,成为朋友、成为情侣。每个坐在老光明茶馆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淳朴灿烂的笑容,这就是拉萨的茶馆文化,拉萨惬意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西藏,我们很知足、很幸福。”边巴大叔说。


坐在同桌的边巴大叔,正用手机展示着自己大女儿的照片,大女儿是阿里的公务员。摄影 秋铃


来茶馆休憩的旅客,喝着甜茶,体味着藏族百姓的生活。摄影:秋铃


午后1点半,当记者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光明甜茶馆时,那里依然门庭若市。摄影 秋铃

        旦真旺久是拉萨林周县中学的一位汉语老师,今年39岁了,有一个17岁的女儿。“现在,西藏的老百姓家家都有卫星转播,我还蛮爱看相亲节目的……”旦真旺久大叔说着,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来这儿喝茶的有不少是教师,可能空余时间比较多吧。不过,和以前相比,现在来茶馆喝茶的女性也越来越多了,因为人们的观念更开明了,以前的女性比较害羞。”旦真大叔告诉记者。
  旦真大叔1994年毕业于咸阳民族学院,因为教汉语,汉语普通话考了二甲。他说:“我们林周县中学有300多名老师吧,汉族老师有100多人,不足一半。我的女儿以后想当医生,可能会考西安医科大学。”记者不禁莞尔,看来是受到父亲“陕西情结”的影响啊。
  甜茶馆,是很多拉萨藏族百姓转经祈福后喝茶休憩的“大本营”,无论是拉萨本地人,还是来自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的人,都品着甜茶,吃着藏面。
  这里还是很多内地游客感受拉萨市井文化的一扇窗口。在这里,他们谈人生,聊家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赶走工作、生活中的疲劳。
        许多陌生的人们在这里相知、相识,成为朋友、成为情侣。每个坐在老光明茶馆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淳朴灿烂的笑容,这就是拉萨的茶馆文化,拉萨惬意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西藏,我们很知足、很幸福。”边巴大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