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1日21点26分,手机上刷出了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凭借电影《塔洛》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即时新闻。当时,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正巧在播放歌曲《天路》。

  十几分钟后,登录百度百科,已经有手快的网友及时更新了关于万玛才旦词条中的这一部分: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塔洛》 (获奖)。这动作不是一般的迅速。

  几乎是同时,有小伙伴在网上发布了万玛才旦的获奖感言视频片段,简短得只有几秒。万玛才旦说,这个时刻对我来说是个非常殊胜的时刻。

  简短的背后,是多少年的努力和坚持。

  生于1969年的万玛才旦,从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用藏、汉文发表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并从2002年开始从事电影编导工作。

  万玛才旦并不是多产的导演。根据时光网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时间里,万玛才旦执导的剧情长篇电影作品一共6部,分别是:2005年的《静静的嘛呢石》、2007年的《寻找智美更登》、2008年的《巴颜喀拉的雪》(又名《喇叭裤飘荡在一九八三》)、2011年的《老狗》、2014年的《五彩神箭》、2015年的《塔洛》。这里没有包括其早期执导的故事短片和纪录片作品,以及担任艺术指导的作品。

  这些影片中,我只看过《寻找智美更登》。并不复杂的情节,真实自然的角色定位,安静的画面,简洁的台词,很适合我这样喜欢慢节奏的观众。

  之所以对万玛才旦的电影感兴趣,其实是因为一直没看的《静静的嘛呢石》。虽然已经过去多年,到现在还能记得看过这部电影的、活泼貌美的同事小皮。在看完电影的第二天,绘声绘色跟我地介绍这部电影的情形。不喜欢被剧透,可是同事对几个细节的描绘让我相信,这是我会喜欢的电影。

  因为工作原因见过几次万玛才旦导演。其中有一次是在另外一部电影的首映礼之后,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出来、走在中关村人潮涌动十字路口的万玛才旦,很低调,也丝毫不扎眼。

  《塔洛》改编自万玛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说,也是他第五部藏语对白长片。电影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提名,并获得了今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四项提名。

  金马奖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金马”二字源于金门、马祖的字首。金马奖始于1962年,至今已举办了52届,其与中国电影金鸡百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项。

  在斩获金马奖之前,万玛才旦已经凭借《静静的嘛呢石》在2005年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十年间,华语电影三大奖项,万玛才旦征服了两个。

  成就背后离不开团队和朋友的支持。电影《太阳总在左边》、《河》的导演松太加,之前在《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等电影中担任美术设计,而万玛才旦也担任了《太阳总在左边》的艺术指导。还有录音师德格才让、制作人桑杰尖措等,也都是万玛才旦多年的合作伙伴。

  在电影的广阔天地里,是否获奖并不是判断一个导演或者一部作品的唯一标准。而能通过电影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藏文化,可能才是藏族电影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