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重点项目——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当天宣告竣工。

       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

       2010年8月启动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被列为“十二五”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央财政投入资金6亿元人民币用于文物修缮、科技保护、安全防护、水环境治理等,规模空前。目前,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在通过方案审批的105个项目中,已开工96项,完工86项,其中53项古建类项目已通过国家技术验收。

       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介绍,今天在此举行竣工仪式的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是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前后历时三年。普陀宗乘之庙修缮工程完成了55项单体建筑保护维修,在主体工程竣工后,还将继续实施普陀宗乘之庙的清代排水系统修缮、油饰彩画、石质文物保护、假山抢修、电气火灾智能防控消防提升等专项和后续工程。

       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表示,要加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古建筑岁修保养制度,建立预防性保护长效机制,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常态化。

       据悉,作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修缮工程,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通过对古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基本能够全面排除古建筑的安全隐患,确保在今后二十年内不会再出现大的险情;通过安消防工程的实施,设施水平达到了国家一级风险单位标准;通过文物科技保护工程的实施,使现存的彩画、壁画、石雕等古建筑附属文物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保护;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避暑山庄湖水的点源污染治理难题,提高了水系进水能力和净化能力,使湖区水体质量由4级提高到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