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屋藏饰店 摄影:李彦强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这里,有古砖陈瓦砌的旧王府,也有霓虹灯点缀的时尚酒吧。小巷两边的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在南锣鼓巷的深处,飘出一股清淡的藏香味道,让来往行人精神不由一振。巡着香味看去,一家叫做“天堂屋”的藏饰店出现在眼前。
“天堂屋”店门不大,但装饰得颇有心思。深沉的朱红,跳跃的明黄,两抹色彩就勾勒出了藏民族的特色。进去以后更是别有一番洞天:店里的装饰体现着浓浓的藏族风情,各种藏饰品摆放的井井有条,天珠、佛像、手链、耳坠、项链……每一件都制作精美,仿佛带着雪域的精魂来到了人间。
店里的柜台边,一位姑娘歪歪地伏着玩手机,姿态悠然。她拿着手中的手机按个不停,一会儿打字、一会儿语音,很是熟练。听到有客人进来,她抬起头瞅了瞅,露出一张月亮般明媚的脸庞。
攀谈中得知,这位康巴姑娘是这家店店主的妹妹,因为哥哥在北京开店,所以自己也来到了北京,已经五六年了。
“想家吗?”我们问道,姑娘浅笑“当然”,她说。“但常跟家里联系,现在我们那里都挺好的,发展得也快。跟家人聊聊,也知道知道家乡的变化”。最近,她还学会了微信,也跟每个年轻人一样,立马爱上了这种时尚的通讯方式。
像她这样来北京做生意的藏族人有很多,仅仅在南锣鼓巷,像这样的藏饰店便有好几家,由于商品独特,吸引了很多游人。
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咯嘛”餐吧 摄影:李彦强
藏式帽子和转经筒 摄影:徐慧中
厚厚的留言簿 摄影:徐慧中
餐吧的布置充满藏族风情 摄影:徐慧中
这里也是藏族朋友非常喜欢的聚会场所 摄影:李彦强
写着藏文的餐具 摄影:李彦强
在南锣鼓巷的另一头,还有一家装修精美的藏族餐馆,名字也很特别,叫做“咯嘛”。餐馆看起来很新,上下有两层,显得很宽敞。店里的墙上挂着各种藏饰,民族风味儿十足。走进餐馆,听着动听的藏族音乐,仿佛来到了雪域世界。
还没到中午,餐馆里人不多,都是三三两两散坐的客人。他们有的在慢慢啜着酥油茶、甜茶,有的在和朋友闲聊,有的嘴里嚼着糌粑。坐在这样的小店里,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细品安宁,正是都市人追求的片刻享受。
餐馆里的女服务生很热情,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用藏语和柜台前的同事进行交流。这家开了不到半年的店从老板到服务生都还算是“北京新人”,还在逐渐地适应中。思乡情浓,女孩儿说,“我来北京没多久。还是会想家,家里环境更好天也更蓝。北京,我还在习惯,会慢慢适应的。”
走出“咯嘛”的时候,已是傍晚,南锣鼓巷的夜生活随着太阳的西沉开始了。它一改白天的优雅端庄,披上了夜色的轻纱,展现出魅惑妖娆的另一面。在这里,古与今,中与外,不同声音,不同脸孔,奇妙地融合,也成了文化碰撞的舞台。在岁月的碎片中不断厚重的藏文化,也在这北京一隅,散发着自己的魅力,展示着古老民族的独有的自信与从容。
这些年轻的藏族“北漂”,也许并不自觉,已然扮演起了“文化使者”的角色。虽然留在北京,但他们的一言一行中,还是能够感觉出对和谐而美丽的家乡的想念和喜爱。在他们的脑海中,家乡的神山圣湖,永远是心中的天堂。
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咯嘛”餐吧 摄影:李彦强
藏式帽子和转经筒 摄影:徐慧中
厚厚的留言簿 摄影:徐慧中
餐吧的布置充满藏族风情 摄影:徐慧中
这里也是藏族朋友非常喜欢的聚会场所 摄影:李彦强
写着藏文的餐具 摄影:李彦强
在南锣鼓巷的另一头,还有一家装修精美的藏族餐馆,名字也很特别,叫做“咯嘛”。餐馆看起来很新,上下有两层,显得很宽敞。店里的墙上挂着各种藏饰,民族风味儿十足。走进餐馆,听着动听的藏族音乐,仿佛来到了雪域世界。
还没到中午,餐馆里人不多,都是三三两两散坐的客人。他们有的在慢慢啜着酥油茶、甜茶,有的在和朋友闲聊,有的嘴里嚼着糌粑。坐在这样的小店里,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细品安宁,正是都市人追求的片刻享受。
餐馆里的女服务生很热情,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用藏语和柜台前的同事进行交流。这家开了不到半年的店从老板到服务生都还算是“北京新人”,还在逐渐地适应中。思乡情浓,女孩儿说,“我来北京没多久。还是会想家,家里环境更好天也更蓝。北京,我还在习惯,会慢慢适应的。”
走出“咯嘛”的时候,已是傍晚,南锣鼓巷的夜生活随着太阳的西沉开始了。它一改白天的优雅端庄,披上了夜色的轻纱,展现出魅惑妖娆的另一面。在这里,古与今,中与外,不同声音,不同脸孔,奇妙地融合,也成了文化碰撞的舞台。在岁月的碎片中不断厚重的藏文化,也在这北京一隅,散发着自己的魅力,展示着古老民族的独有的自信与从容。
这些年轻的藏族“北漂”,也许并不自觉,已然扮演起了“文化使者”的角色。虽然留在北京,但他们的一言一行中,还是能够感觉出对和谐而美丽的家乡的想念和喜爱。在他们的脑海中,家乡的神山圣湖,永远是心中的天堂。
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咯嘛”餐吧 摄影:李彦强
藏式帽子和转经筒 摄影:徐慧中
厚厚的留言簿 摄影:徐慧中
餐吧的布置充满藏族风情 摄影:徐慧中
这里也是藏族朋友非常喜欢的聚会场所 摄影:李彦强
写着藏文的餐具 摄影:李彦强
在南锣鼓巷的另一头,还有一家装修精美的藏族餐馆,名字也很特别,叫做“咯嘛”。餐馆看起来很新,上下有两层,显得很宽敞。店里的墙上挂着各种藏饰,民族风味儿十足。走进餐馆,听着动听的藏族音乐,仿佛来到了雪域世界。
还没到中午,餐馆里人不多,都是三三两两散坐的客人。他们有的在慢慢啜着酥油茶、甜茶,有的在和朋友闲聊,有的嘴里嚼着糌粑。坐在这样的小店里,看着窗外人来人往,细品安宁,正是都市人追求的片刻享受。
餐馆里的女服务生很热情,一边招呼着客人,一边用藏语和柜台前的同事进行交流。这家开了不到半年的店从老板到服务生都还算是“北京新人”,还在逐渐地适应中。思乡情浓,女孩儿说,“我来北京没多久。还是会想家,家里环境更好天也更蓝。北京,我还在习惯,会慢慢适应的。”
走出“咯嘛”的时候,已是傍晚,南锣鼓巷的夜生活随着太阳的西沉开始了。它一改白天的优雅端庄,披上了夜色的轻纱,展现出魅惑妖娆的另一面。在这里,古与今,中与外,不同声音,不同脸孔,奇妙地融合,也成了文化碰撞的舞台。在岁月的碎片中不断厚重的藏文化,也在这北京一隅,散发着自己的魅力,展示着古老民族的独有的自信与从容。
这些年轻的藏族“北漂”,也许并不自觉,已然扮演起了“文化使者”的角色。虽然留在北京,但他们的一言一行中,还是能够感觉出对和谐而美丽的家乡的想念和喜爱。在他们的脑海中,家乡的神山圣湖,永远是心中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