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镇丹麻村有这样一个奶牛养殖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牛舍设计颇具人性化,每间都配备有宽敞的活动操场和舒服的卧床,活动区也没有其他牛舍常见的粪便堆积,这里的牛儿不仅干净、整洁,而且生活舒心、快乐,撒花、打滚……完全自由自在。喂料区牛儿们吃的口粮除了饲草还搭配有玉米、蚕豆等各类谷物,抓起一把饲草都能闻到谷物诱人的清香。
看着牛“小主”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由衷佩服饲主有如此超前的思维将只在视频中才能见到的场景变为现实。
其实这些并不是青海藏地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世人展现的全部,它带给人们最大的惊喜和贡献应该是当你走进这座拥有近千头奶牛的养殖场根本不会闻到有任何异味,而是与周围的山川、树木、住户环境、人文的和谐相融。此时,让人不禁发问每日几十吨且对环境危害最大,气味最浓的牛粪去了哪里?
青海藏地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仁权一语道破:“牛粪全部高温发酵,变废为宝,至此,企业实现了‘牧草—奶牛—有机肥—牧草’的循环‘零排放’的绿色生态模式”。
其实在李仁权开始养牛时就发现养牛不易但最为不易的是对牛粪的处理。农家肥不易存储、占地面积大、气味难闻当地农户不愿使用,虽然可以高费用修建沼气站但使用效率却很低,随意堆放、晾晒产生的甲烷和氨气更是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为了科学解决这个难题,我走访了许多养牛企业和科研机构,‘无解’,是听到最多的答复。”李仁权并没有灰心,写申请、报课题,在与中国农业大学沟通后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合作支持,建立了“青藏高原规模化养殖场固废膜、堆肥技术研究”的课题。
今年7月中旬,李仁权终于在德国相关技术的基础上与中国农业大学试验成功了新的堆肥技术,无味、无有害气体排除且肥力强的颗粒有机肥成功产出。
李仁权成为了全国牛粪高温无味发酵的第一人。
“很难想象一个深处内陆的欠发达奶牛饲养场有这样的环保觉悟,走出了全国领先的速度,这项技术的成功对企业对市场都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农业大学该课题博士生孙晓曦称赞道。
孙晓曦还告诉记者,一般养牛场的牛粪堆肥气味难闻会影响方圆3公里左右百姓的居住、生活。此项覆膜堆肥不仅不会有气味而且肥力较强,能保持土壤原有的结构,并且肥料的再出售更会为企业增加收入,也实现了真正的循环绿色经济。
站在干净整洁的养殖场内李仁权颇为欣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他的志向又不止于此:“此项技术是解决了所有养牛场的牛粪处理问题,其实从环保角度讲,此项技术同样适用于城市垃圾和淤泥的处理,我希望在后期能将此项技术推广到我国的所有垃圾处理厂,让绿水青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