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降水逐年增多,生态环境明显趋向好转。在全球变暖大趋势下,这样的变化缘何发生,降水增多对当地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近日,青海省普降大雨,三江源地区也开始进入主汛期。
据有关专家介绍,三江源地区近年来每到4月,降水就开始增多,由此判断,三江源今年可能又是一个丰水年。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靖介绍,今年5月以来,长江上游各水文站观测到降水比往年偏多四到六成,而黄河大部分站要多五到八成。2009年三江源出境水量为727.3亿立方米,比2006年净增加了315亿立方米,约相当于7.2个密云水库。
而就在上世纪80年代,黄河上游曾连续十几年出现枯水期,年均径流量减少22.7%,源头数次断流,大批湖泊干涸。如今,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何三江源近年来降水明显增多,这么多的水从何而来?
这水来自天上,既有天然降水,也有人工降雨
在水文学上,通常把一个地区年度降水的多少划分为:枯水年、偏枯年、平水年、偏丰年、丰水年。2009年,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为547.2毫米,折合水量为1621.56亿立方米,与2004年至2008年的多年平均值相比,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2009年的三江源,就属于一个丰水年。
其实,青海这些年降雨的增多,不唯三江源地区,全省各地都在普遍增多,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等也比较突出。
资料显示,2001年青海省年降水量只有269.5毫米,属于偏枯年。然而,从2002年到去年底,除2006年外,该省的年降水量同多年降水平均值相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青海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朱西德认为,从2003年开始,青藏高原少雨少雪的干旱化趋势开始被逆转,降水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起了变化,一方面是从西北方进入青海上空的冷空气多了,而另一方面是印度洋上的“季风”活跃、输送能力增强,把西太平洋特别是孟加拉湾大量的暖湿气流送到了青藏高原,降雨自然就多了。
人工降雨的作用也越来越大。2005年至2008年,三江源地区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为172.56亿立方米,2009年达到了88.10亿立方米。
人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植被和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近年来,到过三江源的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三江源水草丰美、生态明显趋向好转。
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自2005年起国家投资75亿元进行的三江源综合治理工程。
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介绍,在这几年里,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完成退牧还草3910万亩,退耕还林9.81万亩,封山育林182.7万亩等。据监测,自2003年至2009年底,三江源地区草地面积每年以0.48%的速度递增,2009年增加了53329平方公里,有效地恢复了植被和水源涵养功能。
治与不治,差别究竟有多大?多年从事草原恢复与治理的泽库县畜牧局科技人员普华说,效果大不一样。
记者在一块叫“德隆”的草地看见,该草地几乎没有治理,鼠害成灾、荒漠严重,产草量仅及已治理草地的35%左右。
三江源降水量的增加,也导致一些新问题出现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区,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在这样一个辽阔的地域内,因自然禀赋差异等原因,增多的雨量对三江源各地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
因降水量的增加,牧区土木房屋倒塌、县城平房楼房漏水、乡镇干部群众吃菜吃粮遇到困难等情况时有发生。
大量降雨,还给当地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牧民们往往是早上赶着牛羊出去,晚上却回不来了,原因是原先的河流因降水而变得又宽又深了。
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久治县就饱尝多雨之苦。2007年6月,两场大雨冲毁了久治县电厂的蓄水坝和引水渠,结果导致全县3个月无电。与过多雨水相对应的是日照的减少,光合作用的减弱使当地牧草发育不良、产量下降,导致牛羊饲料短缺。当地群众使用的主要燃料牛粪被雨水冲散或无法晒干,导致燃料不足。因过度潮湿等原因,当地诸如痛风、痔疮、风湿及羊腐蹄等人畜疾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在上升……
与其相邻的班玛县也深感降水增多之“苦”。记者在果洛州班玛县采访时,县长党国说:“去年6月份,全县也是几乎天天下雨,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现象,由于下雨,全县的建设施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