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冰冻圈水文与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19日在青海省启动,科考将聚焦长江源地区冰川、冻土、水文等领域的生态变化。

  本次科考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的子专题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参与。

  科考负责人、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唐古拉山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何晓波介绍,科考将以多型无人机为平台,搭载机载激光雷达、机载电磁波探地雷达以及高速视频流建模算法,在海拔5300米至6100米范围内开展冰川全域地表地形扫描、流域尺度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测绘、高寒山区河川径流量测量等工作。

2023年长江源冰冻圈水文与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启动.jpg       这是7月27日拍摄的冬克玛底冰川,也是本次科考的主要对象(无人机照片)。

  “在青藏高原气温迅速抬升的背景下,长江源区的冰川冻土萎缩退化加快、水源涵养功能变弱、生态环境持续脆弱。”何晓波说,冰川、冻土等冰冻圈要素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长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和高寒植被生态环境。

  本次科考将进行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云端科考”,突破地面交通局限,以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冰川、冻土的核心参数测量,为评估长江源高寒流域水源涵养功能以及径流变化探索高效方法。

  监测发现,长江源区86%以上面积为多年冻土覆盖,发育冰川面积超1200平方公里,是我国冰冻圈要素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本次科考成果将助力第二次青藏科考从传统地面调查,提升至全域可达的低空扫描。基于多期数据,科考将揭示长江源区冰川、冻土等冰冻圈要素的水源涵养能力及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为长江源区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