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区域首次生态环境状况专项调查1.jpg监测科研人员在格拉丹东检测点合影留念。

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区域首次生态环境状况专项调查2.jpg       监测人员开展水生态监测采样工作。(图片由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藏高原腹地的格拉丹东峰为气势磅礴的“碧水”长江正源发源地,其冰川融水汇聚成涓涓细流,穿越草原、峡谷,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路奔腾至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为做好长江源头保护工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江大保护,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的关心帮助下,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科院青藏所的指导下,组织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青藏所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及上海、江苏、辽宁、江西等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共86人次,在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区域实施了首次生态环境状况专项调查。

  工作中,全体监测和科研人员不畏高寒缺氧,翻雪山、越草地、过河床,奋战在无人区一线,历时近20天,行程上万公里,布设环境空气、地表水(含水生态)、土壤、冰雪、沉积物、新污染物(微塑料、抗生素)等监测点位82个,采集样品上千个,获取现场监测数据165个,实验室分析数据3000余个。此次专项调查真正打通了长江源头最后一公里,填补了格拉丹东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空白。同时,也标志着格拉丹东长江源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正式启动。

  全面履职 主动担当

  “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与‘哨兵’,我们要筑牢生态环境保护之‘魂’,实实在在干事,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保护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贾小华告诉记者,为了真正有效地发挥单位职能职责,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自身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要用监测数据满足国家和自治区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和打好自治区污染防治攻坚站的需求;用监测数据及时回应国际国内关于西藏生态环境的不良舆论;用监测数据服务好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自治区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用监测数据服务好生态补偿、重点转移支付等西藏重点工作的完成;用监测数据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其实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

  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支持、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的帮助下,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3月,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下达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19年申请的格拉丹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专项调查和点位布设专项经费;

  2020年4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胡为民率厅总工程师赵昆,监测处、那曲市生态环境局、安多县相关负责同志深入格拉丹东区域开展了现场调研;

  2020年10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向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汇报了格拉丹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事宜,并得到支持;同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召集厅生态处、环评处、监测处、执法处、评估中心、遥感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格拉丹东现有历史资料和数据开展了专题研讨和分析会;

  2020年11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格拉丹东区域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摸底调查,初步确定了监测内容和点位;

  2021年1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长江源头区域地表水生物试点监测工作纳入国家事权,由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具体实施;同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邀请中科院青藏所相关专家召开了格拉丹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专业技术研讨会,初步确定了监测工作方案和技术保障措施;

  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青藏所,河海大学,上海市、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围绕格拉丹东长江源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进行专题论证,并形成《格拉丹东长江源正源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成立格拉丹东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组。

  在《实施方案》形成后,根据地表水特性,格拉丹东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组分别在4月、8月、10月开展了长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专项调查,圆满完了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专项调查首次系统性监测工作。

  提供数据支撑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亚洲水塔”,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丰富,藏羚羊、野牦牛、雪豹、岩羊等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大气环境洁净、土壤资源宝贵;同时,青藏高原的生态非常脆弱敏感,一旦破坏,修复的难度非常大。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格拉丹东的长江源头区域,常年冰封,是生命的禁区,极高的海拔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人类难以涉足的长江源头“最后一公里”,这里之前从未开展过任何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十分匮乏。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源头本就是我们国家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屏障,开展对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就是摸清家底,把我们的家底摸好了,有助于夯实我们构筑生态环境屏障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副总工程师付强说。

  为了在今年前两次监测的基础上,补充格拉丹东区域长江源头平水期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2021年10月,监测组一行再次深入格拉丹东长江源头区域开展监测工作。

  首个监测点为雀莫措,监测组一行从安多县玛曲乡驱车行驶3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雀莫措海拔近五千米,为长江水系的第一个湖,在四周雪山的映衬下,波光粼粼的水面犹如一块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的蓝宝石。

  在第一个监测点,监测组采集了冰川湖水样品,利用自动检测车辆现场进行大气和水质检测;同时,还驾驶皮筏艇前往湖中心,采集到了距离湖面14米左右的湖泊岩芯,为了解研究雀莫措的形成演化过程及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了详实丰富的样本。

  “整个岩芯就像一本天书,它记录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状况,我们对它进行分析后,就可以了解整个流域最近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为我们未来做这个区域的生态预测打下基础。”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继峰说。

  第二个监测点为姜根迪如冰川。姜根迪如冰川,藏语是“狼山”,人越不过的意思,位于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海拔6542米,1979年被正式确认为长江正源。

  监测组在长江源头处架设大气采样设备,对长江源头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我们主要是对大气进行六参数的监测,可以就地实时读出数据,我看了一下数据,一氧化碳几乎没有,臭氧平均值在13.9左右,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是非常优良的。”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室负责人索娜卓嘎说。

  此次监测需要8个小时,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尼霞次仁提出:“我守在这里调整设备监测数据,你们进行其它采样。”海拔5380米的源头区域,风大且频,同行的女同志关车门都需要两个人合力。并且在四周的雪地上能清晰地看到大型动物留下的脚印。在这里呆上8个小时,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但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只得分头行动。一台车、一台紧急通讯设备、一袋面包、一身厚重的保暖装备,最大程度地保障着她这8小时的平安。

  为了对冰川表面沉积物进行采样,监测组一行徒步到冰川脚下,积雪不知深浅,只得小心翼翼地踩着前人的脚印艰难前行。百米左右的距离耗时近半小时,每上下一次小坡,胸口疼痛得像要炸裂一样。

  最后一个监测点为岗加曲巴冰川。岗加曲巴冰川是长江源最大的冰川,远远望去,就如一座座银色金字塔堆积而成。

  这里的天气,阴晴不定、变化无常,工作开展10分钟不到,天突然阴沉下来,狂风夹裹着小冰雹袭来。

  为全面系统摸清水质状况,监测组在岗加曲巴冰川末端融水河流断面开展了水温、电导率、溶解氧、PH值的现场监测,同时开展了微塑料、抗生素等指标的全分析及生态监测的采样工作。

  长江源头“最后一公里”是承载整个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次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打通了长江源头“最后一公里”,填补了格拉丹东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空白,为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奠定了数据基础,为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值参考,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系统性保护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监测科研一家人,同心共保长江水

  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格拉丹东无人区腹地,含氧量仅为沿海地区的四五成。高海拔带来的缺氧、高原的严寒气候、难以适应的饮食、艰难遥远的路途都成为无法避免的挑战。

  破亘古冰天,战生命禁区,用脚步丈量使命,用意志践行宗旨。从玛曲乡往格拉丹东更深处行进,不再是硬化道路,广袤的草原已是一片白雪茫茫。为能在一天的最佳时间到达监测点顺利开展工作,监测组一行披星戴月,舍弃了休息时间奔波在路上。

  在雀莫措,虽是碧空万里,但刺骨的寒风还是让裸露在外的每一寸肌肤都疼痛不已。

  “快,大家抓紧时间进行湖中心的采样工作,现在的风还不是特别大。”只见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人员迅速从车上卸下装备,大家一起为皮筏艇充气,移入水中。但风浪太大,皮筏艇刚入水就被冲到岸边,他们只得进入湖里加大力气将皮筏艇推到水较深的地方。此时,对更深入了解雀莫措各方面情况的向往和热情,已让他们全然忽视了高海拔高运作而引起的身体不适。

  随着皮筏艇离岸,岸上的人无不担忧。全都驻足眺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只,满是担心。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采样人员安全靠岸,他们的嘴唇已变得乌黑。

  “虽然我们穿着防水保暖的特制装备,但湖水拍打到身上的时候,还是‘透心凉’。为了站稳,我们都耗尽了所有臂力。”在采访时,整个录音设备里几乎全是风的“怒吼”,张继峰不得不提高嗓门,每说一句话,就会大喘气休息几秒,但他眉眼间的笑意却很明朗,“格拉丹东区域长江源不是轻易就能踏足采样的,对于我们科研人员,这次监测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长江源区的情况现在备受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能参与到如此重要的工作中是一件无比骄傲自豪的事。如果通过我们本次的科研成果,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民生、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那也就真正体现了我们的价值所在。”

  整个上午的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下午开始返程。在太阳的照射下,草原上的积雪逐渐融化,地表上的一层冻黏土也变得松软,车轮行走在上面好似被粘住一般。尽管司机都有着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但还是经历了很多次陷车的险情。

  第二天,监测组一行早上6点就从安多县雁石坪镇出发,前往姜根迪如冰川的很长一段路都覆盖上了积雪,砂石遍布在宽阔的河床上,车辆只能挂一档加大油门前进。在车子长时间的颠簸行驶中,高原反应加晕车反应使得人身心俱疲,但看着沿途绝美的风景和各类罕见的动物,以及对长江正源发源地姜根迪如冰川的期待,大家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经过13个多小时的奔波后,一面迎风飘展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瞬时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看到这一抹中国红,还是很有感触。无论在哪里,大家这份爱国情怀都是相通的。

  “我们今晚就借住在这户老百姓家中,他们是长江源的第一户牧民。”贾小华说。这里海拔5300米左右,没有通往镇上的乡道,再加上没有通讯信号,外出都是循着自己用石头做的路标前行。到了夏季,冰雪融化,河水上涨,他们不易出行;到了冬季,大雪天气多,也阻碍了他们出行。所以,他们一年四季几乎很少离开家所在的这片区域,家里吃的全是易储存的食物,新鲜蔬菜几乎没有。

  虽然艰难的居住环境在大家意料之外,但监测组还是立即行动起来,卸下车上的装备,在帐篷里升上火炉,简单食用了一些速食填饱肚子后,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开展做准备。

  住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晚上气温接近零下30度,很多人都出现了头疼、胸闷气短、心跳加速的症状。

  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工程师于爱琛在拉萨时就失眠,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刚到那曲时,他肤色发红,嘴唇发紫;到了这里,他身体反应就更强烈,第一晚就无法入睡,再加上他1.95米的大高个,一直处于高海拔地区,并长时间蜷缩在车里颠簸摇晃,全身难受的滋味无法想象。

  在姜根迪如冰川前的河道采取水生物样本时,于爱琛要凿开近10厘米的冰面,冰渣子进入收集网里,又要用手取出来。即使戴着手套,刺骨的水温也能通过手指使寒意袭遍全身,他整个手臂如同电量快耗尽的机器,缓慢机械地进行着工作。但由于气温太低,沾了水的收集网很快又会被冻住,为了抓紧时间将样本装入瓶中,于爱琛索性取下手套,用开水将结冰的收集网融化,这一冷一热间,整双手早已麻木。当时,于爱琛整个脸都是发肿铁青的,紫黑色的嘴唇完全爆皮,说话时血从嘴唇皲裂处流出也不自知。

  但对格拉丹东区域长江源的监测数据的渴求使得他无暇顾及,“我们江苏省是长江尾,现在能来到长江头开展监测工作,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参与到‘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摸清长江源头、上游、中游、下游的整体情况,但长江源头没有历史监测数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长江下游的工作开展。这次能亲自参与到活动中获取长江源头第一手数据,相比这一路上所有的困难都算不上什么。”

  “监测科研一家人,同心共保长江水。”在长江源石碑处,监测组一行响亮的口号回荡在空中,皑皑白雪中那一排挺拔的身影正是对“用生命呵护生态”最好的践行。

  近10天的监测工作有危险、有艰辛、有惊讶、有感叹,更多的是收获。收获的不仅有看得见的监测样品,也有看不见的精神,一种监测科研人身上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大家圆满完成了此次格拉丹东区域监测工作。

  守护长江源 我们在行动

  长江全长6387公里,养育着4亿华夏儿女,水生态环境尤为重要。此次监测为长江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守护长江源,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坚守、行动着——当地牧民们在控制放牧数量的同时,还主动加入到生态环保的行列中。

  2015年,在玛曲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玛曲乡20名牧民群众自发组建了长江源生态保护队。现在长江源生态保护队已有25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生态巡查、捡拾垃圾、应急救援、劝返进入长江源核心区的无关人员。长江源生态保护队的组长为“长江第一户”的户主南扎。

  此行借住在南扎家时,记者和南扎聊起了很多他们与长江源的故事。

  刚开始,对于记者的一系列提问,南扎都用藏语回答得很简短,并没有过多修饰的辞藻。但一提到长江源时,南扎古铜色的脸不再漠然,两眼顿时有了光,立马打开了话匣子,并用仅会的一点普通话说道:“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长江源头。”

  伴随着暖暖的清茶,围着屋子里牛粪烧旺得铁皮炉,在南扎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南扎一家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这里。以前他们并不知道长江源的重要性,只是逐水草而居的习性,让他们出自本能地保护他们生存的这片土地,他们也有着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水源保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水源保护得不好的话,就会逐渐干枯,对万物都不利。”在渐渐了解到长江源的地位价值后,南扎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像父辈们一样坚守在此。”现在,48岁的南扎也还记得父亲的嘱托,“守护好长江源这片净土,守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在组建了长江源生态保护队后,南扎就组织队员们每个季度在源头区域定时巡护一次。“因为未通网,我们联系都是通过对讲机。我们每户相隔的距离很远,每次取得联络,我都要骑摩托车到10公里外的山坡上传递信息给最近的一个人,然后他们再依次传递给相邻的人。在对接沟通完成后,我们再一起商定时间进行巡护。”南扎说。

  “巡护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南扎伸出黝黑皲裂的手比划着巡护的区域,“期间,饿了就吃随身带的干粮,渴了就煮一瓢长江水。”2021年4月,监测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队员们购买了保温杯,此次开展工作才送到队员们手中。

  “他们坚守在这里是多么的不易,这种精神和品质值得所有人敬佩。”贾小华谈到下一步工作时说,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环保特色帮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已经和乡领导协商,决定在乡里挑选牧民进行监测工作培训,在他们技术纯熟后,可以就近为监测中心采取样本,这样既节省了监测组的人力物力,又使得当地牧民掌握一项技能、增加了一份收入。

  据悉,近年来,玛曲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源头意识,勇于担当作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长江源生态环境,让一江清水向东流,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自2016年来,安多县财政投入玛曲乡生态保护经费75万元。玛曲乡着眼保护长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成立了三支长江源生态保护队伍,制定长江源生态保护队伍巡护职责7项、保护环境奖励机制2项,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近年来,玛曲乡共制止和劝返擅自闯入长江源保护区的外来人员139人次,开展救援15起,开展长江源区域卫生清理302场次、参加志愿者4.06万人次,在保护长江源生态方面发挥了一线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