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之水冰川来。”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牵头组织的2021年长江源综合科考中,冰川观测是重要考察内容。

  作为长江源支流布曲的源头,冬克玛底冰川是此次科考的重要观测点。采集冰川脚下融水、植物、泥沙样本,架设激光观测仪扫描冰川,无人机航拍冰川地形地貌……在5000多米海拔的冰川脚下,科考队员们忙着为冰川做“体检”。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站长何晓波,从2005年开始值守冬克玛底冰川下的观测站。他介绍,过去10多年来,冬克玛底冰川后退了200多米,“原来的一条大冰川,2009年开始退缩分成大、小冬克玛底两条冰川”。

  全球变暖,是长江源冰川退化的主要因素。最新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全球山地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山地冰川消融加剧。2020年大、小冬克玛底冰川末端分别退缩了10.1米和15.7米。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所长许继军介绍,冰川是长江源众多河流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之一。冰川消融期还能保持径流补给,当消融退缩到“拐点”甚至完全消失,失去冰川的水量调蓄功能后,必然导致河湖来水锐减,带来江源地区草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风险。

  加强冰川退缩的观测研究与保护应对,成为当前紧迫的课题。针对冬克玛底冰川,中国科研工作者已积累30多年不间断的观测数据。同时,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与长江科学院已在冬克玛底冰川和布曲流域布设大量自动观测设施,密切监测冰川退缩的成因及生态影响。

  “冰川退缩是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长江委副主任胡甲均表示,延缓冰川退缩,亟需研究和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这需要加强科学观测与分析研究,助力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之外,也需要全社会踊跃参与“减碳实践”,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人为活动干预,共同保护人类宝贵的冰川资源。